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 简介
《任轨暨妻薛氏墓志铭》,隋大业四年(608)二月刻。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三字。55.8×55.8cm。盖阳文篆书“隋故朝散大夫将作少匠任君墓誌之铭”四行十六字。河南洛阳出土。归河南博物馆。
/录文
君讳轨,字洪则,西河隰城人也。导源出震,自羲皇而命氏开国争长,与滕侯天共朝,其后安隗驰名,峻恺流誉,玉质四代,金声播于干祀。祖龙,举茂才,官至乐安太守,袭爵梁城侯。父仲让,国子助教,骠骑大将军,义州大中正。并当世指南,一时规矩家风,不坠仁德所归。君幼而不异,早擅通理诚孝,自天温恭率性。解褐员外将军,转任南营州外兵参军事。又除洛州食货监参军,籍三略之权,食货资八政之本,董司纲纪,咸为称职。复授扬州总管录事参军事,又转任太尉公晋王府録事参军事。怀擢术之志,早识龙颜,竭劲草之城,托身凤翼。既而少阳正位,博望求贤,转太子舍人,武骑尉。作洛伊始,思模大壮,度堂考室,实俟德人,迁将作少匠,加建节尉,宦成名立。冀府拾于青紫,曰居月诸,奄罹疾于霜露。忽以大业三年六月二日,卒于长安之醴泉里,春秋六十有六。上恻圣情,衰荣兼被,诏赠朝散大夫。以今四年岁次戊辰二月甲戌朔九日壬午,厝于洛阳县常平乡游仙里。夫人薛氏,河东人。祖,庆绪,仁州刺史。父,元嗣,开国侯。并德业相承,簪缨递袭,师轨雅俗,钦望斯在。夫人乃操履,温润器,调柔明,婉婏为容,幽闲秉德。仁寿四年正月二十日终于长安。时年四十有二,百龄未半,双剑俄分。久为东望之魂,奄合西阶之葬。廼为名曰:粤惟祖祢、世载其芳、君承家业、惟显惟昌、忽辞青紫、奄就荒凉、空传史笔、徒瞻白杨。
/ 拓片欣赏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明代徐师曾在《文本明辨序说》中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情,是委婉抒情的。但也有只用碑记(文)或碑铭的。
铭本是记载、镂刻之意,它开始是刻(或铸)在铜鼎上;以后也刻在石碑、金属板等器物上,或以称功德,或引申借鉴,逐渐演变成独立的文体。刘勰著的《文心雕龙》中有《铭箴》篇;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中有班固等人的铭文五篇;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中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至今传诵。
铭文精短活泼,或用骚体,或类五、七言诗歌或似佛家倡语,或同警世格言,妙语珠玑而不浮华,蕴藏哲理而不晦涩。这是墓志铭及其它座右铭在记功、记物等铭文的特色。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袁可立)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