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部电影,两个朋友一起吃饭。人物A向B感慨自己穷,换不了更大的房子,薪资也不如身边其他人。当时人物B不知道如何安慰对方,因为他的收入还没有对方高,住房也不如对方大。而他本来对现状感到满足的……
恰好这两天我又温习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一如既往》。书中作者提到,人的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
作者提到,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幸福感普遍比现在高。他们的收入排除通胀后也不如现在,社会发展不如现在,生活质量也没有现在高,为什么那时的人却感觉到幸福?因为大家都差不多。
你和邻居的差异很小,住的房子、开的车子、度假去的地方,可能都差不多。而现在,贫富差距加大,社交媒体美化了他人的生活,强化了这个差距。不幸福感由此增强。
如果你羡慕他人的生活,需要了解他的生活全貌,而不是单一面,再来决定是不是想要他的人生。这段话是我的顿悟时刻。
上面那部电影的情节刚好诠释了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让人不幸福。
我反观自己,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很容易受他人影响,过多地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也更容易在社会角色中自觉或不自觉进行比较,幸福感很低。
来温哥华的这几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少了。我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社会层面而言,价值观非常多元,很少有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以前国内的主流价值观普遍是追求成功,而成功的定义就是有钱有地位。而这种"成功"在温哥华并不是主流价值观。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非常多样,评价一个人也不是看他的工作和收入,甚至很少会评价他人。像我工作的西餐厅,经理、主管这些看似职位高的人,和普通员工也没有太多不同。我的manager,也穿Costco的衣服,去贵的餐厅也会选happy hour(打折时间),也从我这里买优惠的护肤品😂。
社会大环境很少对他人的评判,但生活在华人圈中,依然不能免俗地与他人比较。我想可能是我们在这个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很难跳脱出来。
就如开头的电影,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人比较,尤其和那些"看起来"过得更好的人比较,总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不曾得到的,而忘记已经拥有的。就像在温哥华,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住房,大部分人都拿着普通的工资,大部分的西人甚至很少存款,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找到工作。而一个有稳定工作、收入可观、有住房、有存款的人,看到身边住更大房子、收入更高的人时,甚至那些家里有钱不用工作的人时,只会感慨自己很穷,而忘记拥有的东西。
正如我,时常羡慕那些没有生活或家庭负担,有钱有闲到处旅行的人。好在这个时候再次读到《一如既往》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我其实并不了解我羡慕的那些人的生活全貌。我不知道他们为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在存钱买房和花钱旅行之间的挣扎,不知道他们是否在某些时候希望有人陪伴。我只看到硬币的一面,甚至只是一个小角而已。
昨天我在餐桌上听到一个人10天的欧洲旅行计划。以前的我会羡慕,但现在我不会了。我知道那是他的计划,我为他感到开心。而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计划。可能是周末的一场羽毛球,或者天气好的骑行或徒步,也可能是最新想学的游泳,或者下雨天看的一场电影。
我不用和他人比较,只需听从内心的声音。做想做的事情,乐在其中。别人有他的快乐,而我也有我的幸福。我喜欢自己的人生,并感恩拥有的一切。每当这么想的时候,就感到心满意足!
四川人生活在温哥华 北美代购,随性记录者 浅色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