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汇总了环境/生态学领域中国大陆相关入选人员的名单,共28人(按照排名规则,研究者如果没在科唯瑞安官网建立个人主页,则该学者不参与评选。手动筛选,如有遗漏,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补充!)(不包含交叉学科;曲久辉院士、朱永官院士等因注册机制原因未参与排名;江桂斌院士、贺泓院士等在交叉、化学等领域统计)
附:入选者简介
方晶云,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担任ACS ES&T Engineering副主编、Environmental Science: 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编委、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卤素自由基化学方面取得原创成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国际学术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作为第一位亚太学者获得2020 James J. Morgan ES&T Early Career Award,获“首创水星奖” 科学创新类银奖和紫金全兴“青年学者奖”,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关大博,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部十四五《中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旗舰国际合作项目》牵头专家。长期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全球和国家的低碳及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018年以来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科扎雷利奖,2018及2020年度全球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奖,2024年“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9-2004),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吉明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循环经济,研究成果创新了酸沉降临界负荷理论,提出的“两控区划分方案”与配套技术政策被国家采纳与实施,推动了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基本解决;构建“车-油-路”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综合管理控制体系,持续推动中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与先进国家接轨;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作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荣获Haagen-Smit清洁空气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2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所在团队2023年获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4年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先后讲授六门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培养博士和硕士120余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获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代表性箸作有《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与模拟研究》《中国大气PM2.5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等。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主任,兼任联合国UNEP亚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理事会主席、国际清洁交通理事会理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康飞宇,教授,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8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97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5月当选深圳市政协委员。2011年起担任世界低碳城市联盟首任主席。曾先后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会长等职。康飞宇先后承担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2项重点项目,曾圆满完成了国家“八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承担过2项863项目,是国家纳米研究重大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委省政府引进的“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7年,康飞宇以第一发明人完成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荣获2019年度深圳市市长奖和第16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过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建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李道季,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科学委员会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区域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环境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WG38和WG40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提出并积极参与应对海洋科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挑战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进展。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通过建立海洋科学研究网络和科学家间的合作研究,使世界认识到中国在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倡导和推进我国的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研究,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奠定了科学研究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咨询和科技支撑。在中国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被引用4600余次。
李亚栋,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安徽宿松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2年6月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应用化学系、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入选首批清华大学“百人”;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先后获得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担任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主编、《Science Bulletin》化学执行主编。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目前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相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在国际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 Nature(及其子刊),JACS, Angew Chem,PRL, Adv Mater., Nano Letters 等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他引超10万次。已培养出近百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拔尖人才。
李永舫,1948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市,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永舫于1977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抗菌素专业;1979年经学校推荐提前考取该校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得华东化工学院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1988年至1991年到日本文部省分子科学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1993年晋升研究员;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1998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进行访问研究;1998年担任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退休,被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聘为特聘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器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发表研究论文900 多篇,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150多次。发表论文已被SCI他人引用8万4千余次,h-因子146。1998年获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两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导电聚吡咯的研究”和2018年“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2005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彭书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中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团队研究兴趣集中在陆地生态系统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响应和反馈。通过利用地面观测、调查资料、遥感技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大气观测及大气反演模型等方法,致力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近,彭教授课题组工作集中在甲烷收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揭示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和磷耦合循环。彭教授发表的论文已在 Web of Science 上被引用超过13000次,h-指数为52。彭教授在2018-2021年期间获得了Clarivate Web of Science颁发的跨学科高被引研究员奖,并选为路透社全球顶尖气候科学家榜单上的顶级科学家。
朴世龙, 1976年4月生。1995-2004年就读北京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到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十余种刊物编委,曾任全球碳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领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研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17年以来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任洪强,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项目负责人等。长期从事工业废水、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方向的创新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0余件、美国和欧盟等发明专利40余件;主持研制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100余项,共获国家及省部科技奖17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7项、国际ISO卓越贡献奖1项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等。
