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24秋拍丨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

企业   2024-11-27 20:51   北京  

中国古董珍玩各专场日程


预展时间
2024年12月5日至各专场开拍前一天
预展拍卖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12月8日(星期日)

拍卖厅 C

09:30 斑斓集——中国玉器、紫砂、雅玩及工艺品

16:00 开物——百工诸艺集珍

 

12月10日(星期二)
拍卖厅 A
10:00 斑斓集——抟土成器·中国陶瓷
19:00 观止——凝炼陶瓷形神之美
(顺延) 郁郁乎文哉——以器载道的礼乐之象

(顺延) 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

拍卖厅 B
19:00 逍遥座——重要名藏明清古典家具
(顺延) 隋珠——宋“李疑”款连珠式琴
(顺延) 碧纱窗——书斋闲赏与清玩

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








Lot 6833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加红彩云龙穿花纹玉壶春
“大清雍正年制”款
H:31.2 cm

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

备注:北京藏家旧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品器形、纹饰均自永宣御窑化裁而来,此式龙纹玉壶春瓶皆见有永乐、宣德御窑为例,当是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纹饰见有绘缠枝花卉、穿花龙纹、云龙纹及青花留白海水龙纹四种,所绘龙纹布局大致相同,皆作回首状,龙身粗壮健硕,爪为三趾。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永宣佳作,以致雍正皇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永宣御窑之风采,从而对永宣御窑各方面的艺术成就取得深刻的认识,如此所凝积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由钦慕古物转入摹古抒情之际,更具独特的艺术视野,往往撷其最精华之处组合化裁,既保留经典元素,又另见新意。他曾命将清宫旧藏永宣瓷器交由景德镇御窑仿制,如北京故宫藏一例雍正仿无款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青花苍雅,颇得原作神采,同时加入自己的审美喜好,笔触更趋细腻。清宫造办处文档对此类「摹古还需出新」的指示即有明确记述:「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将原壶上添一盖。」 本品亦是这一指导思想之下的产物,其器形、龙纹形象、写款方式即是对永宣御窑的继承,而青花加釉里红的表现形式则是「摹古而不泥古」的创新,除本例外,北京故宫收藏数例雍正御窑佳作,其设计理念亦是如此,如「清雍正 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玉壶春瓶」,母本皆自永宣御窑而来,创新在于红龙以铜红绘就,两相对照,令人耳目一新。



胤禛作为皇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熟读儒、道、释各家经典,继位之后,遵循圣祖康熙皇帝以程朱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以儒治国方略,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作为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原则,勤于政事,在位虽仅十三年,朱批奏折达两万多件。勤政之余,从事艺术鉴赏当是他的最大爱好,内府的丰富收藏也为他优秀艺术修养的养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品味不凡。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
北京翰海,2001年12月10日,编号1762
成交价:RMB 8,800,000


北京故宫藏有一幅康熙帝写字像,画面绘青年康熙皇帝坐于金漆龙椅上,身前书桌上摆放有纸砚,左手抚纸,右手持毛笔,正准备挥毫,其身后安放有一巨幅座屏,屏中正是一幅墨龙图,画面上云气弥漫,一大龙自画面右上云气中探出身来,左爪抓住巨石,右爪高举,一小龙自左下波涛中腾起,仰首呼应大龙,画风与陈容之作十分接近。康熙皇帝酷爱书法,自云:「朕自幼习书,毫素在侧,寒暑靡间。」可见笔墨功力匪浅,具有相当高的鉴赏水平,他将此墨龙图作为描绘自己挥毫时情境的背景,足见他对这幅作品的喜爱,由此也可推测,作为皇子的胤禛陪伴在康熙皇帝身边时,也时常看到这幅墨龙图,故对其也钟爱有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松花石雕苍龙教子砚,随砚石形状随形雕刻,正面上方浮雕苍龙教子纹饰,布局、形象与陈容之作颇为接近,背面镌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钤「体元主人」「康熙辰翰」二章,后刻「赐胤禛」三字,表明其为康熙皇帝特别赐给胤禛,铭文也暗寓用人应取其长处,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禛的教诲。






Lot 6822
明成化 青花外海石榴纹内梵文卧足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D:13 cm

估价待询

备注:

1.上海友谊商店旧藏;

2.北京翰海,1996年11月16日,编号274;

3.北京翰海,2004年11月17日,编号2705;

