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画家笔下的树,清雅古朴!

文化   2024-11-11 19:20   天津  


点击图片
进入月雅书城



▲ 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自古以来,树在山水画构成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树造型的成败影响着山水画画面的气势与效果。


古人说:“凡画山水,林木当先,锋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如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 元 倪瓒 《六君子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树是山水画的眉目,林木须要精彩,未练石先练树,这个道理极对。


但,画好树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下一番苦功。


▲ 明 董其昌 《古树幽斋图》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明确指出:“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其向背俯仰全于曲中取之。或曰:‘然则诸家不有直树乎?’曰:‘树虽直,而生枝发节处必不多直也。’又说:‘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 ”


这里有“直”、“曲”、“转”三个不同的概念容易发生歧义。


▲ 明 文征明 《古树飞泉图》


中国画里,除了界画,不存在真正可称得上“直”的线条、“直”的造型,所谓“直”,只是相对地“挺拔”、“平稳”的一种感觉而已。


“曲”就不同了,尤其在卷云皴及与之相配的蟹爪树的画法中,不少线条、不少造型都是“曲”得很厉害的,无论树石皆左盘右旋,形成团块似的结构,聚气凝力,若挽强弓、蓄势待发,使画面在宁静之中充满着一种潜在的紧张感。


▲ 明 董其昌 《荒山古树》


至于“转”,董其昌更有这样的说法:“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每一运笔,便想转折处,如习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可见所谓“转”并不含有“曲”的意思,他以习字作比,“转笔用力”是为了保持笔颖的中锋状态,使线条圆浑有力。因此,从线条的形态来说,自然而然地含有提按顿挫之意。就造型结构来说,则枝桠杈生、结节疤痕都需用短促转折的笔法写就。


话不多说,一起来欣赏历代画家笔下中千姿百态、清雅古朴的树木吧!


▲  元代 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全卷》局部  


▲ 明代 仇英《桃源图卷》局部  


▲ 明代 陆治《丹枫山色图》


▲ 明代 朱瞻基《莲浦松吟荫全卷》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 明代 蓝瑛 《仿古山水册》


▲ 明代 蓝瑛 《仿古山水册》


▲ 明代 蓝瑛 《仿古山水册》


▲ 明代 蓝瑛 《仿古山水册》


▲ 明代 项圣谟《山水图》  


▲ 明代 恽向《山水册》局部  


▲  明代  沈周 《青绿山水轴》局部


▲ 明代 傅山傅眉 《山水花卉册》


▲ 明代 佚名《岩壑清晖册》


▲ 明代 项圣谟《山水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 明代 恽向《山水册》局部  


▲  明代  沈周 《青绿山水轴》局部


▲ 明代 傅山傅眉 《山水花卉册》


▲ 明代 佚名《岩壑清晖册》


▲ 清 金农 《古树》


▲ 清代 董邦达 《苏堤春晓》局部


▲ 清代 沈源 唐岱《茹古涵今》局部  


▲  清代 查士标《山水图》局部


▲ 清代 艾启蒙《十骏犬图册》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  清代 恽寿平 《山水画册页》


▲   清代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之山水》局部  


▲   清代 恽寿平《仿古山水册》局部


▲ 清代 王翚《仿古山水册》局部  


▲ 清代 王翚《 仿古山水册》局部  


▲ 清代  冷枚《十宫词图册》局部 


▲ 清代 冷枚《十宫词图册》 局部


▲ 清代 冷枚《十宫词图册》 局部


▲ 近现代 高剑父 《古树》


▲ 徐悲鸿 《古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 徐悲鸿 《古树》


▲ 李可染 《古树高士图》


▲ 程十发 《古树报春》


▲ 溥杰 《古树晨烟图》



▲ 亚明 《古树流水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两本任选

折扣销售中



—— 月雅好推荐 ——




关联公众号

最美艺术
发布中国书画艺术最前沿的业界动态:学术研讨会、展讯热播、人物观察、热点追踪等快讯,为业界提供权威、快速、深度、广泛的交流与信息发布平台。\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