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婴幼儿常见的就诊原因,不仅影响婴幼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给看护人带来精神困扰及经济负担。来自西班牙及意大利的研究发现轻度胃肠道功能紊乱在婴幼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7.8% 和54.9%。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的患病率为38%。为提高对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并规范临床诊断,我国儿童消化领域专家于2022年制订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首次提出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概念,即为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食欲下降,嗳气,腹胀,肛门排气增多,干呕或呕吐,反复哭闹或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或排便量增多、粪便不成形、粪便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平时增多、粪便伴有酸臭味、粪便干结、排便次数>2 次/周并无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经过适当的医疗评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多采用医学教育、看护人安抚、营养干预作为一线管理方案。“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2024)”(以下简称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起并组织专家撰写,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注册,注册网址: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cn,注册号:PREPARE-2023CN779。核心组成员包括儿童消化内科、儿童保健科、营养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广泛征求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采用改良Delphi法,专家组(44名)先后经过3次线上会议及2轮投票,历时 9个月制订本共识。投票分为5个等级:完全赞成、部分赞成、赞成、不赞成、完全不赞成。根据得票率,本共识将推荐等级分为:A(强烈推荐),即完全赞成得票比例为80%及以上;B(推荐),即完全赞成和部分赞成得票比例相加为80%及以上;C(建议),即完全赞成、部分赞成及赞成得票比例相加为80%及以上;未达到C级指标则不予采纳。
一、发病机制
陈述1:婴幼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分泌或活性不足、胃肠动力异常是导致消化道症状的主要原因;看护人喂养行为不正确及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推荐等级A级)。
1.消化道生理结构发育不成熟是导致婴幼儿消化道症状的解剖生理基础。婴儿胃呈水平位,与成年人相比,婴儿胃容量小,容易引起吐奶、溢奶的症状。
2.婴儿胃酸分泌少,多种消化酶分泌量也明显低于成人,如婴儿出生时乳糖酶仅为1岁婴儿的70%、胃蛋白酶约为成人的18%。乳糖酶和蛋白酶不足、活性低导致婴儿对乳糖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可引起进食后不适症状。
3.胃肠动力障碍在儿童时期常见,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如反复呕吐、腹痛、腹胀、便秘或稀便。
4.看护人过度喂养、喂养不足以及不恰当的喂养方式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婴幼儿消化不良症状。
5.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病的诱因,可导致结肠内营养物质发酵增加、产气增多,引起婴儿腹胀、腹痛;胆汁酸代谢障碍时易出现粪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腹痛等症状。
二、综合管理原则
(一)评估原则
临床医生应以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指导,依据婴幼儿监护人对婴幼儿消化不适症状的描述,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检查评估,排除报警症状和体征后进行规范诊断,诊断标准详见“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
陈述2:对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婴幼儿应进行营养评估(推荐等级A级)。
营养评估内容应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可根据身长(高)、体重、头围、身长的体重(≤2岁)、体质指数(>2岁)、生长速率等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需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生化指标、血常规等。如存在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应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给予个性化营养指导。
(二)管理原则
陈述3: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管理原则为健康教育、养护指导、营养指导(推荐等级A级)。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管理应在保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依据不同症状提供个体化的非药物干预指导方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策略。综合管理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健康教育:可使看护人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预后,缓解看护人焦虑情绪,接受该诊断并配合治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养护指导:包括为婴幼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指导看护人正确的抱养体位及技巧,根据症状给予针对性的养护指导建议(如抚触、拍嗝等)。
3.营养指导:作为重要的干预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对婴幼儿的食物结构、喂养量、喂养频率、喂养方式给予建议,重视顺应性喂养。(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理化性质更适应婴儿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力,满足婴儿相对较高的营养需要,并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平衡发展。(2)可选择部分水解配方(partial hydrolyzed formula,pHF)以缓解症状。研究显示pHF在改善婴幼儿消化道不适症状中发挥积极作用。pHF是乳蛋白经加工分解成的小分子蛋白、肽段和氨基酸。pHF含有相对分子质量3 000~10 000(大部分<5 000)的多肽。已有专家共识指出pHF有助缓解腹绞痛、排便异常等常见功能性胃肠道不适症状。(3)婴幼儿乳糖酶相对不足,易导致肠内容物的体积和流动性增加、结肠内气体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因此,针对过度哭闹、胀气、排便次数增多、稀便的婴儿可以在饮食中减少或去除乳糖,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4)婴幼儿4~6月龄起适时添加辅食,辅食引入应遵循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从细到粗、从软到硬的原则。同时根据婴幼儿症状,给予营养指导,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