施华宏,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2003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博士期间主要开展中国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现象及其对有机锡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2003-2005年,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开展甲状腺激素干扰物对水生生物的微观致毒机理研究;2005年6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工作,2008年和2015年分别在威斯康辛大学和北卡莱罗州立大学从事2年的访问学者研究。2014年以来开始从事海洋微纳米塑料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生态健康风险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和其他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共同主编专著1部,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苏磊,1989年9月生,河北容城人,副教授。专业领域主要从事塑料垃圾与微纳塑料在多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过程,生物效应与其自然破碎机制;应用领域主要关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实践。他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新污染物(微塑料)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效应方面开展广泛工作,其太湖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单篇引用达790次,建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已被广泛应用。进入上海海洋大学以来,围绕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国家新污染物治理,将新进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在微塑料生物效应及其形成机制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内容研究涉及岸滩塑料表面老化形貌快速识别与定量分析研究、微塑料与多营养级生物、海洋植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与毒性反馈,研究工作多次被上海科技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王建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核废物处理/处置、电子束技术深度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环境生物技术等。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以及国际和国内合作课题30多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2017)、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2)、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等奖励。
王俊,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A类“百人计划”学者。曾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暨南大学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国内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长期从事污染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来,在环境科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修复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是国际国内水环境微塑料污染领域知名的研究学者。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广东省“珠江学者”人才资助项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人才资助项目、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创新项目、商务部与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基建设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总经费合计2500余万元。同时,2010年2月至今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分子生物与工程学系研究助理教授以来,参与了多项来自美国农业部、环保总署及夏威夷州政府及私人基金的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英文著作1部, 6篇ESI高被引论文,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20多次。
王书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副主编。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来源与控制研究,研发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改进二次颗粒物数值模拟,构建了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持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发表SCI论文340篇,引用>2万次,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王旭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主要从事陆面过程模型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和区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贡献作者,Global Change Biology编委,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青年编委。发表SCI论文70余篇,H指数44,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连续三年入选Clarivate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1)。
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Hightower终身讲席教授,化学系兼职教授和电机系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和首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截至到2020年7月,王中林院士的学术论文被引用总数24.8万次以上(Google),H因子245。国际顶级期刊Nano Energy(IF=16.6)的创刊主编。
吴辰熙,男,1981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中心,化学生态组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2006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美国托莱多大学(Univ. of Toledo)环境系,获生态学博士学位。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Chemospher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
徐建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化学与生物化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及重点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在Nature、PNAS、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9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级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选美国农学会、美国土壤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会士。
俞汉青,男,1966年10月生,汉族,安徽省无为市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杰出讲席教授。1986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9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1994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并到校工作。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汉青教授长期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在好氧颗粒污泥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厂监控/运行、污染物厌氧定向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论文700余篇,他引总计42000多次,获授权发明专利60多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曾振中,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联合会(AOGS)Kamide Lecture奖等荣誉。主要从事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利用地表观测网络、卫星遥感技术和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型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人类圈之间的协同演化与耦合关系,量化人类社会发展作用下地表过程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
张礼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美国专利2项。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 PNAS、 AM、 ES&T、 WR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90余篇,其中3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论文已被引用44200多次,其中他引42980多次,H因子116。担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IOP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旗下期刊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执行编委,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化学学报、化学进展、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等杂志编委。2008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并入选湖北省自主创新“双百计划”,2012年入选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2014年起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起连续入选 Clarivate(Web of Science)交叉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9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张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污染源排放与管控专委会副主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中国工作组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成分变化及气候环境影响,主持开发的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数据库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使用。2018-2022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张宴,南京大学副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在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Analytical Chemistry等SCI论文4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篇,h-index 25, 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获ES&T期刊2022年度环境科学类最佳论文一等奖。
朱永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生态毒理学报》主编。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与生源要素/污染物的循环与转化,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的生态和健康效应。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成果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至今已在Science, Nature及其子刊,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国际论文被引用近46000余次,H-index 为111(Web of Science, 截至2023年3月)。
来源:生化环材BCEMers。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域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