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葡萄膜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最常见的与感染性前葡萄膜炎相关的病毒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此外,其他相关病毒还包括西尼罗河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细小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早期识别可以及时处理并减轻其潜在的眼部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发表在《Ocular Immunology and Inflammation》的一篇综述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最新的文献论述,对临床诊治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依据。
引起前葡萄膜炎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细小病毒、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
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是一种线性、双链、包膜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人类疱疹病毒1和2型α亚家族。
发病率在0.3-1.9/100000/年,在欧洲人中更为常见。
角膜上皮有树枝状溃疡,基质有盘状或间质性角膜炎、角膜内皮炎,角膜感觉减弱。
急性、单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表现为睫状充血、中度前房炎症(房水细胞和闪辉)以及中央、旁中央白色、中等至大的弥漫性盘状KP。眼压通常升高。
临床表现和HSV感染证据。房水PCR检测HSV,阳性率为54%-74%。Goldman-Witmer系数(GWC)在HSV中灵敏度达92%。还可采用抗体指数(AI),AI≥1.5被认为阳性。
口服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5次/天,持续4周;局部阿昔洛韦眼水,5次/天,局部激素滴眼液。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由来自α亚科的人类疱疹病毒3引起的,其可能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是一种原发性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而带状疱疹是一种继发性表现。原发感染后,VZV迁移并在感觉脊髓或三叉神经节中保持休眠。
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回顾了2035名带状疱疹患者,其中184名(9.0%)出现了眼部不适。
通常出现4-7天的急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的前葡萄膜炎表现,多为单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表现。可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及角膜水肿。约61%的患者有上皮性点状性角膜炎或假树突状角膜炎的病史。
关键标准包括单侧前葡萄膜炎,合并以下任一项:房水PCR检测VZV阳性、60岁以上的局部虹膜萎缩,或并发或近期的皮肤带状疱疹。
口服阿昔洛韦。研究显示7天疗程的口服阿昔洛韦的效果优于局部使用阿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β亚科中的疱疹病毒科,其传播方式包括唾液、性接触、移植、输血及母婴传播。该病毒最初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进展为眼部表现。
巨细胞病毒相关前葡萄膜炎的报道主要来自于亚洲国家,通常发生在5-70岁,多发生于男性。亚洲CMV的血清阳性率约为69.1%至98.6%。
慢性CMV-AU的症状包括眼压持续升高、轻度至中度前房炎症、细小星状均匀分布KP,有一半的病例可观察到局部虹膜萎缩。急性CMV-AU的症状包括轻度前房炎症,瞳孔圆形无后粘连,小到中型的灰白色KP,眼压常升高≥50mmHg,可伴有角膜上皮下水肿。
前葡萄膜炎表现以眼内液存在巨细胞病毒的证据。
局部类固醇和全身或局部抗病毒联合治疗。
风疹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目前还没有关于风疹病毒相关葡萄膜炎患病率的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风疹病毒相关葡萄膜炎(RV-AU)的特征是发病年龄较年轻(35-44岁),常为单眼发病。患有慢性病程的老年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是视力模糊。典型的征包括KP、瞳孔无后粘连、弥漫性虹膜萎缩、虹膜异色和玻璃体混浊。后囊下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发展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在大多数研究中,RV-AU的诊断只是一种可疑诊断。Goldman Witmer系数在识别病毒方面识别力约为93%到100%。
局部非甾体抗炎治疗,眼压高的患者同时使用抗青光眼药物。
基孔肯雅病毒(CHIKV)是多加病毒科和甲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该病毒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宿主中传播,并可传播给人类,其主要媒介伊蚊种类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基孔肯雅病毒相关前葡萄膜炎(CHIKV-AU)的发病率为9%-27%。多发于3-60岁之间,没有明显的性别优势,主要为单眼病例。
