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展成就活页》重磅上线!吉小思带你走进第九专题——“解码‘北国春城’”!

文摘   2024-11-04 15:26   吉林  

吉林发展成就活页 第九专题

解码 “北国春城”



一城风华一城春


这里是24744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

这里曾书写了中国多个第一的传奇

这里是一座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

工业重镇


这里是制造之都、电影之都

这里是森林之都、冰雪之都

这里是雕塑之都、开放之都


这里就是——长春


吉小思特别制作

《吉林发展成就活页》

今天,带你走进第九专题

“解码‘北国春城’”!

快跟上吉小思的步伐

认识长春、走近长春、爱上长春


这里是长春!


从“吉林一号”卫星俯瞰东北,沃野千里。长春,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心。这里曾经是辽金军事重镇,“闯关东”重要落脚点,新中国汽车工业、电影事业的摇篮。近代历史上苦难中的不屈、新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奋斗,磨砺出长春自强不息的品格;茂密的森林、广袤的黑土,铺展开“北国春城”的底色;东北亚几何中心的优越区位,赋予其融通内外、开放包容的气质。立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老工业基地的优良传统,长春正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实现新突破。





自强不息的城市品格


长春,一座“闯”出来的城市。

数百年前,为躲避战乱和天灾,一批批流民闯过山海关,到东北谋生。1800年,为管理日趋增多的“闯关东”流民,清政府设置长春厅,就此掀开“长春”城的历史。“闯关东”为这里带来了早年间的经济、文化和商贸繁荣。后列强环伺,这里成为近代东北亚区域政治军事冲突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数万劳动大军人拉肩扛,倾力支援一汽荒原建厂;无技术、无图纸,一汽人拼搏33个日夜造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第一部电影、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辆轨道客车……作为“共和国长子”之一的长春,接连“闯”出诸多“新中国第一”;“汽车城”“电影城”“光学城”“科教文化城”……一时声名响彻大江南北。




今日的长春,一如既往,“闯”字当先。

红旗新能源汽车神州驰骋,长客高铁作为国家装备制造名片出口欧洲,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长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在老赛道上跑出新速度,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才因城聚,城以才兴。“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著名光学科学家蒋筑英、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长春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千名员工平均年龄28岁,硕博生比例超90%。

一汽老厂区对面,现代化的一汽解放总部大楼巍然矗立。旧与新,传统与现代,在车水马龙的东风大街传承交汇,新老对望间,一代代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





疏朗大气的城市底色


长春这座“北国春城”仿佛建在林中。

黑松挺拔、白杨高大,笔直挺立在贯穿城市南北的人民大街两侧;城东南,几代长春人接力,种出了亚洲最大人工林海净月潭,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天然氧气。

从上世纪30年代的“宽马路、四排树、圆广场、小别墅”设计理念,到80年代率先提出“森林城市”理念,近百年来,长春坚持不懈植绿补绿,如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7平方米,绿道总量700多公里。长春始终坚持生态为民。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公园点缀着城市空间,使人们仰视即有绿、推窗可见绿,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老的伊通河贯穿城市南北,全长300多公里。曾经,枯水期的伊通河遭遇严重污染,丰水期又泛滥成灾,成为城市“伤疤”。8年前,最大的综合治理工程启动,长春的母亲河重焕光彩。

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春还把昔日老厂房变为生态文化景观。90多年前兴建的长春第一净水厂旧址,如今变身水文化生态园,为往来游客展示城市水文化历史和发展;曾为我国最大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的长春拖拉机厂,42万平方米工业厂房被“复活”为长拖1958文创园,融合博物馆、书店、儿童游乐场、综合球馆、餐馆等业态。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长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绿美与水润交融、舒朗与精致兼备、人文与自然共生,一幅生态长春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先秦跑猎马,汉魏筑城池。”千百年间,在长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汉、满、蒙等多个民族不断交往交融,使这里成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渔猎文明的交汇之地。

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凝结出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情,孕育着创新活力。

从改革开放不久市中心文化广场立起人体雕塑,到1997年开始连续举办雕塑展,邀请全世界雕塑家前来创作,今天的长春,已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雕塑公园,有“雕塑城”的美誉。

如今,长春世界雕塑园展示着1.2万件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雕塑艺术作品,3000多部长影译制影片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种语言,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已举办22届……长春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成为城市文化品位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

作为东北天然地理中心,早在100多年前,长春就是远近闻名的“旱码头”,一车车大豆等农产品,从这里出口到欧美、日、俄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一列列中欧班列装载着汽车及机车配件、电子元器件等高科技产品,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新时代的长春,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

“一带一路”倡议、东北振兴战略等国家方略在这里交汇,长春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努力建设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成功举办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一系列盛事,经贸合作“朋友圈”已扩大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抢抓向北开放新机遇,加大与俄罗斯经贸交流,同时面向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智,今年计划引进世界500强、央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企业30家左右,引资额增长30%以上……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古老又年轻、传统又现代的长春,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八方来客,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振兴力量。新时代的长春,正青春。





实习编辑:赵卜璞(长春理工大学)

初审:刘   阳

复审:石   珂

终审:王佳惠

吉小思
用青春话语传递吉林思政资讯,服务师生,激励学子,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