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网约车司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沈阳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供图发布“骑手友好线路图”和“小哥码”,方便“快递小哥”顺利进入小区;推出8元吃饱暖“新”套餐,延长新就业群体的就餐时间;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打造暖“蜂”公益课堂……如今,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樾檀山社区的“红色驿家”党群服务站,已成为新就业群体的第二个“家”。新就业群体被誉为“勤劳的小蜜蜂”。为进一步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沈阳市开展“‘蜂’行沈阳”主题活动,构建全覆盖组织网络、全方位服务矩阵、全流程载体平台,打造团结凝聚、关爱服务的各类场景,将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让新就业群体感受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沈阳城市温度。
10月25日,顺丰同城东北区域党支部成立。顺丰同城成为继“饿了么”“美团”之后,沈阳市第3家成立党组织的网约即时配送平台企业。这是沈阳市持续深化“‘蜂’行沈阳”党建品牌,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沈阳市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健全组织共建、信息共享、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由市、区两级党委常委担任“两新”工委书记,配备1名“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强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统筹协调。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要求,推动将行业党建职责写入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三定”方案,指导市、区两级互联网、交通运输、网约配送、快递行业党委应建尽建,分工负责抓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为将流动党员更好凝聚起来,沈阳市深入开展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10座重点商务楼宇、2680个社区(村)全部设置流动党员登记报到点,通过“双找、双建、双管”(即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建立流入地、流出地流动党员党支部,加强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排查,找到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700余名,让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找到“家”。同时,沈阳市归集整理18.4万名新就业群体信息,依托基层治理“装户图”系统,实施电子化标签管理,建立“社区上门+‘小哥’报到”双向对接机制,发挥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引导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小区建立稳定联系。
“小区面积大,还不让电动车进,外卖怎么能准时送达?”“平时订单多,我们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如何按时用餐?去哪用餐?”近日,在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市场监管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小个专”)党委等联合开展的“纾解难‘新’事”关怀慰问活动上,相关负责人和新就业群体共同探讨如何破解“门难进”“用餐难”等现实问题。为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沈阳市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整合行业、属地、企业等多方资源力量,组织开展系列暖心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由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交通、司法、公安等16个部门,细化推出了《沈阳市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暖心“十送”举措》,通过举办新就业群体青年创业扶持培训、开辟100吨以下货运汽车大件运输超限审批绿色通道、开展为新就业群体赠送“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和常态化走访慰问等活动,确保“将政策温暖送到位,岗位技能送到人,保险保障送上门,服务帮扶送到家,阵地奖励送到底”。针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进门难”等问题,沈阳市坚持“一区一策”,指导浑南区樾檀山社区试点健全完善安全便民的“骑手”进出小区管理制度,科学设置小区配送路线;推动于洪区依云首府社区设置“自行车换乘驿站”,采取“平台企业赞助、物业服务企业管理、‘骑手’专门使用”模式,打通快递员、外卖配送员配送的“最后一米”,加深居民、物业服务企业、新就业群体间的相互理解。
辽宁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红旗方向盘”党建品牌,鼓励平台党员司机在副驾驶位置通过设置“党员司机”标识牌“亮身份”、强服务。“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要更加努力为乘客做好服务。”谈起“亮身份”后的变化,党员司机李泓澄觉得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做的就是服务行业,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在李泓澄的带领下,他所在小队的40多名司机全部参与到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中,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平台司机群体中逐渐显现。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流动性强、联系面广,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民情前哨”“移动探头”的作用。沈阳市在全市2680个社区(村)、工业园区、各级各类学校、一级以上医院、集贸市场(早夜市)全部建成“三零”(即“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在持续开展“‘三零’工作室 周六不打烊”专题活动中,1260余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优势,及时上传反映配送沿途发现的各类问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沈阳市还聘任8000余名外卖配送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顺手”反映食品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建立监督积分机制,为表现优秀的外卖配送员颁发“社区侠”“最美网约配送员”等荣誉称号,激发外卖配送员参与行业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配送“微力量”融入行业“大治理”。
联系电话:010-83666582/83666586/83666587投稿邮箱:shequbao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