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的一天,福建省金门县国民党驻军在炸山取石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朱元璋第十子朱檀九世孙,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墓。经过胡适对墓志的研究和考证,确认出土的“皇明监国鲁王圹志”记载的墓主人正是朱以海。而朱以海墓的发现不仅印证了南明抗清的爱国情怀,更纠正了《明史》 记载一大错误,即朱以海是因病逝世,绝非被郑成功沉海而亡。
根据《南明史》和出土墓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朱以海一生都致力于匡复大明,重振河山。1618年朱以海出生在山东兖州,从小就在鲁王府过着锦衣玉食般的奢侈生活。但在他24岁那年,清军攻破兖州,焚毁鲁王府,哥哥鲁王朱以派自杀殉国,而朱以海则是在死人堆装死才躲过一劫,逃往北京。好不容易朱以海被崇祯皇帝允许继承哥哥的爵位,但两年后他又在北京亲自经历了甲申之变,只得重新逃亡,来到南京投靠南明弘光政权。
1645年南京失守后,驻守浙江台州的朱以海决定挑起大梁,光复中原。同年7月朱以海在绍兴就任监国,并积极筹集士兵和粮草,准备出师北伐。但与此同时福州也成立了隆武政权,隆武帝朱聿键派人去绍兴宣诏,朱以海本人一度出于大局的考量,决定放弃监国地位,承认隆武帝为正统。不过此举却遭到了朱以海部将的抵制,也令他最后改变主意,决定同隆武政权分庭抗礼。
正当朱以海与隆武帝相互拆台的时候,清军于1646年攻破浙江大部分领土,而朱以海则在富平将军张明振的保卫下,一路从绍兴撤退到舟山群岛。但在撤退途中,朱以海有三个儿子遇害,一个儿子失踪,四位嫔妃更是自尽殉国。面对清军的招降,朱以海怒斥清朝“平夷我陵寝,焚毁我宗庙”。
但就在这个时候,朱以海被建国公郑彩架空,在福建拥有实质影响力的郑芝龙也拒绝效忠监国鲁王政权,导致朱以海最后功败垂成,失去福建根据地,重新退守舟山。与此同时朝鲜因害怕清朝压力作壁上观,日本德川幕府只同意出售军用物资,但不同意出兵援助,只有琉球国愿意捐赠硫磺,以供朱以海部将研制火炮。
1651年清军攻陷舟山,朱以海前往厦门投靠郑成功,被安置在金门。由于郑成功效忠永历政权,因此朱以海只能正式放弃监国身份,在金门以藩王身份居住。虽然郑成功每月都按时拨给钱粮,但当时的金门却条件艰苦,为了养家糊口,朱以海还不惜亲自下地种植番薯,从而被金门民众戏称为番薯王。
有关朱以海的身后事,从金门地方志可知,1836年当地文人林树梅将北宋元丰年间的一座命妇墓以讹传讹为朱以海墓,并请自己的老师,兴泉永巡道御史周凯题写“明监国鲁王墓”墓碑一座。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鼓舞民众的抗日热情,应福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黄元秀的请求,蒋介石还为这座鲁王墓题词“民族英范”。
但1959年真正的朱以海墓和墓志被发现以后,证实了林树梅认定的鲁王墓为假。第二年蒋介石下令在金门太武山重建鲁王墓, 并题词“民族正气”,而蒋经国则撰写了《重建明监国鲁王墓碑记》一文,高度评价朱以海“ 以帝胄致力匡复,备历险艰。亘十八年而所志不懈”。
朱以海是南明诸帝和监国中最有希望实现中兴的明主之一,但终究敌不过大环境和内讧。不过他的气节操守和立志恢复中原的决心,却值得后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