三、针对各种症状的干预方案
(一)食欲下降
陈述4:养护指导: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恰当的喂养方式及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婴幼儿食欲下降症状(推荐等级A级)。
陈述5: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前的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儿选择pHF可促进消化吸收,有助缓解食欲下降症状(推荐等级A级)。
与普通配方相比,pHF更容易被消化。对于无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pHF含有“预消化”蛋白质,不易形成乳凝块,胃排空更快,消化率较高,有助于提高婴儿的喂养耐受性,改善食欲不振症状。
陈述6:适时添加适宜辅食,鼓励自主进食,但不强迫进食(推荐等级A级)。
对于已达添加辅食月龄的婴幼儿,添加适合月龄的辅食,避免过早或过多添加不易消化的辅食,但也不应由于食欲不佳而暂停辅食添加及新食物尝试,以免出现挑食、偏食及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看护人还应提升烹调技能,制作符合婴幼儿各月龄段的食物,可适当添加番茄、南瓜等具有酸、甜口感的食材,提升辅食的色香味形,以提高婴幼儿食欲;看护人应允许婴幼儿在准备好的食物中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并鼓励自主进食;对于婴幼儿不喜欢的食物,看护人可反复提供并鼓励尝试,但不强迫喂食。
(二)嗳气、腹胀、肛门排气增多
陈述7:养护指导:给婴儿进行适当的抚触按摩有助于排气,改善嗳气、腹胀、肛门排气过多的症状(推荐等级B级)。
陈述8: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前的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儿,选择部分水解低乳糖配方可减少胀气症状(推荐等级B级)。
胀气是婴儿常见的胃肠道问题,饮食方式改变可帮助降低症状发生频率。研究结果证实,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儿使用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的配方有助于减少胀气等症状发生,一项为期28 d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前瞻性研究表明,有胀气症状的婴儿使用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的配方喂养1 d后,婴儿胀气评分降低26%。
陈述9: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后的婴幼儿饮食应避免易产气的食物(推荐等级A级)。
富含可发酵性短链碳水化合物(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的食物,如豆类、卷心菜、洋葱、西兰花、孢子甘蓝、小麦等,可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胀气。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可有助于缓解嗳气、腹胀和肛门排气增多症状。
(三)干呕和呕吐
陈述10:养护指导:避免接触二手烟,餐后拍嗝排气、竖抱或头高脚低位有助于改善干呕和呕吐症状(推荐等级B级)。
陈述11: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前的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选择pHF有助于改善干呕和呕吐症状(推荐等级B级)。
研究显示使用pHF可降低婴幼儿呕吐发生频率。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纳入80例轻度胃肠道症状婴儿,给予pHF喂养后,呕吐症状在第1天即有明显改善,胃肠道症状评分值较前显著下降。一项针对3月龄以内婴儿的前瞻性试验显示,pHF喂养后70%的患儿反流频率均值从4.2次/d降至2.1次/d。
陈述12: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后的婴幼儿调整辅食的黏稠度可减少呕吐的频率(推荐等级A级)。
国外研究显示在配方中添加玉米淀粉或燕麦淀粉增加配方稠度,可以改善婴幼儿反流症状。所以适当调整食物稠度可有助于减少婴幼儿呕吐发生频率。
(四)反复哭闹和腹痛
陈述13:养护指导:吸吮、轻轻摇晃、包裹、抚触或按摩有助于改善婴幼儿反复哭闹和腹痛症状(推荐等级B级)。
陈述14:喂养指导: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可选择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有助于改善婴儿腹痛和哭闹(推荐等级A级)。
临床研究显示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对于缓解哭闹、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状况具有积极作用。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前瞻性28 d喂养试验显示,采用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喂养1 d后,婴儿每日哭闹时间减少33%。一项针对轻度胃肠道症状婴儿的单臂临床试验显示,给予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喂养后,哭闹症状在第2天即有明显改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用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干预的腹绞痛婴儿,14 d后哭啼时间显著缩短,效果优于普通配方联合西甲硅油治疗组。
陈述15:喂养指导:添加辅食后的婴幼儿可避免食用富含FODMAP的食物(推荐等级B级)。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提出,采用低FODMAP饮食方案,对于减轻腹部疼痛、腹胀以及胃部不适症状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五)排便异常
陈述16:养护指导:细心护理臀部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排便次数增多导致的尿布疹及肛周问题;排便训练可改善婴幼儿便秘症状(推荐等级A级)。
陈述17:喂养指导: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选择pHF可以有效改善粪便干结症状(推荐等级B级)。
