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而城镇16—24岁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14.9%,是平均失业水平的2.9倍。青年失业率和整体失业率的分化正在加大。
2021年以来,业内曾有学者以“旧三大”和“新三大”来概括新一轮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侧最明显的变化。所谓“旧三大”,即曾被誉为“校招三巨头”的互联网、教育、房地产;“新三大”则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后起之秀”。
困难在于,目前“旧三大”需求回升力度有限,“新三大”的就业替代不足。
大学生关注度最高、就业竞争最激烈的“大厂”,颇有“此起彼伏”之势:曾在2021年创造“史上最大规模校招”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近两年连续减员,力度最大的阿里巴巴员工数减超13%。与之相对,美团近三年校招规模稳中有增,拼多多、京东员工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其中京东2024届校招拿出1.5万个岗位,2025届校招放出1.2万个应届岗、6000个实习岗,被称一次招了一个“拼多多”。
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释放“激发教育和培训消费活力”的信号,甚至一度被市场误读为“教培回春”。但从实际就业上看,“双减”持续推进,教培业或许再难回归2021年初时“十几个教培岗位抢一个大学生”的盛况。
毛宇飞告诉财新,综合2024年二季度高校就业市场数据,教培行业需求集中度不到4%、就业景气指数小于0.5,同比、环比均有下降。
相较于此前吸纳了大量本科生的教培、地产业,许多新质产业岗位对人才创新力、专业对口性要求更高。据麦可思《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近三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从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比例只有0.3%,毕业五年后从事该职业的比例才上升到1.5%,其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占比接近八成,一流大学生源占七成以上。
不少受访企业HR烦恼地称,一些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规划、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加之社交媒体上动辄渲染“在大厂工作”“月薪过万”,令学生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要求“虚高”。
张栋提到,每年考公考编考研出分后,都会迎来一批新求职的“落榜”学生,其中许多“两眼一抹黑”“非常稚嫩”。线下招聘会上,他遇到学生在自身条件不太优秀的情况下,索要远超行业标准的高薪资,且强调“低于这个价格不会考虑”。
从企业视角,这是缺乏对行业和真实就业市场的客观认识。而在学生看来,这是求职者话语权的逐渐流失——当就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坐地起价”谈薪越来越难。“不愿低就”的门槛或只是八小时工作制、周末双休、合规的“五险一金”,但连这也渐成奢求。
Writing by Denise Jia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Twitter|Caixin Global
LinkedIn|Caixin Global
Facebook|Caixin Media
点击“阅读原文”,去主站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