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文化街累计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比往年有了大幅上升。2024年11月,古文化街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一年来,我们围绕天津城市的特色和韵味,着力将古文化街打造为最天津最民俗的文化街区,将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古文化街发展的历史任务。”天津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介绍。
去年,古文化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微提升和改造,对一万余处点位进行了修饰修缮,加强对街区内国家级文物天后宫的保护、维修、勘察。还对街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对厕所进行维修、增加座椅、提升照明等。此外,杨柳青画店进行了两次升级;达仁堂升级后,一楼是博物馆式的布局,带给游客更好的感受;更多商户将技艺和工艺展示出来,越来越多的业态体现出互动和沉浸式感受;新引入了津港印象项目,体现了港产城融合与河海津韵的魅力。
张鸿鹏告诉记者,如今在600多米长的古文化街上,能看到三四十家非遗店面、老字号等,文化类业态占比达六成。“除了引入文化特色的商家,去年古文化街还举办了100多场活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重点展现天津味、中国风、文化味,打造活力街区,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这里是天津最早的经济、文化、商贸聚集地,这里是“津门故里”。红灯笼、中国结,斑驳的砖墙、青石板,如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在古街、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越来越红火。
南开融媒出品
来源 今晚报
编辑 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