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初冬和春末,最适繁殖水温为15-23℃。无鳞鱼对小瓜虫非常敏感(黄颡鱼、斑点叉尾鮰),在分塘或拉网卖鱼后特别容易发病,死亡量较大,且不易控制。对于如何杀灭小瓜虫,现有许多流传的土方法,如生姜熬水、干辣椒加生姜、流水池用硫酸铜等,但这些土办法的效果却是喜忧参半。对于如何处理小瓜虫?希望借助本篇文章抛砖引玉,大家共同交流。
1、药物难以渗透
小瓜虫的繁殖经历3个阶段:在水体中短暂生活,且具有感染性的“掠食体”阶段;寄生在鱼体,以宿主的组织细胞或体液为食的“滋养体”阶段;沉降到水底或粘附在水中悬浮物,进行二次分裂繁殖的“包囊”阶段。
由于“滋养体”被宿主的上皮组织包裹,而虫体又有一层包囊膜保护,所以药物很难渗透虫体内部杀虫。只有从包囊中孵化出的掠食体,在还未侵入宿主之前,才容易用药物杀灭。另外,掠食体个体较小(30-50μm×20-40μm),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一旦观察到鱼体“白点”出现,实则已病入膏肓。
2、受刺激后爆发性繁殖
小瓜虫在海水养殖中称之为“刺激性隐核虫”,当我们用使用硫酸铜等杀虫药时,由于小瓜虫体外的粘液膜保护,并不容易被轻易杀灭,此时小瓜虫受到外界刺激,会呈现爆发性的分裂,一个会裂变成百上千个小瓜虫,对鱼的损害比杀虫前更大。
1、生姜+干辣椒熬水
生姜、干辣椒各300克,熬成水,每米水深用一亩,连泼三次,间隔五天再泼三次;
2、青蒿末+乐畅桉树精油
从水花、夏花(上粉料投饲),开始就可以拌喂,对于小瓜虫、孢子虫有很好防治效果。
3、治疗时,坚持清晨或傍晚用药(快速升温与快速降温,对小瓜虫都会造成影响),杀灭的药效也会提高。
小瓜虫最重要的是预防,进入冬季提高鱼体的体质,勤改底减少底部有机质,做好内服防虫,才是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