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的CT与MRI影像诊断

健康   2024-10-24 09:03   山东  
关注进行卫生高级职称查分、初中级成绩单打印!
👇👇👇


概述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60-70%以上发生于胰头部,即称为胰头癌

发生率逐年升高,高发年龄为40-80岁,男性多于女性

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脂肪膳食、遗传等

特点: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5%)

CEA、CA-199呈阳性


临床表现


上腹部闷胀、隐痛,持续性腹痛

进行性无痛性黄疸(胆总管下段受压引起阻塞性黄疸)

消瘦、体重减轻

其他: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血栓性静脉炎(是胰腺癌的特殊表现,常发生于下肢)二便性状改变(大便逐渐变淡呈陶土色,小便色愈来愈浓呈酱油色)


病理


导管细胞癌:约占90%以上,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导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肥大,黏液腺体增生或鳞状化生

腺泡细胞癌:仅占不足1%,大小不等的腺泡样结构。

少见:癌肉瘤、胰母细胞癌、未分化癌


生物学特性


少血供肿瘤

早期围管浸润

嗜神经生长


影像表现


胰头部肿块,可有轮廓改变

平扫:CT呈等或略低密度,MRI呈长T1长T2信号,弥散受限,肿瘤较大时易坏死呈混杂密度/信号 

增强:轻度强化或无强化,较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呈相对低密度,可有延迟强化

梗阻性胆管、胰管扩张

胰尾萎缩

转移:胰周脏器或血管侵犯、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种植转移

胆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软藤样”

胰管扩张:主胰管扩张,重者胰管破坏,形成潴留囊肿

双管征、不相交征:胆总管胰内段和主胰管胰头段被癌肿侵犯截断,双管扩张,但不相交

胆囊肿大

胰周脏器或血管侵犯:位于钩突肿瘤易侵犯肠系膜上血管

淋巴结转移: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旁最常见

脏器转移:肝转移最常见

种植转移:腹膜、网膜脂肪间隙消失,多发结节影;大网膜呈“网膜饼”


鉴别诊断-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以不同程度胰腺腺泡破坏及纤维化肉芽组织增生为特征

平扫:边界不清,混杂等或略低密度/低信号

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

胰腺萎缩,常有假性囊肿形成

病灶内或沿着胰管分布钙化或结石

远端胰管串珠样扩张,可出现“双管征”,且相交

胰周纤维组织增生,可包绕胰周血管,但管腔无狭窄


鉴别诊断-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IgG4水平增高,胰腺外表现

胰腺呈腊肠样弥漫肿大,边界清楚

病灶区胰腺局限性肿大,平扫CT呈不均匀等或略低密度,MRI呈不均匀长T1稍长T2信号,弥散受限 

胰管不规则狭窄或扩张,近端胆总管呈鸟嘴样狭窄,胆总管壁明显强化

增强后“雪花状”渐进性强化趋势


鉴别诊断-胰腺囊腺瘤


囊实性肿块,瘤体有明显纤细分隔

可有假包膜

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

以下征象提示恶性:呈分叶状,囊壁厚度>2mm,囊壁不规则,有壁结节,明显强化,钙化

鉴别诊断-实性假乳头状瘤

约85%为年轻女性

胰头、胰尾多见,边界清,有完整包膜

囊实性肿块,“浮云征”

易出血、钙化

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明显强化

恶性程度随年龄增长,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鉴别诊断-胰腺囊腺瘤


由于当前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为确保电网安全,确保民生用电,确保不出现拉闸限电,经研究决定,从8月15日起取消主动错避峰需求响应。


鉴别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


年龄较大,男性多见

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常大于5cm

约1/3病灶内有明显坏死、囊变区,易出血

肿瘤实质部分较少时,有分隔或壁结节,类似“蜂窝”状

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强化明显


鉴别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


由于当前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为确保电网安全,确保民生用电,确保不出现拉闸限电,经研究决定,从8月15日起取消主动错避峰需求响应。


小结


少血供肿瘤,早期围管浸润,嗜神经生长

胰头部肿块,平扫CT呈等或略低密度,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弥散受限 

增强后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可有延迟强化

双管征、不相交征

胰尾萎缩

转移:胰周脏器或血管侵犯、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种植转移


扫码关注,进行高级职称查分

青果医学
传播最新鲜的医疗圈热点事件,青果医学有观点、有感悟、也有新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