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妈妈张口闭口就是这3句话

财富   2024-11-07 08:03   广东  









































































































































































































































































































































































作者:行简 · 主播:吉米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余生,愿我们都能温声细语,说话有度,共同营造温暖自在的家庭氛围。



杨绛在《我们仨》中讲过一段亲身经历。

在一次出国旅途中,杨绛和钱钟书因为一个法语单词的发音吵了起来,二人都不肯让步,一时都红了脸。

最终,杨绛找来一位法国太太评判,终于证明了自己是对的,可气氛却彻底冷了下去。

事后,她在书中写道:
“那天我虽然赢了,但我一点也不开心。我觉得我伤害了钟书的心。”

正是年轻时的这段经历,让杨绛领悟到与家人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待钱瑗出生后,她所见到的,便是一个整日和声细语,遇事不急不怨不争辩的母亲。

也是因此,钱瑗会在见到旁人吵架时,感慨道:
“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她所经历的家庭,一直是和和气气的,母亲温柔,父亲通达,幸福怡然。

母亲这个角色,是很辛苦的。

很多时候,会花更多精力在家中,会有更多话要对家人说。

所以在所难免,我们会有忘了压住脾气,收敛性子的时候。

但如果你想要修炼成高境界的妈妈,就请多向杨绛学习,慎言、明理、常自省,不肆意用言语和情绪污染氛围。

特别是以下3句话,每一句都很致命,千万别对家人说!

 01 

习惯性地抱怨唠叨:
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妈妈情绪稳定

美国心理学教授梅拉宾在1971年提出一个观点:

在人际沟通中,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而听觉信息如语气、音量等则占了38%,视觉信息如表情、态度等则高达55%。

换句话说,和家人沟通时,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说了什么,而是你用了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

如果你总是带着抱怨和负面情绪去沟通,那即使你是在为家人好,也会不被理解。

《热锅上的家庭》中的女主卡罗琳,就是一个喜欢抱怨,喋喋不休的人。

明明在家里做了许多事,但总是落不到好。

在卡罗琳准备晚餐,忙不过来时,女儿赶来帮忙,她不但没夸奖女儿,还对女儿发脾气,质问她:“你就做这么点儿事?真懒。”

闻讯前来的丈夫替女儿辩解,她也没有就坡下驴,反而指责起丈夫不懂教育,惯坏了孩子。

就这样,丈夫也被激怒了,大声反驳起来。

原本不是什么大事,最后却酿成了一场大战。

知乎上看到过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在她小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她们回家后,去感谢拥抱一下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

她回家后,看到母亲在夏天的厨房里汗流浃背地做饭,十分辛苦,便想对母亲说一句谢谢。

可没想到,母亲回头看到她时,第一句话却是:
“一天天就知道玩,饭没好看什么看,饿死鬼投胎,回去写作业去!”

直到多年后,她鼓起勇气和母亲谈那天的事情,母亲才意识到了当初的脾气深深伤害了家人,诚恳向她道歉。

就这样,她一直藏在心底的心结终于解开。

作家富兰克林说:“一个坏苹果,足以弄坏一筐苹果。”

一个家中任何一个人充斥着愤怒、不满、焦虑的情绪,都会让整个家庭深受其害。

如果你想改变习惯性唠叨,保持情绪稳定和正能量,可以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
(1)拒绝精神内耗,停止过度焦虑:

很多时候,妈妈之所以抱怨唠叨,其实是心里在内耗焦虑。

妈妈保持好心情和状态,家里就会和谐稳定,妈妈情绪好,家庭就会越来越好。

(2)戒掉斤斤计较,允许一切发生:

家不该是战场,不该处处论成败;家也不是走钢丝,不该时刻提心吊胆。

允许孩子平凡,允许家人犯错,允许一切发生,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温暖,就已是最大的幸福。

(3)发掘孩子优点,多去鼓励肯定

为自己培养一双发现优点的眼睛,多往好处想,多去看孩子优秀的地方。

久而久之,孩子会提升自尊、拥有自信,妈妈也会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能量。


 02 

不顾方式地批评孩子:

批评的内核,是让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亲子教育专家丽贝卡·艾恩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请记住,你的孩子是一个有积极动机的好孩子,只不过做了糟糕的选择。”

请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做好孩子的追求,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尺度和方法。

要能引导孩子对行为进行反思,又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爱、关心和支持。

三毛在《胆小鬼》中,讲过一个偷钱的故事。

有一天,她走进母亲的卧室,看到五斗柜上放着五块钱。

那个年代的五块钱,足够一个小孩子买许多东西了,三毛没忍住,将钱偷偷藏了起来。

很快,母亲发现钱丢了,到处翻箱倒柜,着急万分。

看在眼里的三毛,纠结了很久,不敢和人说话,也没敢花掉这笔钱,内心拉扯了许久,终于还是把钱放了回去。

三毛说,这一刻她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三毛的父母突然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一刻三毛知道,父母早已发现丢钱的真相,但他们选择温柔地提醒与包容。

当然,有些时候,批评可以更严厉一些。

《读者》上刊登过一篇小故事,内容大概如下。

一个男孩考砸了,老师要请家长。

他有些害怕,便雇了一个假妈妈去见老师,还偷偷把成绩改了,想蒙混过关。

不巧的是,老师过了几日来家访,恰好遇见了男孩的妈妈,惊讶地询问了此事。

妈妈笑着替小男孩打了圆场,没有戳穿这件事。

待老师走了后,妈妈收起笑容,严肃地说:“妈妈很生气,不是因为成绩,是在你眼里,妈妈不是一个能原谅错误的人。

告诉妈妈,妈妈是这样的人吗?”