4.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12月06日,编号4926,成交价:RMB 51,175,000

出版:

1.《北京翰海五周年精品拍卖图录》,1999年,第59页;

2.保利艺术研究院编,《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编号107,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本品造型精巧圆润,秀气婉约,卧足式,此为成窑高端器皿之独有形制。胎骨轻薄坚致,釉水明丽厚润,碗心书梵文,外壁环饰套勾海石榴纹,采取双线勾勒填色之法绘就,笔触细腻纤巧,内外青花发色淡雅柔和,荡漾着一股阴柔隽秀之气,予人以清新悦目、超逸脱俗之感。碗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体款识,中锋运笔,藏锋写出,于稚拙之中自见笔力雄劲。


成化青花器物以各式小碗、小杯居多,青花原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色泽淡雅,与白润的釉质和小巧的器形相配,自成一种清新淡雅之风格。此种碗形在宋代耀州窑已经出现,卧足较小。明代卧足碗很流行,永乐时碗底心拱起,宣德时期卧足碗趋于浑厚,成化时期卧足碗胎较薄,碗式浅,底径较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明成化 青花团凤梵文碗 故宫博物院藏
2.明成化 青花海石榴纹碗 清宫旧藏
3.明成化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高5厘米 口径13.7厘米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碗心所书梵文,佛教喻意为“唵阿吽”三字明的咒牌,及普贤王如来的三字根本咒,是密宗修持的重要咒音。密宗念诵咒语修持方法,主要是利用一种特别音符,震动我们身体内部气脉,使它激发生命潜能,以超越惯有的现象,通于人天之间极为奥秘的至理明言,进入极神妙之领域,启发神通与般若智慧。


“唵阿吽”三字明是修持密宗法教中,极为重要咒音,对此三字总持圆满广大功德上,上师曾经作精要开示“唵阿吽”表三身体性的圆满,即是法报化三身、大手印身。此三字除了在生起次第有清净三业,转三业为三密的功德之外,在大手印或大圆满的“且却、妥噶”,或在圆满次第、金刚诵法方面,皆有许多成佛修持大法。故仅仅“唵阿吽”三字,就有无量无边法门,能由此而离诸三业烦恼,证得一切三身体性圆满成就。实际上“唵、阿、吽”三字,也是印度梵文声母的总纲,因此,只用此三个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句咒语,便是普贤王如来的三字根本咒了。普贤是普遍而贤善地充满一切处所,无时无处而存在的意思。


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最精彩的传奇,铸就一个不可取代的美学之典范,为世人所百般推崇,历代藏家皆视之为拱璧,万历时期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言:“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琖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当今拍卖市场上鲜有如此质量上乘者,是次秋拍能有此成窑佳作现身,可珍可宝,当为好古敏求之士难得的机缘。

成化御窑烧制之器,娴雅秀丽,质臻至美,古往今来,无可望其项背,为中国御瓷最为珍罕的逸品。成化瓷于中国瓷器历史上虽昙花一现,但却流芳百世。无论博物馆及私人收藏,或引收藏成化器为傲,或梦寐求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玫茵堂旧藏,香港苏富比 2014年04月08日 编号0001,成交价:HKD 281,240,000

2.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香港苏富比 2013年10月08日 编号0101,成交价:HKD 141,240,000

3.明成化 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 琵金顿旧藏,香港苏富比 2016年04月06日 编号0025,成交价:HKD 64,600,000

4.明成化 青花萱草纹宫盌 庄绍绥旧藏,香港苏富比 2019年10月08日 编号1002,成交价:HKD 56,738,000

据朱汤生录,成化珍瓷,无论纹饰风格,仍属私人收藏者仅二十余件,见《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苏富比,1995年,页116-129)。据已故著名陶瓷专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先生研究考证,明宪宗成化帝帝祚23年,但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成化窑址上出土的残器与瓷片的数量,却未及宣德窑址器一半(刘新园编著《成化窑烧造记录考-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 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伦敦苏富比, 1995年,第11页)。再加上成化瓷器轻薄容易破损,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所以成化青花瓷器存世数量远低于永乐宣德那种厚重的瓷器。



目前所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成化瓷器最多,出自清宫旧藏,私人收藏成化器数量极少。可流通数量的稀少,也就造成了成化青花碗的珍贵了。






