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小王,你看这个整治形式主义的材料,得重新做!"一位处长皱着眉头说,"要分条列项,做成表格,每项都得有数据支撑。对了,记得拍照片、录视频,最好再配个二维码..."
听完这番话,小王哭笑不得:为了整治形式主义,又要制造一堆新的形式。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剪了东边的韭菜,西边的韭菜又长起来了。"
在当下的国央企机关里,上演着一出极具魔幻色彩的荒诞剧:为整治形式主义,各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在不经意间把形式主义玩出了新花样。你说讽刺不讽刺?
一、从"运动式"到"制度化":形式主义的华丽转身
某央企的张科长最近忙得头秃。台账要建、数据要录、报表要填,还得准备迎接"整治形式主义专项行动"的检查。"说是整治形式主义,结果整出更多形式来。"他苦笑道。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在各大国央企屡见不鲜:
成立专项工作组→变成"挂名小组" 制定整改清单→沦为"表格游戏" 建立长效机制→异化为"数据长城"
"以前开会至少还能摸鱼,现在系统里全程监控,连茶也不敢喝了。"有基层员工如此调侃。形式主义没有消失,只是披上了"数字化"的新外衣。
二、基层的"造痕迹"艺术:一场无声的反抗
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检查,基层练就了一身"造痕迹"的绝活:
会议记录批量生成 学习心得复制粘贴 现场照片精心挑选 系统数据巧妙包装
"给我三天假期,还你三年痕迹"已经成为基层部门的"秘密口号"。荒诞的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形式主义最大的讽刺。
三、数字化围城:新瓶装旧酒的形式主义
如今的形式主义玩法更"精致":
APP打卡量取代纸质签到 在线会议时长代替现场考勤 系统操作记录替代手写台账 电子化"留痕"代替人工盖章
表面上看,一切都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但本质上不过是披着马甲的形式主义,甚至比传统形式主义更难对付。
四、困局何解:形式主义的死结
为什么整治形式主义反而催生出新的形式主义?
考核导向出了问题
重痕迹轻效果 重数据轻实质 重形式轻内容
基层疲于应付
白天干实事 晚上造痕迹 周末补材料
五、破局之道:该如何真正整治形式主义?
与其说这是一场整治形式主义的闹剧,不如说这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我们体制内的深层病症。
破局的关键在于三个转变:
考核思维要转变
从"要材料"转向"重实效"
从"查痕迹"转向"看结果"
从"数据美化"转向"实绩说话"
工作方式要转变
"开会研究问题,不如一线解决问题; 层层部署工作,不如深入指导工作; 材料记载经验,不如实践总结经验。"
管理导向要转变
放权基层,让干实事的人有精力、有动力、有空间。
毕竟,真正的工作成效,不在一堆刻意制造的"痕迹"里,而在群众的口碑里、在企业的效益里、在员工的幸福感里。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再用形式来对抗形式主义?答案或许就在每一个"重实干、轻形式"的选择中。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