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视力下降。疾病急性期可表现为结膜炎、视神经炎和葡萄膜炎。葡萄膜炎可以是前或后(包括视网膜炎、脉络膜炎和神经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可谓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
目前,还没有诊断CHICKV相关性眼部炎症的指南。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IgM的全身性疾病确认该疾病。
局部类固醇和睫状体麻痹用于控制炎症。眼压高的患者联合使用降眼压药物。
登革热病毒(DEN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部分,其成员包括四种抗原相关的登革热病毒血清型。这种病毒由雌性埃及伊蚊传播给人类。
据报道,DENV相关前葡萄膜炎(DENV-AU)的发病率为4.8%-17%。
DENV-AU多发生于2-50岁,女性更多见。眼压通常是正常的,眼部炎症表现为细点状或者羊脂状KP、前房中度至重度炎症。
通过血清学IgM、IgG和PCR来进行诊断。
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疾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可以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
副肠病毒(HPe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种,是通过粪便-口腔和呼吸道途径传播的单链RNA病毒,有19种血清型,是最常见的1型(HPeV-1)。然而,对眼部疾病最重要的可能是HPeV-3。
研究发现139例可能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患者中有4例HPeV PCR阳性。
发病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多为单眼轻至中度炎症,多表现为全葡萄膜炎,伴有明显的前段炎症和HIV相关的免疫抑制。
PCR可用于HPeV的诊断。
暂无规范治疗方法。
EV病毒(EBV)是一种通过口服途径和输血传播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可以潜伏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中。
尚不清楚。
与前葡萄膜炎相关的典型EBV三联征包括双眼受累,并伴有急性表现、前房纤维性渗出、轻度玻璃体炎症和视神经受累(视盘水肿)。
可以通过PCR从眼液样本中检测EV病毒,诊断需要排除其他感染。
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药物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ARN病毒,由两种亚型引起,HIV-1是导致大流行的原因,而HIV-2主要发现于非洲地区,其致病性较低,传染性也较低。HIV可通过性接触、输血和母婴传播传播。
报道显示,56例新诊断的HIV阳性的葡萄膜炎患者中,有6例发生HIV前葡萄膜炎(HIV-AU)(8.9%)。
轻度眼内炎症,星状或混合KP,33%的病例出现虹膜后粘连。
HIV-AU的诊断是通过使用眼内/血浆HIV-1 RNA比值,并排除其他感染性葡萄膜炎实体。
目前没有针对HIV-AU的治疗方法。
西尼罗河病毒(WNV)感染是一种由黄病毒RNA,通过蚊子媒介传播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虽然该病毒首次在非洲被发现,但此后它已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对WNV相关的前葡萄膜炎(WNV-AU)的了解有限,文献报道也很少。
最常见的眼部受累是脉络膜视网膜炎,双侧非肉芽肿性AU伴中度前房炎症和玻璃体炎。
基于WNV中IgM的存在,提示为急性感染。
目前还没有针对WNV感染的明确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眼科治疗包括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U。
HHV-6、HHV-7和HHV-8都是可以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HHV-6和HHV-7是在儿童时期感染大多数人的常见病毒,而HHV-8主要与卡波西肉瘤和其他癌症有关。
HHV-6、HHV- 7、HHV-8引起的AU的临床表现相似,症状包括眼痛、发红、视力模糊、畏光和瞳孔较小或形状不规则。
诊断具有挑战性,主要基于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测试,包括血液检测检测病毒抗体,PCR检测眼液。
对于治疗由HHV-6、HHV-7和HHV-8引起的AU,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通过局部和/或口服皮质类固醇来减少炎症。抗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抑制病毒。此外,口服伐昔洛韦和局部倍他米松已被用于治疗角膜内皮炎。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是一组复杂的疾病,有多种原因和不同的临床表现。最新研究促进了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房水GWC和AI是一种潜在的诊断工具。目前,病因病毒的直接(PCR)和间接(IgM或局部抗体产生)检测是诊断和管理VAU患者的基石。未来,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加深我们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并改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