Lot 6824
明嘉靖 青花十六子婴戏大罐
“大明嘉靖年制”款
H:34.7 cm
估价:RMB 9,500,000 - 15,000,000
展览:《明清美术》展,大阪市立美术馆,1980年

出版:

1.《明清美术》展,大阪市立美术馆,1980.10-11月,1-59;

2.保利艺术研究院编,《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编号124,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备注:

1.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2015年12月08日,编号8644,成交价:RMB 9,890,000

3.重要机构收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與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通体绘青花十六子婴戏图。众童子姿态各异,活泼可爱,三三两两相簇,或坐而刻苦攻读,或嬉戏游玩,有的拖车,有的斗蟋蟀,有的骑竹马,形象地表现出儿童在嬉戏中生动活泼的姿态,各个生动传神。肩部饰一周“卍”字纹锦底,等距开光内绘折枝花果,足墙为莲瓣纹,器底正中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整器画面将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表现而出,这正和受儒家教育的中国传统文人澹泊的思想符合,也与道教所推崇的无欲思想所契合。图纹布局疏密有致,画法层次丰富而不乱,画工古拙而朴实,胎釉精良,釉层厚腴,青花发色艳丽纯正,为嘉官窑难得之佳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婴戏罐极为相似,可资参考。


嘉靖时期,青花以回青为原料,色泽鲜艳明亮。此器胎骨厚重,釉色肥腴莹润,甚具嘉靖青花的时代特色。婴戏图是嘉靖瓷器的主要装饰纹饰之一,且多为十六子,画面表现童子作耍玩姿态,生动有趣,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气氛。“十六子”典出《左传》,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助大臣。在明代诸帝中,世宗朱厚熜的性情堪称特殊,执统四十五年,溺信道教,崇尚虚无,终日设斋打醮,祈神得福。如此虔诚,至老不改,然诸神难如人愿,世宗一生共八子,其中六子皆英年早逝,特别长子与次子均是在被册立为太子后不久即逝,家族人丁不旺,一直困扰着世宗,因此期盼子孙兴旺、多子多福正是其心头之大事。基于此特定的背景,嘉靖时期瓷器纹饰多见婴戏题材,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

明 夏葵《婴戏图》卷 绢本设色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该罐器型宏大,布局考究,外壁通绘四组婴戏图,分别为“骑木马”“拜先生”“拖木车”“斗蟋蟀”。所绘十六子,脑勺奇凸,神态各异,生动逼真。庭院之中,童趣盎然。所绘之回青色泽妍丽,构图严谨,画法古拙而朴实,层次丰富而不乱。胎釉精良,釉层厚腴,为嘉靖御窑一等佳品。

左: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盖罐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嘉靖 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编号1738,成交价:HKD 30,567,500


据《明史》记载,嘉靖十年(1531)十一月,29岁的嘉靖皇帝求子心切,让大臣们在京师御花园新设的“祈嗣醮”轮流守值进香;并特遣钦差赶赴南海神庙,立碑祭礼,祈求早得龙子。同时,他还令司礼太监传谕工部,明景德镇御窑厂限期烧制一批绘有婴戏纹的瓷器进呈。此后数年间,众多绘有婴戏纹饰的青花、五彩、斗彩瓷器陆续进入宫中,满足了皇帝及其嫔妃的视觉需求和心理愿望。传世品中与此罐相仿亦有数例。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华盛顿的弗瑞尔美术馆,另有几例曾于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受到众藏家追捧。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嘉靖御窑瓷器婴戏题材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明王宗沐所着《江西省大志》“陶书”中就有多处朝廷下样烧造婴戏纹样的记载。例如“(嘉靖)八年,……青花白地赶珠龙外一秤金娃娃花碗三千二十”“(嘉靖)二十一年,……青花白地转枝莲托八宝八吉祥一秤金娃娃花坛二百四十”“(嘉靖)二十三年,……青花白地耍戏娃娃里云龙等花盅九千六百四,……外四季花耍娃娃里云龙等花盅九千六百四,……外四季花耍娃娃里出水云龙花草瓯二千四百”。由此反映出嘉靖帝在四十岁前后期盼多子多福的迫切心理。








Lot 6807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2.5 cm,H:8 cm
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编,《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编号98,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备注:
1.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06月08日,编号6662,成交价:RMB 8,050,000





