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导读
知常达变,以简驭繁,切中疾病本质,是临床治疗的刚需。
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效果不一,且患者病情轻重悬殊,治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不同手段来进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范新东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以无水乙醇栓塞技术为主的微创手段,发现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为了进一步规范血管畸形诊疗技术,推广无水乙醇栓塞技术的微创和硬化治疗理念,让更多血管畸形患者受益,特别推出【上海九院血管畸形病例荟萃】专栏。
希望通过本系列专栏,可以让大家直击手术现场,更全面地了解血管畸形的复杂性,见证血管畸形诊疗的规范与进步,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奇迹。
病例一
性别:男性
年龄:58岁
主诉:出现血尿1 周
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明显搏动感及震颤感。
现病史:四年前发现酒后血尿,量小,当地医院就诊后检查时未发现明显异常,未发现其他不适;一周前再次发现血尿,量小,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拍摄增强CT后提示右侧髂内动静脉畸形;现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科就诊,拟“右侧盆腔动静脉畸形”收治入院。
术前增强CT:
病变特点:
此病例为盆腔动静脉畸形,Yakes分型:Ⅲ型。
病变有较大静脉囊,通过引流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病变位于盆腔,有膀胱、直肠等多个脏器相邻。
整体治疗方案:
全身麻醉下经颈静脉入路逆行进入病变静脉囊腔并使用弹簧圈加无水乙醇介入栓塞。
手术要点:
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构筑-供血动脉、静脉囊腔、引流静脉;
弹簧圈栓塞静脉囊腔;
注射无水乙醇破坏静脉囊腔血管壁。
手术过程:
术前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可见多处弥散小瘘口汇入盆腔静脉囊,并最终汇入髂内静脉;Yakes Ⅲ型
静脉途径逆行找寻静脉囊
左斜位逆行进入静脉囊
微导管造影证实进入静脉囊
术中注射无水乙醇
动脉造影对比
术中手术器械及药物使用情况:
2.4F微导管(Boston Scientific,美国)
14枚 22mmX60cm 0.018" Interlock可控弹簧圈 (Boston Scientific,美国)
10枚 20mmX60cm 0.018"申淇可控弹簧圈(上海申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无水乙醇注射液 20ml/支(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中国)
病例二
性别:男性
年龄:23岁
主诉:体检发现左侧下腹部异常3周。
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明显搏动感及震颤感。
现病史:患者3周前体检发现左侧下腹部异常,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增强CT后提示左侧盆腔动静脉畸形;现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科就诊,拟“左侧盆腔动静脉畸形”收治入院。
术前增强CT:
病变特点:
此病例为盆腔动静脉畸形,Yakes分型:Ⅲ型。
病变有较大静脉囊,通过引流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病变位于盆腔,有膀胱、直肠等多个脏器相邻。
整体治疗方案:
全身麻醉下经颈静脉入路逆行进入病变静脉囊腔并使用弹簧圈加无水乙醇介入栓塞。
手术要点:
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构筑-供血动脉、静脉囊腔、引流静脉;
弹簧圈栓塞静脉囊腔;
注射无水乙醇破坏静脉囊腔血管壁。
手术过程-第一次:
术前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可见多处弥散小瘘口汇入盆腔静脉囊,并最终汇入髂内静脉;Yakes Ⅲ型
静脉途径逆行找寻静脉囊
动脉造影证实微导管是否到位
微导管造影确认位置
术中注射无水乙醇
动脉造影对比-正位
动脉造影对比-斜位
术中手术器械及药物使用情况:
1.98F微导管(日本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日本)
2枚 22mmX60cm 0.018" Interlock可控弹簧圈 (Boston Scientific,美国)
19枚 20mmX60cm 0.018" 申淇可控弹簧圈(上海申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无水乙醇注射液 20ml/支(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中国)
手术过程-第2次:
术前动脉造影
静脉途径逆行找寻静脉囊
右斜位,静脉内导管位置偏离
左斜位,静脉内导管位置接近
微导管造影证实进入静脉囊
动脉造影再次证实微导管进入静脉囊
动脉造影对比-正位
动脉造影对比-斜位
术中手术器械及药物使用情况:
1.98F微导管(日本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日本)
15枚 22mmX60cm 0.018" Interlock可控弹簧圈 (Boston Scientific,美国)
14枚 20mmX60cm 0.018" 申淇可控弹簧圈(上海申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无水乙醇注射液 20ml/支(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中国)
总 结
颈静脉入路避免了局部经皮穿刺造成的盆腔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以及避免术中转变体位
颈静脉入路支撑力强,释放弹簧圈更安全
术中寻找静脉囊过程中,斜位动脉造影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术者介绍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血管畸形和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区副主席脉管畸形专委会主席
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共同主席
国家介入创新联盟上海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介入放射学会外周血管学组秘书
国际脉管病学会 (ISSVA)委员
Faculty Member of Veith Symposium
主要从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对动脉瘤以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均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擅长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脉管畸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血管畸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学科技健康促进会血管畸形与通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上海联盟副理事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肿瘤整合医学专委会委员;国际脉管病学会(ISSVA)委员。长期从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临床规范化治疗等做了大量工作。专长治疗儿童婴幼儿血管瘤、静脉畸形、复杂动静脉畸形的抢救与栓塞治疗,以及头颈部肿瘤相关介入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2部。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中国儿童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联盟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血管瘤、血管畸形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擅长婴幼儿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的诊治,以及头颈部肿瘤的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丛状血管瘤并发卡-梅现象、大面积静脉畸形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治。
科室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于2016年4月成立,现有医生15名,护士16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科室以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为特色,在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畸形诊治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在头颈部大出血的救治性栓塞、头颈部肿瘤动脉化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内脏肿瘤的介入治疗等领域建立了完善的临床处置流程。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目前科室是全国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联盟主席单位,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区血管畸形主委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管畸形与通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上海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组织撰写并发表了静脉畸形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以及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主持承担国家,省部及各类课题26项,科研经费1200万,发表论文175篇,其中SCI论文97篇;国际顶级期刊BMJ两篇,单篇影响因子105.7。已授权4项专利,完成两项专利成果转化,总转化金额682万,累计治疗患者超过60600人/次。举办国际血管联盟血管畸形学术会议两次,全国血管畸形继续教育学习班八次,参加各类学习班推广该技术143次。接收国内、外进修医生逾百人,使本项目在全国30余家单位得到推广应用。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vascular@edocto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