与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配方喂养的婴儿胃肠道运输时间长,粪便性状偏硬。一项为期14 d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显示,使用含有pHF喂养0~4月龄胃肠功能紊乱的婴儿,喂养3 d后便秘发生率从18.8%下降到6.5%。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前瞻性研究显示,与普通配方喂养相比,采用部分水解低乳糖含量配方喂养7 d后,63%的便秘婴儿排便次数增加0.42次/d。新近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显示,与普通配方喂养相比,部分水解低乳糖配方喂养可以促进软便形成,增加排便频率。
陈述18:喂养指导:针对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有奶瓣及食物残渣的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可减少排便次数,pHF有助减少粪便奶瓣(推荐等级B级)。
降低配方中乳糖含量有助改善由于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排便次数增多,来自孟加拉国的研究通过对551例5岁以下慢性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按照饮食干预的路径进行管理,40.6%对低乳糖牛奶饮食有效;42.6%对无乳糖、蔗糖和牛奶饮食有效。该国的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将低乳糖牛奶作为5岁以下慢性腹泻患儿的饮食管理方案。
陈述19:喂养指导:已添加辅食的粪便干结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推荐等级B级)。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以在辅食中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改善排便。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幼儿,避免过多高蛋白饮食,可适当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麦麸、全麦面包和谷物等,以此来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陈述20:喂养指导: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有奶瓣及食物残渣的婴幼儿,根据月龄选择适宜质地的食物,避免食用导致排便次数增加的食物(推荐等级A级)。
含有高浓度单糖食物,如水果、果汁、含糖饮料等可能引发婴幼儿排便频率的增加,甚至导致腹泻。因此,婴幼儿在排便频率增加,并出现粪便含奶瓣和食物残渣的状况下,需要适当减少上述食物摄入。
陈述21:其他干预:专业小儿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婴幼儿排便异常(推荐等级B级)。
按摩是传统诊疗方法之一,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Meta分析报告指出,中医婴幼儿推拿按摩可一定程度增加功能性便秘患儿排便频率,减轻便秘症状。
四、非药物干预流程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流程:(1)对患儿进行症状及营养评估;(2)明确诊断后,根据患儿症状表现及年龄给予相应的养护指导和营养指导;(3)干预2~4周后随访,如症状明显改善,维持原方案继续随访;如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报警症状(如发热、生长迟缓、频繁呕吐、呕血、便血、喂养或吞咽困难、贫血貌、脱水等)应进行转诊或会诊,排查器质性疾病因素,见图1。
▲图1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流程
本共识是基于中国儿童消化内科、儿童保健科、营养科等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多年临床经验,并且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制订的。由于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概念是我国学者于2022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相关的干预研究仍较为有限。随着共识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应用,逐渐积累实践数据和丰富临床研究结果,有望对共识内容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提高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余熠 许春娣 龚四堂 执笔)
参与本共识制订的专家名单(按单位和姓名首字拼音排序):安徽省儿童医院(吴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在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詹学);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谢晓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胡燕、吴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龚四堂、耿岚岚);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贵阳市儿童医院(朱莉);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中心医院(徐晓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志华);河南省儿童医院(李小芹);海南省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海南省儿童医院)(王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琳);湖南省儿童医院(游洁玉);江西省儿童医院(万盛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院(王丽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永坤);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江逊、王宝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金玉、刘志峰);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徐樨巍);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魏绪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邓朝晖、洪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盛晓阳、王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春娣、余熠);上海市儿童医院(刘海峰);深圳市儿童医院(王朝霞);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钟雪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金忠芹);天津市儿童医院(徐晓华、赵煜);武汉儿童医院(梅红、王宝香);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蔡雪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孙梅)
本文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24,62(6) : 514-519.
本文编辑:孙艺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