本品为宣德窑业兴盛之佳例,为六瓣葵口式,斗笠形,沿袭宋瓷定窑、官窑之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造型似仿自汝官宋器。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而饱满,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是绘以折枝寿桃纹。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涵括了所见的主要品类,祥花如菊花、牡丹、莲花、茶花,瑞果如蟠桃、枇杷、荔枝、石榴、葡萄、樱桃。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


底部浅圈足,胎骨细腻,露胎处微微泛黄,抚之光润如玉。底落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据著名学者刘新园先生考证,宣德朝御瓷款识的粉本应出自当时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书法深得圣意钟爱,宣德皇帝常以之为师,故《万历野获编》赞宣德皇帝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沈氏对明初宫廷文化生活影响颇大。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巧艺”条记述:“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必命度书之”。今审沈度著名墨迹《张桓墓碣铭》中的“宣德”“年”三字与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无论其点之大小,划之长短,运笔之轻重,间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见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上瓷的。嘉靖朝谢肇淛于《五杂俎》赞曰:“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品矣!”正是如此,宣德御瓷备受好古者追捧,一直声价不菲,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故终明之世,宣窑青花品格超群,精光不泯。

左: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宋 定窑印花葵口斗笠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相对明人的钦慕,清宫对宣窑的推崇亦毫不逊色。《清档》中或称“宣窑青花白地葵花大铙碗”及“宣窑青花白地葵瓣铙碗”,如乾隆元年“七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白地葵花大铙碗十六件随锦匣两件”;乾隆四年三月二十一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首领开其里交……宣窑青花白地葵瓣铙碗一件….传旨:着认看等次。钦此。”本品与北京、台北故宫所藏本类碗一致,应为一套,即乾隆时期所进贡之十六只“宣窑青花葵花铙碗”之一。斗笠碗为宋代经典的造型,洗练简约,深获世人所喜。本品式样为宣德御瓷斗笠碗极为珍罕之款,其化裁于永乐时期同类之作而成。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瓣口碗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明一代,御瓷之中最早出现斗笠碗一式为明永乐时期,实例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明永乐 青花松竹梅纹碗”,口径为21.8厘米,著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图21。宣德一朝继之,存世两款,除了本品式样之外,尚有一款为清宫旧藏“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瓣口碗”,其造型为斗笠花口式,口径22.3厘米,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59、图151。另一馆藏实例见,上海博物馆藏,载于陆明华,《上海博物馆藏品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2007年,图版3-34。近年拍卖所见,静观堂收藏一例,见于香港佳士得1989年1月17日拍卖,Lot 567;Koger伉俪旧藏一例,于纽约苏富比1990年11月27日拍卖,Lot 315;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旧藏一例,2010年5月3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Lot 1856;玫茵堂旧藏一件,于2011年10月5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Lot 12。








Lot 6806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8.5 cm
估价:RMB 4,200,000 - 6,200,000
备注:

1.日本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12年06月05日,编号5965





此碗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端庄敦实,胎体厚重坚致,口沿平切,棱角明显,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比较宣窑圆器能与之相当品类,亦仅见洒蓝釉暗刻龙纹钵和青花云龙纹钵,皆以厚胎平口著称。其功用文献失载,后世众说纷纭,至今未明。其外壁装饰构图常见于缠枝四季花卉、缠枝莲花、缠枝灵芝、缠枝牡丹、缠枝莲托八宝、三友图等纹样,存世数量罕少,散见于世界各大收藏机构,其中香港葛氏天民楼收藏最盛,涵括五类图案,是为当今一绝。本品为敞口、宽口沿、深腹、圈足。器青花纹饰,碗外壁绘缠枝牡丹花卉纹,线条流畅自如,形态妍美怡人;近圈足处绘一周变形莲瓣纹及梅花纹,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其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避免了缠枝纹饰常见繁密局促之弊病,笔触细腻,虽见工致却不落于媚弱,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胎釉温润,宝光内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秾美苍妍之青花相得益彰,是为佳瓷之品格。前贤明人王士性《广志绎》卷之四中评曰:“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由此即可窥见一二。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宣德款青花转枝牡丹纹大碗”和“宣德款青花莲托八吉祥纹大碗”在画法和布局上与本品极为相似。

