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般都渴望得到家人的关怀,在监狱服刑的老年罪犯尤甚。害怕“刑期比命长”,担心家人放弃自己,是多数老年服刑人员的“心病”,因此,他们很珍惜和家人联系的机会。可是,在上海市周浦监狱服刑的老景(化名)却有点不一样,服刑三年多来,他从未和家人联系过,每被问及家人情况,他总是支支吾吾不愿多谈,可当见到其他服刑人员与家人联系,他又“羡慕嫉妒恨”。老景的异常让监狱民警警觉,难道老景身上有“不能说的秘密”?
他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老景今年67岁了,2021年因为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他在一众服刑人员中其实并不起眼,自从到周浦监狱服刑后,表现相对稳定,除了沉默寡言,并不怎么让民警“操心”。可是今年年初开始,老景却有点“不对劲”了。
“我是一个被抛弃的人”“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周记,是监狱民警了解服刑人员思想动态的渠道之一,老景在周记里的这些话语就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对于老景的情况,监区专门召开了集体分析会。大家认为,像老景这样一个60多岁、刑期十几年、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出现消极悲观情绪是比较普遍的。这类服刑人员极易把自己完全隔离封闭起来,在思想上“钻牛角尖”,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要引导老景走上正常的改造之路,必须从心理、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入手。于是,主管民警第一时间找老景谈话。
开展个别教育谈话
然而,面对民警,老景始终态度消极,回答也是简单的“嗯”“啊”“哦”“是”。当民警询问老景家人的情况时,他更是两眼无光,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一番谈话下来,民警肯定,老景有心事。而根据后续的观察,民警发现老景的“心结”应该与家人有关。
“老景像是看不得和家人有关的东西,看到电视剧里一家人团圆的情节就会唉声叹气,情绪明显低落。”老景所在的六监区副监区长周伟说。不仅如此,每次老景看到其他服刑人员收到家人的来信,或是打亲情电话、参加亲情会见,他的情绪都会有明显波动。
从老景的档案记录来看,他有妻子、儿子,凭着以往的工作经验,民警判断“老景家里可能出事了”,于是开始“排查”让老景出现异常的原因,这一查却发现老景自从服刑以来居然一次都没有和家人联系过,这对于服刑人员,尤其是老年服刑人员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事。老年人一般都渴望家人关怀,老年服刑人员更甚,多数老年服刑人员都很珍惜和家人联系的机会,亲情支持往往是他们服刑改造的精神支柱。
老景为什么不和家人联系?民警又多次和老景个别谈话,但老景始终不愿意多说,谈及过往或是家人就支支吾吾。他的不敞亮让民警起了疑心,难道老景身上还是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家里人都“当他死了”
经过了解老景的过往,民警得知,老景以前是个生意人,大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事业上,对家人没那么上心,哪怕有了儿子也依然如此。人到中年,老景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为了“挽回”失败的局面,老景动起了歪念头。2009年到2011年间,老景虚构公司要开展“有赚头”的项目,以“画大饼”的形式到处拉投资,骗了不少人给他资金支持,涉案金额200多万元。
当投资人翘首以盼项目开工时,老景却以种种理由推脱。时间久了,大家怀疑起项目的真实性,纷纷质疑老景,要求他还钱。老景的项目根本子虚乌有,当然无法开展。面对愤怒的投资人,老景选择了一走了之,自此“消失”了近10年。
对于自己“失踪”的那段日子,老景并不愿意多谈,只告诉民警自己知道错了,他认罪认罚,一人做事一人当,他会用行动弥补。而老景也的确在服刑后力所能及地用劳动报酬缴纳罚金。
一边是看似良好的认罪态度,一边是执意不肯联系家人。老景的固执让民警有些无可奈何。
“或许可以和老景的家人联系,从他们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老景。”“也可以了解一下老景家人对他的态度,看看有没有让亲情成为助力的可能。”监区针对老景的问题进行过多次分析和探讨,一方面安排民警对老景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加强对他的谈心谈话。同时,还安排专人了解老景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尽量争取家人和司法部门的支持,以期打破老景内心的隔阂和“坚冰”。
今年3月,正当民警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对老景的改造计划时,一条消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来自老景户籍所在地司法部门反馈:“老景已经被宣告死亡了。”
制定个别教育工作方案
针对这个“意外”,监狱立即向驻监检察室等相关的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并认真开展核查工作。
通过翻阅档案、走访地方司法部门和法院等多种途径,情况逐渐清晰起来。
“当年老景为了躲避债务不辞而别后,数年间杳无音讯,债主只能向老景的家人不断催讨要钱。老景的家人不堪其扰,忍无可忍之下,老景的儿子向法院提交了宣告老景死亡的申请。2021年公示期满,下落不明的老景依然没有出现,于是法院依法宣告老景死亡。”周浦监狱教育改造科民警虞钖告诉记者。
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或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申请人应向法院递交死亡宣告申请书,法院收到死亡宣告申请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通常,公告期为一年。在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经有关机关证明该人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为三个月。公告期满后,仍无下落不明人音讯的,法院作出宣告死亡的判决。
家人与老景失联多年,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老景被警方抓获后也没提供家人的联系方式。信息壁垒、阴差阳错之下,老景“死”了。
“复活”之后的改造路仍漫长
当老景从民警口中得知家人竟然申请宣告他死亡的时候,他感到震惊、愤怒又失落。他恼怒妻儿居然没想着找他,而是“当他死了”。彻底感觉到被家人抛弃的老景痛苦地说:“还不如真的让我死了算了。”
面对这样的老景,监区又一次调整转化方案。监区成立了包括监区领导、主管民警、心理矫治师在内的工作小组,从不同角度对老景开展工作,稳定他的情绪与心态。
开展心理矫治工作
“那段时间我们增加了和他个别谈话的频次,让他不要自暴自弃,换位思考家人为何会这么做,教育他还是得用实际行动获取各方的原谅。也引导他参加书画兴趣小组、学练八段锦,参与刑释人员现身说法活动,听听那些顺利回归的人的心路历程,分散注意力,也找到希望。”周伟说,“我们也告诉他会积极处理这件事。一开始他不是很相信我们,但是后来我们请公职律师为他提供法律援助,还会及时告诉他事情的进展,他才发现我们说的是真的,对我们的态度也渐渐从抗拒、抵触到信任、信服了。”
经过几个月教育引导,老景慢慢想通了,在一次个别谈话时,他告诉民警,“以前自己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儿子的关心很少,一年也看不到几次。后来骗了钱,也没和家人说一声就跑了,只留下烂摊子给家人。所以他们这么做,也能理解。”周伟记得,老景的语气平静,但掩不住失落。
而在监区民警着重教育引导老景时,监狱教育改造科的民警则为忙着与地方司法部门、法院联系。“老景犯了罪,相关刑罚要严格执行,但对于他的合法权益,还是应该得到保障。”虞钖表示。经过积极沟通与调查取证,今年7月,法院作出了撤销对老景死亡宣告的判决。
监狱与静安区司法局进行沟通
得知自己“复活”,老景百感交集,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对民警说出了“感谢给了我又一次生命”的话语,还写下了感谢信。
感谢信
经过此事,民警明显感受到,老景对他们信任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于是,他们抓住契机,为老景制定了进一步的教育改造措施。“在继续做好老景认罪悔罪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引导他在希望中改造,并且尝试逐步帮他修复和家人的关系。”周伟表示,毕竟老景年纪不小了,而他的刑期还有一大半,家人对他怨气也未消,他的改造之路仍漫长。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编辑:许立春
供稿:局综治办 周浦监狱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