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教育   2024-10-25 23:48   甘肃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何艳艳、任亿飞、孟庆儒、师利军荣获优秀志愿者!


让我们一起走近优秀志愿者获得者

欣赏这抹青春汗水浇灌的靓丽色彩!




1



何艳艳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级硕士研究生










人物简介



何艳艳,回族,2000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在读期间,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参与科研立项项目一项,荣获2019-2020学年度西北师范大学综合三等奖学金,2022-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支教期间,荣获“最美支教老师”“优秀支教老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人物格言



知足之足,长足矣。


相逢的意义在于照亮彼此




2023年9月10日,我以一名支教老师的身份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记得那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看见学生们站起来,响亮地喊了一句:“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当我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名学生走上讲台,从背后拿出了一支花,笑着对我说:“老师希望您能一直教我们,祝您教师节快乐。”接着,另一名学生拿着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说着他们对老师的感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看上去很落寞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在听课做笔记,问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回答上来却从来不敢举手;课间他几乎一直在自己的座位上写作业,从不见他和其他同学交谈。

他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放在袖子里面让我拉出来,那是用胶带粘起来的一串棒棒糖,棒棒糖的最后连着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我得知因为他父母的离异导致他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此不愿与人交流,也没有了朋友。

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老师,你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这道光使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你说过我们有任何心事都可以跟您讲,老师我很孤单,我不知道该如何走出我的心理阴影,我该怎么办呢?”这封信,使我注意到了他。那天之后,我会经常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让他和班里的学生互动,和他谈心,不久之后他和班里两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结队来我办公室,诉说着班级里的趣事,作业的难易程度等。

在一次写信作文中,他写道:现在我会经常去办公室陪语文老师,我们会一起聊聊天,我和我的朋友关系越来越好了,我真的很开心,希望老师能一直教我们。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支教真正的意义,是孩子们的成绩从第一次的不及格到考七十多分;是一向顽皮的孩子渐渐开始认真听讲,是孩子们由羞涩内向变得侃侃而谈……我也更愿意待在大山脚下的科妥小学,用自己的力量去传播爱的种子,种下希望的花儿。

支教让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奉献。在这片贫瘠但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曾有幸陪伴孩子们成长,为他们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任亿飞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级硕士研究生










人物简介



任亿飞,汉族,200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本科在读期间,先后加入校、院两级学生会参与学生工作,筹备策划并参与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多次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曾荣获“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实践队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支教期间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同时积极配合当地团县委和学校工作,荣获“优秀支教老师”、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人物格言



没有一朵花,在一开始就是一朵花。


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年



那天一名学生突然说:“老师,再不陪我们多打几次球,我们就再没机会跟你一起了。”那一瞬间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年真的要接近尾声。从开设各类体育运动的启蒙教学,到现在篮球、乒乓球、足球等各体运动,这已经成为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于孩子们而言,我是他们课堂上最严肃脸凶的体育老师,也是他们课后最能打成一片、玩闹说笑的“大朋友”;是与他们一起打球的球友、一起做游戏的玩伴、一起跳舞的灵魂伴侣,更是给他们调解矛盾的金牌“调解员”,无比荣幸但又不舍地以如此多的身份与他们结束了这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年。

回想初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汪湖村汪胡小学,对比自己上小学初到校园时的场景,情景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冀,不同之处在于我是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要用三寸粉笔描绘出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一年的时间,从黄河之滨的百廿学府到泥土芬芳的乡村小学,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生活,是经历、更是挑战。从入选研究生研支团到三尺讲台中的授课,使我懂得支教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技能的成长、社交能力的提升,更是西北师范大学青年学子的挺膺担当,在县域基础教育改革中绽放绚丽之花。













3



孟庆儒

管理学院

2024级硕士研究生










人物介绍



孟庆儒,男,汉族,200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铜奖等荣誉。


人物格言



点亮微光,桃李海棠接绽放。


携一颗真心,洒一路星光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为“全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人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
洮河水流过,九月的扁校已然有了寒意。初到服务地站在熟悉的校园门口,却已经换了一重身份。从学生到老师、从舞台上表演到站上讲台,伴着孩子们稚嫩而好奇的面孔,我第一次站上了讲台这片独属于我教师身份的舞台。这个转变或许用了本科四年的时光、或许用了一年的岗前培训、也可能只是用了从兰州到甘南的八个小时。支教过程中,我的教学任务涵盖舞蹈、音乐、语文、英语、数学五门科目。课程教学共计九个班级覆盖学生200余人;专业社团、节目排演、课间操教学等覆盖学校全体学生。我始终坚持课前必有教案,课后必有反思,作为新老师我经常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事们“取经”,还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此来不断优化课堂。此外,我多次负责学生参与的包括省级、县级、校级在内的诸多文艺 赛事、演出的教学指导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和舞蹈社团孩子们的相遇是在秋天。初见孩子们时,她们都略显羞涩。孩子们的自我介绍是短短三两句便就匆匆结束,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们对我的陌生,此时我的内心也是忐忑的。舞蹈社团的三十多个孩子大都没有舞蹈基础,与文化课程不同,社团课程更是没有教材可钻研,面对陌生的动作,陌生的词汇,我尽量将动作难度分解,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降低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多用鼓励的话语表达对他们的认可,以求能够达到最佳表演状态。
经过几节课的磨合与适应,我们也很快找到了属于我们之间的小默契。在与孩子们的课堂互动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面。原来,他们和我一样对陌生感到恐惧。随着我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从开始的“沉闷”“枯燥”到现在课堂上尽是笑脸,随之而来的是课堂教学也进展得更为顺利。尽管学校坐落在群山之中,但是孩子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热情高昂到足以冲破束缚,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甘南的夏季灿烂热烈,课堂上孩子们求知的渴望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火热,这也使我更加难以忘怀这段宝贵的支教时光。














4



师利军

化学化工学院

2024级硕士研究生










人物介绍



师利军,男,汉族,200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化学化工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曾荣获西北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度综合二等奖学金,西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2023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前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人物格言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与孩子们心灵的碰撞



2023年8月,作为西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我迎来了支教的新征程,在大沟镇中心小学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面。尽管学校地处偏远,资源有限,但孩子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热情却是如此高昂,这让我更加珍惜这次的支教机会,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
作为来自大山的孩子,我希望给予学生们更多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在进行自我介绍时,我向孩子们展示了我的大学生活,分享了我大学时的照片和视频。他们对我的大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追求脱离大山束缚的渴望。后来得知,在我介绍完我的大学后,班里的一位学生在国庆假期时,让妈妈带着他去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应如一团火,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光明。传授具体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这才是影响深远的根本。
短期的支教,或许并不会改变太多,但会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正如我们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时的宣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支教的时光有限,个人能做的事情更加有限,但如果我们能够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为这项事业持续贡献力量,教育的春风终会吹拂广袤的西北大地。
支教一年,自教一年,我在奉献中学会了坚韧与宽容。这趟支教之旅,不仅仅是我为学生们带去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启迪。












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聆听榜样故事,汲取榜样力量,向标杆学习,与先进同行,奋发进取,不懈努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END

海报制作|张文优(管理学院)

编  辑丨张美玲(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校  对丨潘开娜(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校  审丨郭嘉璐(马克思主义学院)

值班总监丨李悦妍(传媒学院)

值班编委丨韩 璐  丁 岩

点亮“在看”,和“团小铎”一起成长!

NWNU师大青年
共青团西北师范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络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