本品包装


宣德时期是中国青花瓷生产的繁荣时期,青花瓷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蓝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称于世,其烧造技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的巅峰。《景德镇陶录》评价宣窑瓷器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艺术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叶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并发明极多,咸为后代所祖……”所绘缠枝花卉纹,因其结构连绵不断,寓有“生生不息”之意。缠枝纹又称为“万寿藤”,常与花卉、鸟兽、人物组合成装饰纹样,寓意吉祥。灵芝被视为益寿延年的仙草,又是南极仙翁掌管之物,能驱病降邪,在瓷器装饰纹样中广泛使用,以象征祥瑞。此碗为宣德青花的典型器,除绘缠枝花卉纹外,尚有绘折枝花果、莲花八宝、松竹梅、云龙纹等图案。明人张应文《清秘藏》赞誉“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今观此器,前贤评价之高不为虚言。

左: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大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宣德 青花转枝牡丹纹大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Lot 6805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高圈足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H:8.5 cm,D:15.7 cm
估价:RMB 2,800,000 - 3,800,000
备注:补缺楼高丰先生(1904-1994)旧藏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釉质温润莹亮,白中泛青,胎骨均匀坚细,纹饰描绘遒劲缛丽,层次分明,繁而不乱,线条洒脱灵动。造型精巧典雅,青花色泽艳丽。明代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以其古朴典雅之造型、莹润如玉之釉色、多姿灵动之纹饰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叶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并发明极多,咸为后代所祖……」


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高圈足碗

H:8.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四季花高足碗

H:7.9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碗是永宣青花最具时代特色的品种之一,本品精雅娟秀,瓷胎细腻坚实,白釉光盈洁净,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花卉,绽放者妖娆多姿,含苞待放者娇滴含羞,近足处饰勾莲纹一周。纹饰精细隽秀,青花色泽艳丽,笔意疏朗细腻。碗心内落标准宣德六字青花楷书款,楷法颇具晋、唐小楷风韵,尽显宣德青花之精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有一件相同造型的宣德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碗,参见《东洋陶磁大观 7》谦谈社,1975年,图91。


左: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碗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右:明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纹碗 H:8.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Lot 6801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一把莲”盘
D:27.5 cm

估价:RMB 2,200,000 - 3,200,000

出版:
1.《中国青花瓷器》,郭克明,1978年,东亚瓷器协会,页84,图版29;

2.《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图版665;

3.《中国御窑陶瓷》,马钱特,2013年,页4-5,编号1

备注:

1.英国私人藏家收藏;

2.伦敦佳士得,1973年6月4日,编号106;

3.Hugh Moss先生水松石山房旧藏;

4.瑞士玫茵堂旧藏;

5.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编号37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敞口,浅弧壁,圈足,细砂底,胎质细腻,施釉肥腴。内外壁装饰缠枝四季花卉纹,勾画婉转流畅,盘心则绘一把莲纹饰,莲花、莲蓬、茨菇、浮萍共八枝,以锦带束之,故而得名,莲花柔美风姿,尽在笔端,青花一色秾美苍妍,流露出浓厚的笔墨趣味。青花发色明艳,釉面纹饰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即是使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所形成之“铁锈斑”效果,时代特征鲜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青花一把莲纹盘为永乐官窑瓷器的经典之作,若以口沿纹饰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类:一为海水浪涛纹,可参见《世界陶瓷全集》第十四卷,图178“永乐 青花莲纹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图版37,及胡惠春先生旧藏,售于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编号1735。而传世可见公私收藏此类盘,多为尺寸在30公分之上,而本品之27公分者传世极罕。







Lot 6832
清雍正 青花仿宣窑瓜藤纹折沿大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45 cm,H:9 cm

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备注:日本关西重要私人收藏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折沿,浅弧腹,下承圈足,体量颇丰,造型规整,胎质洁白细腻。内外壁以青花为饰,外壁饰绘折枝瑞果六组,内壁口沿上环绕一周海水纹,内绘缠枝四季花卉纹,寓意「四时报喜」。盘心绘缠枝瓜藤图,瓜果丰硕,枝叶招展,蔓藤缠绕,繁密而不凌乱,工整又不失灵动,寓意「瓜瓞连绵」。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瓜,寓意忠心,其源可溯至秦朝东陵侯邵平。秦亡汉替后,邵平虽遭削爵抄家,却不趋附新政,出走长安,务农种瓜,瓜美,世称东陵瓜。陶渊明(354-427年)赋诗咏其忠心,由闵福德、刘绍铭收录于《含英咀华》,上卷:远古时代至唐代,香港,2000年,页502。后世素以瓜瓞为瑞果,祝颂子孙昌盛,不绝不断,成语谓之「瓜瓞绵绵」。


