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参加的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不少。
多数时候以媒体身份,有时候也会帮着组委会做些策划执行工作。见得多了,感触也多。有的发布会从筹备期开始,就是为了取悦当地政府和赞助商,给大家一个发言露脸的机会,媒体同行们对于这样的发布会早已脱敏,一般会帮着转发官方新闻通稿,草草作罢。
有的发布会则会释放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而信息背后所释放出的信号,更会形成话题,引发讨论。比如昨天户外跑步受邀参加的北京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就是其中之一。
北马发布会能受到更多关注,确实和“国马”的影响力密不可分。北马的报名开启恰逢十一假期,从10月2日到10月5日短短几天,即创造了全程马拉松报名人数的新高,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是182949人,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说明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大幅上升,同时也意味着中签率越来越低,能参加北马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也在间接督促有机会参加北马的选手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往年北马会设定九星直通成绩标准,以男子45至49岁为例,要破三,且要在北马赛道上破三,才有可能在第二年的北京马拉松报名时免抽签直通,这对于很多大众跑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如果站在北马角度,其目的是为保持高竞技水平,提升大众参赛者的竞争力,提升北马作为“国马”的精英参与门槛与赛事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有人说马拉松是“中年人的广场舞”,却忽略了马拉松是一场竞技运动的本质。所以标尺就在那里,尽管北马发布会上说拟调整北马九星直通成绩,统一称为”北马直通成绩标准”,但直通难度想必并不会降低,这就要求日常训练量、个人天赋和那么一点点运气了。
今年北马的另一个亮点是起跑区域的优化升级,往年北马的起跑区域是以“L”型排列,靠后出发的区域会被排在正阳门下,所以经常有跑者感叹,起跑时不仅不能看到国旗,甚至连起跑拱门也看不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可以想见组委会做出了怎样巨大的努力。众所周知,北马是在天安门广场起跑,祖国的心脏,安保措施堪称滴水不漏,尤其是在北京马拉松这样的盛大赛事期间,一点点改变,都是多部门协调和统一的漫长过程。但就是为了让这三分之一的参赛跑者有更好的体验,北马组委会最终争取到将起点拱门向天安门城楼的方向前移100米,让选手们能全部在广场东侧路集结,直线出发。所以,即便是最后出发的跑者,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尤其能全视角感受到3万人集体唱国歌的震撼和激动。
除此之外,还想说说今年北马的宣传片和完赛奖牌。昨天出席发布会后,宣传片和奖牌让我们印象颇深。虽然宣传片不足三分钟,却从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开启,穿越西周封燕,至元,至明,最终来到了现代化的北京,来到了北马的赛道,充分展现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叙事手法不仅拓宽了宣传片的历史纵深感,更将一场现代马拉松与北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紧密相连,这种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画卷,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赛事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再说奖牌,今年北京马拉松的奖牌设计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诸多讨论,不少人认为这个奖牌过于简单,不走心,甚至有些丑。
先看官方对这枚奖牌的介绍:本届北马奖牌的设计融合了东方美学与现代艺术,采用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以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独特造型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流畅线条作为奖牌的核心要素,通过精妙的纹路叠合设计,展现北京文化古都与“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金色的浮雕工艺,使奖牌每一个细节都熠熠生辉,光影交错的映射寓意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这枚奖牌不仅见证了选手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荣耀时刻,更是赛事深厚文化底蕴与北京城市魅力的璀璨名片。
如果能耐心读完官方介绍,大概会有同感,这种极简风格的设计背后,其实蕴含了更深层次的美学内涵,符合全球审美观的升级。
极简设计其实是审美上的一种高度凝练。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极简主义并非现代设计的独有风格,而是贯穿在许多艺术领域之中,比如宋代的单色釉瓷器。在那个讲究内敛与典雅的时代,单色釉的瓷器以其素雅、无雕饰的外观,传达了简约的美学。这种美学主张抛弃浮华,关注物质本身的质感与工艺水平。相比之下,清代的彩色瓷器更注重色彩的丰富与视觉的冲击力,仿佛在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美感体验。然而,这种美感在时间的长河中,往往不如单色釉瓷器般耐人寻味。
▲清代瓷器(左)与宋瓷。
同样道理,奖牌的设计可以看作是美学的一种传承与进化。传统上,马拉松奖牌作为一项荣誉的象征,设计复杂且带有强烈的纪念意义。它们通过各种象征性符号、城市标志与繁复的设计语言来体现赛事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而这次的北京马拉松奖牌,在视觉上更加内敛,设计语言也趋向于极简化,体现了现代人追求“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这种设计看似简洁,但在实际观感上却带有一种高级感,符合当前社会对“质朴”和“克制”的推崇。
同时,这样的极简设计或许也在传达一种对赛事本质的回归:马拉松不仅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精神的旅程。复杂的设计可能传递出荣耀的象征,而极简设计则更加强调荣誉背后的坚持与毅力。
也许当你完赛,真正拿起这枚完赛奖牌时,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是一种更为内敛、深邃的情感共鸣。这种内涵美往往不会立即显现,而是需要通过时间的沉淀与回味,才会逐渐被发掘和认同。
所以我们相信,未来若干年后,当你重新面对这枚奖牌时,将让你对2024北京马拉松的用心与质感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