小男孩愧疚地说:“我只是不想妈妈生气。”

妈妈说:“那我们约定好,以后犯了错和妈妈好好说,只要知错就改,妈妈保证不会生气,好不好?”

小男孩用力地点了点头,打那天起,小男孩的成绩和人生都越来越好。

“知错就改”四个字,给他的一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赵中华曾说:

“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最能体现父母智慧则是在孩子犯错后的引导。惩罚和教训也好,只是方式,不是目的。” 

生活中,无论再生气,批评孩子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场合。


特别是以下3种情况,千万别批评孩子,没好处。

(1)饮食不责,在饭桌上不要责骂孩子

吃饭本该是一家人一天中难得的放松休息、增进感情的时候,贸然批评孩子,亲子关系只会不进反退。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消化系统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情绪的好坏和消化的好坏是成正比的。

让孩子“忍气吞声”地吃饭,对身心都是一种伤害。

(2)当众不责,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很多妈妈认为,当众揭孩子短,能让孩子“长记性”。

事实上,这样不仅无助于对孩子的教育,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力量,变得消极自卑。

(3)疾病不责,在孩子生病受伤的时候,学会关心,而非责备

学不会正确表达关心,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看到孩子生病受伤,别急着说“都怪你乱吃东西”“谁让你不注意安全”等责怪的话,哪怕你是在表达关心。

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说教说得再正确,也不如一句关怀暖心。


 03 

没有节制地炫耀显摆:

真正聪明的妈妈,都该懂得少“炫”多“藏”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适值杨绛从事创作70周年。

出版社准备邀请杨绛“出山”,隆重宣传,并召开作品研讨会。

杨绛听闻后,却婉拒道:“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生活中,很多人也会有意无意地吹着五光十色的泡泡,将家庭收入、孩子成绩等高调晒出。

见识浅的人往往不懂,一张爱炫耀的嘴,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

聪明妈妈才明白,管住嘴,是做母亲的一门必修课。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件讨论度很高的事情。

学校布置了一项假期作业,要求家长记录一些孩子在家认真学习的照片,上传到班级群里。

一开始画风还挺正常,直到一位家长在照片中晒出自己的宝马车钥匙后,味道就变了。

有晒名牌包的,有晒名表的,一时间搞得班级群乌烟瘴气。

除了炫富,还有很多家长喜欢炫耀孩子成绩好,有出息。

纪录片《谢谢你来了》里,母亲尚霞和儿子王志伟的故事就很令人感慨。

王志伟小时候成绩很好,小学跳级,上了重点高中,还拿到了奖学金。

尚霞没有教儿子谦虚低调,也没有让他放平心态,反而到处说自己孩子能光宗耀祖,还经常拿出成绩单,给别人看分数。

平时她也只关心儿子的成绩,不许有一点下滑。

尚霞的行为,让王志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认为没了成绩,自己便一无是处。

终于有天他考砸了,从此一蹶不振,心气尽失,年近30还在家啃老再无斗志。

节目上的专家点评道,尚霞这种过度炫耀的行为,正是造成王志伟现状的罪魁祸首。

原本优秀的苗子就这样毁了,令人叹息。

试想,如果尚霞能以身作则,教孩子用平常心面对成绩的好坏,也许王志伟就会化挫折为动力,攀上更高的山峰。

孔子说过:“其身正,虽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很多家长不是不懂教育理论,也不是不知道孩子怎样成长会更好,但却总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以为只要孩子向好处学就行。

殊不知,家长的观念、行为等,比口头说的道理更容易造成影响。

心理学上说,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是父母的投射。


想要教育好孩子,不妨试试以下3点:

(1)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以身作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2)引导思考,培养正确三观

生活中,要多去引导孩子掌握思考能力,培养孩子建立正确三观,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积极予以回应。

让孩子有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在模仿周围人时,有自己的判断力。

(3)严守底线,树立规矩意识

有时孩子也会学到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要尽早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矩,并确保他们了解这些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商大家都能接受的奖惩制度,每周或每月进行考核,共同实施奖惩。


有人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源泉,再苦也是温暖的。”

选择正确的说话方式,是组成这份温暖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妈妈谨言慎语,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温和妙语,才会让孩子感觉被爱着。

学会戒掉抱怨的话,慎言批评的话,藏住炫耀的话,家人关系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会蒸蒸日上。

点亮【在看】,余生,愿我们都能温声细语,说话有度,共同营造温暖自在的家庭氛围。
作者:行简。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财经午评
一个用事实说话的财经号!掌握最新、最全的金融资讯,用智慧剖析的财经背后阴谋诡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