雍正时期,唐英参考明瓷佳器,依明代图样又添新颖纹饰,承袭之余更青出于蓝。此盘重开明初之制,纹饰似曾相识,乃见于永乐青花盘,二瓜一瓞,同藤绵延,根茎没地,凹壁绘缠枝花卉,口沿饰水波纹,可比较天民楼藏例,录于《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台北,1992年,编号25,另见珠山御窑堆积出土一例,刊于《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北京,1999年,图版70。永乐之后,瓜瓞纹饰日渐式微,虽见盌、盘之类仍有采用,然构图有别,如一宫盌,成化年款,饰折枝瓜瓞三株,载于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年,卷2,编号677。另有一嘉靖盘,通体主饰「瓜瓞绵绵」纹,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图录《蓝白辉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台北,2016年,编号98。同品种藏品参见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年,页374,图201。除此之外,雍正时期另有一款图案相近,但口沿海浪绘做海涛状青花瓜瓞绵绵纹折沿大盘,参见《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页198,图82。


左:明永乐 青花瓜果纹折沿盘 故宫博物院藏品
右:清雍正 青花花果瓜藤纹大盘,香港保利,2015年4月6日,编号3366,成交价:HKD 8,260,000







Lot 6823
明正德 黄地青花折枝石榴花纹盘
“大明正德年制”款
D:29.3 cm,H:5.3 cm
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展览:“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10
出版:
1.《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85
2.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99页,编号115,2020年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出版


本品敞口,弧腹,下承圈足。通体以黄地青花为饰,盘心青花线描双钩做开光,内绘折枝石榴花纹样,花头并蒂,盛放争艳,更有含苞待放者,兼饰叶片环绕,造型团簇完整,又疏密得当;内壁等距离描绘桃子、栀子、荔枝、柿子四式祥花瑞果,外壁绘四组缠枝西番莲纹,间以花叶装饰,画法古拙典雅而不失艳丽,青花渲染细腻,黄釉丰腴厚润,上下二色映衬,更见素雅高贵。底以青花书“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黄地青花,始见于宣德一朝,是一种釉下青花与低温釉结合的新品种。清《南窑笔记》载“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即指于此。因其色泽明艳动人,颇受帝王青睐,如本品之黄地青花盘弘治及正德朝最为盛行。盘心大多饰栀子纹样,如本品饰石榴花者则十分少有,其纹样虽大同小异,但内壁折枝花果纹则有不同变化。除黄地青花外,尚见蓝地白花、褐釉白花等,可见明代皇帝对此品类之钟爱。本品尺寸庞大,甚为珍罕,相类品可参见Greenwald旧藏,于2010年12月“晔兮如华——葛沃得珍藏御制瓷器”上拍,编号2805,同类品种除石榴花外,栀子花为主题更为常见,可见清宫旧藏一例,尺寸与本品相同,带六字款,现存于北京,图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中)》,图版232,;同书另收录一例尺寸略小者,底书四字款,图版233;另一例于北京出土,现存首都博物馆参见《中国陶瓷全集》,卷13,图版147;上海博物馆此类盘亦有入藏,参见《上海博物馆藏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图版1-41;大英博物馆存数例,可见《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图版8:23;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东京出光美术馆、大坂安宅美术馆、户栗美术馆,皆有类似藏品可兹比较。


左:明宣德 黄地青花盘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中:明正德 青花黄彩花果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右:明正德 黄地青花花果纹盘 香港苏富比,2005年10月23日,编号0205,成交价:HKD 15,800,000






Lot 6808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盉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17.2 cm

估价:RMB 1,200,000 - 1,800,000




折腰盉碗为宣德一朝所首创,目前见于公私收藏者未及三十例,当中盖佚者居多数。其品类丰富,见有青花、蓝地白花、矾红、青花釉里红、青花矾红、仿汝釉,以青花一门为大宗,所饰纹样多端,分别为云龙、折枝花果、折枝海石榴、缠枝番莲、缠枝莲花、缠枝莲托八宝诸式图案,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缠枝莲托八宝盉碗”,而其中缠枝番莲纹为折腰盉碗之精粹者。



检阅当今公私典藏,青花缠枝番莲纹盉碗仅见二例,除本品之外,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藏,为清宫旧藏之物,有盖,见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页154,图50,而市场流通者则只有本品。而与缠枝番莲纹盉碗在布局、纹饰方面最为接近的则是缠枝莲花纹盉碗,存世量不下六七例,分别为两岸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机构典藏,如北京故宫藏“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合碗”。


