舞台上的她,闪闪发光!

教育   2024-10-09 21:55   天津  



(本文约250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她热爱话剧

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

《功勋》这一节目中,与林永健老师搭戏

饰演郭永怀的妻子李佩

在南开大学两部原创话剧——

《周恩来回南开》和《杨石先》中

分别饰演邓颖超和刘崇瑜等角色


她曾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

担任出镜记者、主持人

也曾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雏鹰杯”华语辩论邀请赛担任主席

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担任实习导演


她就是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李佳琦



(李佳琦舞台混剪)


高中时期,李佳琦选择从艺术生转为文化生参加高考;考研时,她勇敢追梦,成功梦圆南开。

南开素有悠久的话剧传统,被称为“北方话剧的摇篮”。1909年,老校长张伯苓自编自导的第一出话剧《用非所学》上演,标志着南开话剧的诞生。周恩来总理也曾是南开新剧团的骨干,南开校友曹禺作为戏剧大师享誉海内外。

李佳琦便在这浓厚的历史底蕴中与话剧结缘。谈及与话剧的初遇,她的脸上洋溢着欣喜——“南开是我接触话剧的起点,因形象气质较为符合,我很幸运地参演了学校原创大型话剧《杨石先》,并饰演刘崇瑜这一角色,她是杨石先先生的妻子,更是为南开学子送来珍贵书籍的优秀学者。这是我第一次从话剧票友转变成话剧演员,学校的大力支持、剧组的温暖氛围和小伙伴们的真挚鼓励是我站上舞台的底气。”在一次次排练中,她总结出了自己的演绎小窍门:“除了对角色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她、喜欢她,我还会反向假设‘角色是喜欢我的,是希望我去演绎她的’。这一假设为我带来很多精神动力,帮助我与角色隔空对话、携手打造最佳舞台效果。”


(话剧《杨石先》剧照)


李佳琦先后演绎了不同的话剧角色,从杨石先校长夫人刘崇瑜,到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再到“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她努力表现出一位位女性角色身上蕴含着的时代闪光与岁月风华。

“刘崇瑜温柔如水、邓颖超如竹般坚韧、李佩则结合了性格上的柔情与学术上的严谨......”针对自己曾反复打磨用心饰演的众多角色,李佳琦如数家珍,“在这些角色中,我对李佩的印象最为深刻。一方面是钦佩她的韧劲与胆识;另一方面是透过李佩,我总能看见我导师的影子,她们在学术上的严谨和博学深深鼓舞着我。”在谈起自己饰演过的角色时,她真诚地说,这些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很大,通过饰演这些优秀的先辈,塑造了自己更为全面的家国观、价值观,增加了自己的探索欲,激励自己以先辈为榜样,不断向上攀登。


(话剧《周恩来回南开》剧照


“话剧始终是传播优秀文化 、弘扬正向能量的重要途径,它把人物、事件、舞美、环境等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叙事场。”李佳琦说,“在先辈的故事中,新时代南开人正迎风而起,踏浪而行。”

灯火阑珊处,话剧以其独特的语言,诉说人间离合,绘出大江大河。就这样,大幕前、灯光下,这位沉醉于话剧艺术,不断开辟自我的南开青年不断收获成长

短剧《功勋》剧照

“玫瑰的生命力从不止于绽放,而是经过的所有萌芽凋落、风雨暖阳”。从5岁第一次登上小小的演讲比赛舞台,到以主持人、话剧演员、辩论赛主席等不同的身份迎接更大的舞台,李佳琦一直都在拥抱新的成长和蜕变。“舞台上是另一个我,聚光灯下映照出的是一个小女孩从胆怯变得自信、从纠结变得勇敢的过程。很幸运,我的‘长大’一半是在生活中学到的,另一半是在舞台上完成的。曾经坐在观众席满眼艳羡的小女孩,如今也有自己的谢幕礼和捧花了。”

关于“梦想”,李佳琦也经历了从乐于表达到羞于表达,再到勇于表达的转变:小时候的她想成为一名主持人,手握话筒、身着礼服,登上舞台的美好体验让她每次说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时都伴随着期待;本科期间,闲不住、爱“折腾”的她参加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艺术类竞赛,也接触到传媒行业内的众多前辈,眼界的开阔直接带来了对自身能力的重新评估,她意识到“想要成为一名有能力、有特色的主持人难之又难”,这让她曾一度把自己的梦想害羞地藏在身后;再到后来进入南开读研,又让李佳琦仿佛看到了柳暗花明。研究生学习经历对她来说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礼物,她把南开比作一扇窗户,推开这扇窗,眼前是前所未有的“辽阔”。



一年内,她通过主持人、记者的身份,在“荣耀南开”年度颁奖典礼的舞台上见证了南开学子的扎实勤奋、才学兼修;在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的“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中目睹了新时代记者的使命担当、家国情怀;也在平陆运河、胜利油田的实地采访调研中收获了新的力量和触动。她说:“这一年看见的、经历的,让我重新变回踏实、平静的自己,我太喜欢这种淡然、平和的状态了。”

现在的李佳琦不再羞于提及“梦想”,也不想把前进的方向限制在传媒这一个赛道上,而是勇敢地凭着一股“闯劲儿”,对一切可能性保持期待。



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李佳琦也在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分享舞台和日常。更多人认识了她,她也在记录生活、分享经验的过程中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坎坷与困境时,她会回看自己的视频,那些被镜头留住的大笑、充满期许的眼神总能一次又一次点亮她对未来的憧憬。她笑谈说:“我从不追求所谓的‘内核稳定’,大哭和大笑的自己我都爱!”对她来说,剪辑自媒体视频的过程也是梳理情绪、收集美好的契机,如果能与屏幕前在看视频的伙伴们对话,她想说:“你看,生活里有这么多可爱的瞬间、善良的人值得记住,多笑一笑吧,你笑起来特别好看!”



有一位朋友曾问她,如果把2023年化作一个符号,你会选择哪种符号?她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冒号!2023年我来到南开,开启了我人生一段新的旅程。”正是这样积极的心态给了她向上的动力。的确,她正在奔赴未来的路上,还有无数的可能性,有着生生不息的热爱,如星璀璨,如风自由。



虽然生活忙碌,但在李佳琦看来,每一次登上舞台都是推动自己成长进步的宝贵机遇,也许她已经习惯了穿梭在各场文艺活动、演出和竞赛中,但每次登台她都会满怀着对舞台的热爱和敬畏,用最大的诚意和最多的努力对为她而来的那束光负责,对台下千百双期待的目光负责。

“永远感恩、常常知足、保持期待,祝愿自己和大家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有趣的一天!”这是采访最后,李佳琦送给自己和大家的话,也祝愿在舞台上和生活中的她,永远保持热爱,闪闪发光!




采访丨姚佳辰 王歌

文案丨高佳瀛 庞耀轩 邱昕璘

排版丨叶宁宁

责编丨王歌

审核丨郝人


南开大学团委
关注南开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掌握最新鲜的团学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