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文摘   2024-09-30 11:11   湖南  

       文 | 彭祖耀

  青山绿水,金浪翻涌的古朴小村庄,宛如岁月珍藏的明珠,散发着悠悠古韵。连云山下,古樟,古桥,古井,沉淀着岁月的芬芳,散发着人间烟火的诗意。

  晓妃站在村头,微风拂过,田埂上的蒲公英似小伞摇曳,眼前沉甸甸的稻穗是大地最美的馈赠。她捋了捋秀发,轻声吟哦:“喜看稻菽千重浪……”

  大学毕业后的晓妃曾在七彩云南打拼,经商之路风生水起。因为怀孕,她回到老家待产。一次党组织活动中,老党员和村书记期望她能担当起村里的重任。晓妃陷入了纠结,一边是红火的商海前程,一边是家乡父老的殷切期望。

  星夜,老屋前的大桑树静静伫立。晓妃挺着大肚子在树下徘徊,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和纠结,仿佛心中正有无数个念头在相互拉扯,让她难以抉择下一步该迈向何方。

  月光洒下温柔的清辉,如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着她,仿佛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抚慰着她心中的踌躇。她抚摸着桑树粗糙的树干,忆起儿时在树下的欢乐时光。抓起一把黑土,闻着那熟悉的芬芳,父亲的话犹在耳边:“不能辜负乡亲啊!”晓妃看着手中的泥土,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田野和乡亲们殷切的眼眸,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晓妃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自言自语:“回家,回家,为家乡做点事。”

  晓妃上任后,就把自己给“卖”了。她每天如同不知疲倦的蜜蜂,穿梭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她会走进村民的小院,与大家围坐在一起,亲切地询问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她会踏上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认真倾听农民对于农业发展的想法和建议。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去感受乡亲们的生活点滴,润物无声融进乡亲们的心田。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村里的问题远比她想象的要严重。村里的经济发展缓慢,村民们的收入微薄,尤其是种田的经济效益不理想,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锐减。

  “我种了一辈子地,过去土地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种田几乎没多少收入了,唉……”邻居吴爷爷的一声叹息,深深地刺痛了晓妃的心。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究竟该如何让村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呢?

  偶然间,晓妃看到种植巨型稻获得高效益的报道,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试种巨型稻,让“禾下乘凉梦”在山田古村梦想成真。

  消息传出,有支持有质疑,她可是从未下过田的女大学生,况且没见过巨型稻。但她毅然决然,首先解决种稻的土地问题,她挨家挨户“讨田”,虽困难重重,但最终整合了20亩水田。

  春日,晓妃奔赴长沙购买稻种。回到村里,晓妃立刻投身于忙碌的种植工作中。从催芽开始,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看着那一粒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出新芽,她仿佛看到了禾苗青青。播种时,她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入土地,仿佛在播撒着未来的梦想。育秧、插秧、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挑战。她还大胆尝试养泥鳅鱼,期望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惑。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肩负着村民们满满的期望。

  白天,晓妃在村部忙碌,尽职尽责,工作有声有色。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下,她已来到田间,与泥土和巨型稻相伴;黄昏之际,晚霞映照着她辛勤的身影;晚上,明月高悬,她依然在稻田中忙碌;放假之时,她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田里摸爬滚打。村里的刘阿婆看着她这般辛苦,心疼得直掉泪:“妹子啊,何苦遭着罪哟,瞧把你晒得黢黑,累成这样……”

  秋天,满地尽带黄金甲。巨型稻秆似芦苇般粗壮挺拔,根系发达,深深扎入土地。即便狂风暴雨,亦昂首泰然,尽显坚韧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游客慕名接踵而至,打卡拍照,抖音网红流量攀升。面对媒体镜头,晓妃常说:“村民跃跃欲试种植巨型稻,乡亲增产增收,我再黑再瘦也值。”

  又一个金秋翩然而至,稻田仿佛被大自然的画笔染上了绚丽的色彩。晓妃悠然徜徉在乡村的小径上,她听到了一阵机器的轰鸣声,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种田大户红专叔正开着机器收割巨型稻。他停下机器,笑呵呵大声喊:“晓妃啊,多亏了你带领我们搞农业产业升级,咱这乡村振兴的路是越走越宽啦!”

  晓妃会心一笑望向远方,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仿佛铺就了一层璀璨的锦缎,那是由成熟的稻穗、欢唱的鸟儿和乡亲们幸福的笑脸交织而成。她轻声呢喃:“我要亲亲你,亲亲这片希望的热土……”

文字来源:《长沙晚报》橘洲副刊版

橘洲
以长沙晚报“橘洲”副刊的主打散文为主,结合近年推出的名家专栏,以及诗歌、杂文、小小说、文艺评论等专题。每天精选数篇原创文章,语言、内涵、意趣均佳为选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