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烫一捞,绝了!这道大杭州美食,马上迎来最佳赏味期,背后全是真功夫

政务   2024-10-10 22:41   浙江  


"


色白如雪、细长如丝,口感筋道、细腻十足,再辅以香干、肉丝、蔬菜等浇头,可拌可炒可汤面,这是一道来自是桐庐县新合乡的传统美味,一千多年前的就成了宋仁宗的心头好,名满北宋京城。


这道非遗美食名叫索面,因其制作工艺繁琐,只有降温季节制作才行。眼看又要到了品尝它的最佳时间,一筷子嗦进嘴里,美在心里,曾有慕名尝过的食客说:“我带朋友大老远赶来,就为了这一口,值!”

"


百里之外,风已有异;千里之地,俗亦不同,这恰恰造就了我国各地美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面条作为饮食文化中的明星,它的口味更是多的数不过来,无论哪一种面条,都能让我们馋得直流口水。


今天,我要说的面条是我桐庐老家的特产,原名索面,雅称长寿面。每当我在杭州的面馆捧起一碗鲜香的片儿氽,就会想起家里做索面的场景,回忆像拉开的幕布倾泻而出。



小山村的夜晚,冷下来往往比城里头快,月亮躲进云层做起了美梦,天很黑,村子也很黑,它们成了一体,少了数亿千米的距离。有人睡了,有人还没有睡,村西头一户方氏人家还亮着灯,像是在一堵黑墙上开了一扇大门。


屋里很热闹,我们家里人正忙着揉面做索面,15瓦的钨丝灯泡亮出了50瓦的亮度。奶奶是总指挥,她的声音和灯光一样响亮,爸爸和叔叔撸起袖子轮流上阵,只听见奶奶说,10斤面粉5两盐,索面站不站的住,全靠盐撑着,揉面一定要到门,面要揉透,今天你们兄弟俩力气不要藏着哈!面团在4个拳头的蹂躏下变得光滑柔软。轮到妈妈上场了,她把面团摊成一个圆圆的大面饼,沿着圈切成粗状的面坯子,好像在分割一整片的麦田。接着奶奶和妈妈坐在长长的面板前,把面坯子揉成黄瓜般粗细后,抹上菜籽油,盘在大面盆中“醒”上个把小时,它们醒着,我们也醒着,成了同一类物种。


图源 杭州日报


这空档大家也没闲着,把两捆一尺半长、大拇指一样粗细的“面箸”擦洗干净晾着,这是第二天“上面”时的重要工具。面“醒”透之后,她们俩又一次上阵,一边揉着面,一边开心得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几乎把刻在脸上的岁月痕迹都揉平了。凳子和面板不停地在欢腾,好像不弄出点动静来对不住一家人的劳动。


奶奶妈妈在接力赛,一个揉头上,一个搓尾巴,一边搓一边甩,好像有无数个头、无数个尾,好像是一根、又好像有无数根。当揉成山药般粗细后,再次抹上菜籽油,然后把一整根面坯盘在大面盆里,一层层一圈圈,奶奶走了好几十层的旋转楼梯,她也不头晕。然后盖上纱布和塑料布,面坯“醒”着,我们睡了,又成了不一样的物种。我猜,趁这个机会,它们没准讲了很多告别的话语,也许还在想念前生的麦浪滚滚。



公鸡第一遍打鸣,俩家庭主妇就起床了,“上面”就是把面坯揉成手指一样粗细后,均匀地缠在两根面箸之间,简直是造天桥一样的工程。虽然动静不大,但农村的夜静得好似掉进了深海里,成千上万的麦粒从海底发出声音,隔着楼板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传进了全村人的耳朵里,我们装作没听见。这种对生命报以渴望的声音把太阳也吵醒了,天亮了,村庄和天空分离了,很远。


“上”好的面坯挂在临时搭起来的长方形箱子里,矮矮的一截,它们排成一溜,等着风风光光的出嫁。索面架子高大威武,在院子中间撑起了整片蓝天,太阳燃烧着爬上了山坡,把村庄推向了万丈光芒,“出面”的时辰到了。在当年做索面是件很稀罕的事情,所以她们俩昂昂作态,一番张罗喜事的样子。晒面的花头经很透,挂、拉、分、拉四步曲,她们弹着只有自己能听懂的乐曲,弹了一整天。



索面站立在空气中,升华了,好像是长在架子上的麦秆,只要它用用力,就能长出一须根系扎进泥土深水处,重新长出一束麦子来。麦粒从田野走向了世界,它们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林子,我好奇地迎上去,有一股淡淡的麦香、一丝丝的咸香,还有菜籽油的香,侧过头看了一眼太阳,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



落日移到墙脚的那把锄头时,“出面”也到了收尾阶段,妈妈把晒干的索面收下来放在团匾里,然后紧贴着面箸,像剪刘海一样齐刷刷地一刀。像钩子一样挂在面箸上的叫面疙头,这个味道也不错,有嚼劲,模样有点像馄饨。把它们抹下来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一下子从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



做索面这个白天一家人都是对付着吃一口,因为会做饭的女主人,在忙比烧饭还要重要的事情。晚饭这餐是一家人大开胃口的时候,奶奶烧的青菜猪油索面,我们超级喜欢吃,经常连面汤都要喝个精光,以至于,后来吃的任何一碗面的好吃与否,都会和奶奶烧的那碗面条作比较。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哧溜哧溜的吃面声,是对麦田最高规格的礼仪。


索面配上所喜食材,可炒可拌,热气腾腾的索面,是渐寒季节的暖心之选,吃上一碗从头暖到脚。索面可以用来送礼、做寿,是相当拿得出手的一样馈赠,“长寿面”的寓意很妙,哪个人不想长命百岁呢!



做索面是纯手工的行当,在我看来比做任何的事情都要麻烦,要用两天的工夫,不,或许是一年、两年,或许更长的时间。这几年,贤惠的妈妈还在忙着做索面,她擅长做索面,我更擅长于吃,有几次从杭州回家,一进门就喊着要吃妈妈烧的索面,那吃相好像是饿了三天没吃饭的样子。


有滋有味的索面,蕴含着万千麦粒的日月星辰,它在我们心中神奇地绽放,这是广阔田野金色的璀璨。



一碗索面

是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

更是无数对家的真情回忆

当重温家乡的味道

一半是童年,一半是乡愁


肚子饱饱,舌尖满足

最让你魂牵梦绕的家乡美食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hangzhoufabu@qq.com。


来源/邮箱投稿

文字/方晓清

图片/桐庐发布

制图/叶丛

编辑/余紫琦

责编/曹姣娜、谢俊


杭州发布
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热点事件快速回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