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培训,企业“派单”,学生“接单”,不出校园就能接触到市场最前沿技术,得到实践锻炼,企业也能高效率完成订单。通过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模具云编程服务平台”,最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80余名学生通过平台培训,陆续接到了企业的线上订单。滨海新区为天津多所职业院校提供了门类齐全的实训空间和实践资源,打造产教训融合发展大平台,推动天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群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今年10月底,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博迈科订单班正式成立。借助天津博迈科在模块建造领域的行业领军优势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专业化人才培养特色,双方将共同携手,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该项目也获批国家教育部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目前,首批28名学生已经来到企业学习。“此次订单班主要培养企业后期建造部工程师。学生大一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大二进行专业化培训和实操学习,大三到企业轮岗实习,毕业后与企业签订三年合同。所学内容和实践课程都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更贴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就业。”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海洋装备系副主任陈永利说。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产销对路”才是根本。滨海新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信创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产业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了实训空间和实践资源,为产教训融合发展提供了“大平台”。
2023年5月,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产教联合体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聚焦海洋工程的产教联合体。联合体现有成员单位130家,涵盖中高职学校17所、本科院校9所、企业74家以及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服务机构30家。联合体将人才培养嵌入产业链培育,以订单班、学徒制为抓手,探索海工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75%以上制造业企业与职校探索联合共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累计培养5000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创、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数字经济4个产教联合体。未来,滨海新区将在相关产业成立更多产教联合体,立足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需求,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坚持推进建设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赋能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加速推动产业教育“双向奔赴”,为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行业领军
赋能高校学科建设
让高校学生和市场需求“拧”得更紧,需要产业引导、课程体系、教材设计协同发力。
从2016年开始,天汽模公司持续深化与河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2020年,该公司“模具云编程服务平台”入选河北工业大学校选课程,为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
该平台在互联网+编程技术支持下,开展汽车车身模具编程新型服务模式,可基于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社会制造资源之间的协同合作业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在河北工业大学完成了七期学员培训,累计培养在校大学生超过1000人。获得不同级别的线上云平台接单资质证书的学生,可以通过兼职赚取一定补贴费用。2022年至今,该公司平均每年为学员提供的订单额达到50万元。
以赛促训
服务京津冀职教发展
近日,2024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第二届京津冀航空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港保税区举办。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航空运营、通航服务和航空维修领域20家企业的70名选手参加比赛,为航空技能人才的培育与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滨海新区围绕“1+3+4”产业体系,分行业、分职业、分层次打造了19项技能竞赛,包括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调整工(五轴联动加工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鉴定、新能源(电动)汽车维修技术等。赛事门类丰富、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吸引了京津冀2000余名高校学生参与,为学生搭建了竞赛舞台,让他们在赛中学、在赛中练,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行业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滨海新区持续构建并不断完善产教训有机融合的“技能滨城”职业能力建设体制机制,逐步搭建起“以公共实训中心为引领,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为基础,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突破”的共建共享区域培训载体平台。区人社局不断丰富定向就业培训、区域紧缺工种培训、项目定制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强化与京津冀以及全国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锻造高素质技能队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滨城”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