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新能源车停放地方标准来了

文摘   汽车   2024-11-29 14:23   北京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岳雷 见习记者 姚瑶

▲近日,安徽阜阳颍州区某地下停车场,一位出租车驾驶员正在给车充电。CFP

广东省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个关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规”),已于日前正式实施。新规并未禁止新能源汽车停地下车库,但明确了地下停车场所充电区域,不应设在地下四层及以下等。

为地下停放安全“加码”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停放安全问题颇受争议。近期,网友关于此话题的激烈讨论,源于“有网友发帖称去一家五星级酒店办理入住,却被酒店告知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不可驶入地下车场,燃油车则可以进入”。针对酒店的做法,网友意见不一。

事实上,限制新能源车停放地下车库,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广东省博物馆在三年前就禁止新能源车驶入地下停车场,新能源车主只能将车辆停放在博物馆东门地面停车位。而山西省太原市则将公共停车场划分区域,新能源车、燃油车分区停放。

近日,《法人》记者对北京市部分居民楼、酒店、办公楼地下停车场进行了走访,未发现存在不允许新能源汽车停放的现象,同时均配备了相应消防设施。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车主和居民,他们多数向记者表示,并不担心新能源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停放会引起消防问题。新能源汽车车主陈师傅认为,没有必要将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分开停放,严格来说这种规定可以视为一种歧视。“地下停车场需要具备完善的消防系统,如果出现火情,能够及时有效控制。”

陈师傅还认为,燃油车自燃风险确实低一些,但也不能“一刀切”。车主王师傅则提出相反意见,他认为公共建筑的地下停车库如果提出此规定,也是为了保证汽车停放的安全,新能源汽车车主都应该遵守。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消防隐患方面。那么,新能源汽车究竟应该如何停放?

对此问题,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牵头编制的地方标准,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关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新规的施行可能为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管理带来诸多变化。

限制新能源车停放“不合法”

“当前,并未有法律或法规区别对待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停放。严格意义上来说,限制新能源车的停放使用是不合法的,然而在具体案例下需分情况讨论。”近日,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如果社区限制业主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业主共有的小区停车场,显然妨碍了业主物权的实现;但如果是酒店、商场或其他营业场所的公共地下停车场出于安全考量,并依照明确经营规则和文件限制新能源汽车停放的话,认为一方面符合自由交易的商业规则,也符合其管理职能,法无禁止即可为。

王菲进一步对记者介绍:“此前,对新能源车的停放没有特殊规定,适用对机动车的法律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本次新规是专门针对新能源车停放作出的规定,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对产权人、物业服务人员、充电运营企业等不同角色明确分配了各自的责任。同时,新规还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火灾的防范措施和技术要求,对预案准备、应急器材的完善作出明确规定,将科技手段引入监管提醒,显著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尚未有针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法律,地方标准并不具备全国推行的可能性,下一步应加快全国层面的立法。”王菲建议,除了对新能源车使用和管理有法可依外,监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火灾的防治、处置经验方面,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管理充电风险更具针对性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出台并实施的新规,从多个方面为新能源汽车的消防安全管理建立了保障。

“新规发布前,新能源汽车的停放和消防管理主要遵循一般停车场的消防安全规定。”上海华联律师事务所律师蓝花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新规通过在消防设施、充电设施、通风系统、监控报警、应急预案以及停车区域管理方面的细化和创新,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管理框架,为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这些创新要求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体现了对新能源汽车针对性管理。

“具体来说,对于充电设施的管理,此前要求充电桩的安装主要依赖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例如电流控制、过载保护等,但未对充电过程和充电设施的布置提出详细的防火安全要求。而新规细化了充电设施的安装和布置要求,规定充电桩应有独立电路保护,充电区域应配备快速断电装置,以便在火灾或异常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减少火灾风险。”蓝花棉对记者说。

蓝花棉还认为,新规通过设施配置、电气管理、通风排烟、监控报警、人员培训以及停车位置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全面提升了地下停车场的消防安全水平,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火灾的特殊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消防设施配置采用自动喷淋系统,针对电池可能导致的高温火灾,新规建议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且要求确保喷淋系统覆盖全部停车区域。对于电气安全和防火隔离区域,新规要求在新能源汽车集中停放区域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如设置耐火隔板或隔离墙,降低火灾蔓延的可能性,防止火灾扩大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停车位置管理,蓝花棉对记者说,“安全停车距离要求新能源汽车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减少车辆间火灾相互传播的风险。对高风险车辆区域进行隔离,一旦检测到电池状态异常或存在隐患的车辆,新规建议将其停放在独立区域,避免对其他车辆和人员造成危险。”

据了解,新规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的消防安全要求,填补了此前在新能源汽车火灾防控方面的法规空白。通过专门规范要求,解决了传统消防标准无法完全适应新能源汽车火灾特性的问题。新规根据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的独特性,提出了安装特定灭火设备、强化通风排烟系统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消防设施在火灾初期的控制能力。针对充电过程中的电气安全隐患,新规要求充电桩设备配备过载保护、快速断电等装置,减少了因充电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此外,新规对于监控与报警系统要求也是一项创新。蓝花棉分析,在新规发布前,仅要求地下停车场装有基本的火灾探测和报警设备,但未具体强调新能源汽车的监控需求。而新规则要求安装高灵敏度的火灾探测系统,尤其是可监测电池异常升温的预警设备。同时,提出在新能源汽车停放区域安装24小时监控设备,便于实时监控潜在火情,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具有创新性。

停车场管理明确责任划分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区域的管理也出现很大变化。新规发布前,新能源汽车一般与其他车辆混停,未对其停放区域进行专门隔离,而新规建议为新能源汽车设置专门的停放区域,并要求在车辆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此种分区管理和安全距离要求提高了火灾防控的有效性。

“通过要求停车场管理方落实巡查、维护、应急预案等日常管理措施,规范明确了责任划分,要求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保障车辆停放和人员安全,增强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同时,新规也为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具体的执法依据,便于统一标准的执行和监督。”蓝花棉表示,各地可以依据该规范对新能源汽车停车场的消防设施、充电桩管理、应急疏散等进行检查和评估,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标准化管理。

通过加强对地下停放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新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持,增强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同时,该规范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安全环境,避免因火灾等问题影响市场信心,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我认为,新规的出台迈出了新能源车使用规范的第一步,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但也不能奢望一部地方标准就能解决新能源车使用的主要问题。”王菲表示,除了对日常使用环节的监管,对其生产环节的监管不能放松,从源头上消灭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

“新规的出台,从政策层面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消防安全,推动充电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提高对火灾隐患的防控能力,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实施依据。这一规范不仅有助于保障公众安全,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蓝花棉对记者表示。

王菲补充道,新规迈出了我国对新能源车使用规范化的“示范步”,具有先行者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新规可以启发我国其他地区效仿制定各自的地方标准;另一方面,其他地区也可以此为蓝本,推动更高一级效力的法规出台。这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指引和启示作用。

编审|渠 洋
责编|王 茜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4年11月总第249期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2025年《法人》杂志



严正声明:“法人杂志”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

获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投稿、约访、转载、合作事宜
联系邮箱 | news@farennews.com

发现“分享、在看”“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法人杂志
《法人》杂志是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治日报》的子刊。 办刊宗旨: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推动依法合规治企。 杂志定位:关注重大经济法治事件,专注企业法治合规管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