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辞职之前那所高校的某个同事,热情地想把在贵阳某所高校工作的某位西方哲学(不是马哲)博士教师介绍给我认识。一开始,我表现出来的兴趣,一点都不大,因为那段时间,我刚刚和贵阳某所高校的一个文科教授断了交。
这位教授是我来贵州工作之后不久认识一个浙大毕业的博士。听说考研考了六年才考上,真实水平实在一般,俗不可耐,自我感觉却非常好。在饭桌上,他夸夸其谈地说:“我们浙大毕业的博士,气质比武大和厦大毕业的博士好多了。”尽管作为浙大毕业博士的我,自然也在被他夸赞的行列,我仍然觉得恶心得想呕吐。一个人得浅薄无知到什么程度,内心才会分泌出如此毫无根据的错觉?饭后不久,我转身就把他的微信拉黑删除了。就是因为被他恶心到了,我从此竟然有了一点轻微社恐,不愿意轻易和高校同行认识。然而,那一次,对于那位哲学博士,这位同事是这样给我介绍的:“他是一个和你一样,非常有趣的人,985大学哲学博士,和你一样喜欢独自到世界各地旅行,已经一个人走了好几个国家。”我的内心瞬间对于他充满期待和想象,因为在这个保守落后的西部二线城市,遇到一个注重精神追求、志趣相投的人,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加了微信之后,他不时通过朋友圈和我进行互动,经常私聊旅行话题,还算比较投机。不久之后,我们见面了,我请他吃了饭。然而,在那一次饭桌交流中,我开始略感失望。通过聊天,我发现,除了和这个哲学博士聊旅行玩乐,其他话题,包括读书,他一概不感兴趣。从聊天内容和朋友圈可以初判断,本应该极具人文情怀的西方哲学博士,几乎毫无社会关怀,而且经常转发司马南的文章。我越来越陷入深思,为什么一个名牌大学的哲学博士,人文精神如此缺失?判断能力如此低下?这场争论,进一步暴露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到了什么程度。我曾经看到一对美国夫妻收养中国孤儿的视频。
视频讲述的是一个西南山区小女孩被父母扔在福利院几个月之后,被一对美国夫妻收养的经过。
这对三十多岁的美国夫妻,已经有两个可爱的男孩了,生活美满幸福。因为妻子偶尔在网上看到那个被遗弃的小女孩茫然、孤独、无助的眼神,心被触动。
她无法想象,如果那是自己的儿子,被丢在孤儿院,没人关心,会是什么样子。
于是,夫妻两一商量,决定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收养这个女孩。
在中美之间,每次来回二十几个小时,长途飞行几趟之后,收养手续终于办好。
在飞往中国正式接走女孩之前,年轻的夫妻已经把小女孩来了之后将要住的小单间装修好了,小床也铺好了,看去非常温馨。
小女孩来了之后,将要穿的衣服也买好了,屋子里还摆放了很多玩具和洋娃娃。
爸爸妈妈去中国正式接小女孩之后,留在家里的两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也忙碌开了。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妹妹,他们在自家的门上刷了几个彩色的大字:Welcome,My New Younger Sisiter(欢迎新妹妹)。
当我转发这条视频的时候,他看了我的朋友圈,心里非常着急,马上回帖。
那口气似乎是这条朋圈让他意外地发现了我的“愚蠢”,他有义务要教育并唤醒我。
他说:“天哪!你傻啊?你不知道啊,西方家庭收养中国孤儿是有阴谋的。”“有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一个中国女孩。女孩长到八岁,被这家美国人12岁的男孩开枪打死。” 他满以为我听了会幡然醒悟。我没有被美国家庭的“阴谋”吓到,却被哲学博士的论证能力震惊了。我说:“这和阴谋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个美国家庭收养那个中国女孩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到8岁,让自己儿子开枪打死她?”我毫不客气继续质疑:“十万多个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你都调查过几个?如何得出‘阴谋’的结论?很多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之后,活得非常健康、幸福、快乐的新闻,你为什么看不到呢?”哲学博士的理性思维原本应该非常发达,论证能力应该非常强,判断能力应该高人一筹。遗憾的是,在我认识的哲学博士中,逻辑非常差的人,比比皆是。这些博士的脑袋,不过是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思考问题的机器。这位还是一个游遍几十个国家的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