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定是座古城,在城内各个街巷里面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这座小城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既是市民们的饭后谈资,又是散落在民间的文化传承密码,知其言,晓其义,让我们一起探索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民间故事吧。
在崇因寺后面、正定中学东侧,过去有一深不见底的大水坑,人们习惯称之为“黑锅底”。在“黑锅底”中间有一个沙丘,沙丘四周池水环绕,仅有一木板小桥与岸相连。因系无主之地,那些无法叶落归根、客死正定外地人的灵柩往往掩埋于此。经年累月,原本清雅幽静的沙洲竟变成了荒冢累累、碑碣林立的乱坟岗。
在这累累的荒冢之中,隐没着一座名为“王琴娘”的墓,其坟堆早已坍塌并不显眼,但其残存的墓碑却无声地诉说一段倩女幽魂的凄凉故事。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云涌于陕北。为避战乱,一位王姓富商举家从陕北逃至正定暂居。富商女儿名琴娘,虽无沉鱼落雁之容,却也有羞花闭月之貌。琴娘有位表兄郑某,饱读诗书、风流倜傥,因父母已亡,亦跟随舅父逃至正定。琴娘与表兄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来到正定后渐已成人,爱慕之心日盛,遂私订终身、相约白首。
富商虽爱惜郑某的才华,对其与琴娘之事也已看出一二,但因客居他乡,急于想在当地找个靠山,便违心地将女儿许配给正定一位金姓显宦之家。琴娘得知此事后五内俱焚,但父命难违,终日以泪洗面、不思茶饭。富商见状,虽后悔自己的鲁莽,但因婚约已定、无法更改,只能一方面劝慰女儿,一方面迁怒于郑某,将其赶出寓所,禁止二人相见。婚期将至,绝望的郑某给琴娘写下了遗书后愤而自杀。琴娘得书后,悲愤欲绝,心想表兄为爱而死,自己又有何面目偷生于人世?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也悬梁自尽。因身处异乡,富商便将琴娘寄葬于“黑锅底”中的沙丘之上,想等日后平稳了再运回原籍。清顺治元年(1644)四月,李自成兵败北京、再败正定。富商再次逃离,后不知所终,琴娘遂得以长眠正定。后坟茔虽塌,然墓碑无恙,三百年间,溪绕沙洲、野花伴冢,凉月满天、照水盈盈,仿佛倩女幽魂,姗姗而舞者也。
民国年间,位于“黑锅底”西侧师范学校的学子们,慕沙洲之幽䆳,课余之时常到此踏青访古。有位名为一鸿的学生曾为琴娘写下几首诗:
人民公社时期,“黑锅底”这块地属于城关公社西北街大队。在农业学大寨时,西北街大队社员奋战数天将其填平,并改造为了粮田。当年的《河北文学》杂志,曾以“大战黑锅底”为名予以刊登报道。
作者简介: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正定县赵佗赵云研究会副会长,著名文史学者。
编 辑:孙俊峰 于金华 黄永静
审 核:邵兵娜 张俊伟 吴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