左: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甭碗 上海博物馆藏

中: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合碗 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甭碗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品造型端庄美观,线条转折流畅生动,釉汁凝润泛青,胎骨坚致细薄,外壁绘缠枝番莲十朵,莲花盛开,两边的花瓣向旁敞开,露出中央的石榴蕊心,为缠枝莲花的抽象表现,底边转折处以下装饰一周变形仰莲瓣纹,另有凸出弦纹二道将上下纹饰分隔,让纹饰之间过渡自然协调,总体装饰风格更趋疏朗清雅,此为本品设计最为精绝之处。与之相衬的绘画水平更令人叹止,细腻的笔触下展现番莲舒展之妍美,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颇见飘逸之感。碗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





Lot 6825
明万历 青花龙纹镂空莲托八吉祥长方盖盒
“大明万历年制”款
估价:RMB 1,250,000 - 1,800,000
L:26 cm
备注:
1.Sigisbert Chretien 'Gijs' Bosch Reitz(1860-1938)旧藏(于1915至1927年担任大都会博物馆远东艺术部主任,并参与清点法国卢浮宫收藏中国陶瓷);
2.马钱特收藏,编号M4653;
3.北京保利,2018年12月08日,编号5372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制作工艺复杂,盖顶设计精巧新颖,花饰繁复多变,盒身外壁与盖顶下方均饰四组云龙赶珠纹,盒盖中央于菱形开光内镂空,绘以缠枝莲托八吉祥,开光外以龟背锦地环绕,绘折枝灵芝,笔法洒脱。盒身下做出四足,盒底露胎,中心内凹施釉,青花双线框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横款,章法自然。盖盒应为当时青花五彩官窑中的一件代表作,万历一朝好制盒子,各式各样,有圆盒、方盒、菊花式盒、蛐蛐盒、菱形盒及方胜盒等,因其型制的不同,有果盒、文具盒、笔盒、调色盒等之分别。此盒即为方盒一类,造型规整,呈长方形,上下作套合设计,底部外延成台座,应为宫内文房用具。此种器形设计颇为精巧,但于烧造却非易事,需将泥料做成合适大小后以釉泥粘合而成,故温度等要求很高,稍有疏忽便有开裂变形,成品率极低。

左:明万历 青花云龙纹镂空长方盒 故宫博物院

右:青花龙纹镂空莲托八吉祥长方盖盒,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编号3117





Lot 6826
明万历 五彩镂空海水江崖云龙纹五峰笔山
“大明万历年制”款
21.5×12×12.5 cm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备注

1.美国西海岸藏家旧藏;

2.佳作书局,纽约(PARAGON BOOK GALLERY)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青花五彩为明代宣德时期创制的彩瓷,至明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已是当时的代表作,色调浓丽,富有时代感。万历朝五彩小件器与嘉靖时类似,笔山、笔管、印泥盒等文房用具日益多见。笔山乃文房之必备,又称笔架,笔格或笔床,是为放置毛笔专用。现知南北朝时期,南梁吴筠题有《笔格赋》,述其将桂树枝做笔架,描写惟肖。唐代诗人杜甫题有「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熏」诗句。宋代更有米芾《珊瑚帖》墨迹传世(故宫博物院藏),帖中画有珊瑚笔架,做三叉形,左书「金坐」二字,并即兴所书:「三株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可见文房四宝以毛笔为首,由笔而至笔架,多受世人所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明万历 五彩瓷龙纹山形笔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明万历 青花镂空五龙笔山,纽约佳士得2016.09.15 Lot83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藏

3.明万历 五彩海水五龙纹笔山 苏富比香港2001.10.29 Lot502

此笔架造型古拙大气,底座的设计别致新颖,上部凸起一道弦纹,下以青花双线勾勒壸门牙口纹样,一如同时期的明式家具一般,散发着独有的文人气质。笔山上部五峰巍然屹立,上以青花五彩描绘五龙腾跃于海水江崖之上,中间为正面立龙,怒目叱诧,齿爪锋利,大有呼之欲出之感,两侧四龙昂首呼应,须发前披,凸显万历时期粗犷之风。其青花幽紫深沉,深入胎骨,为典型高级钴料之特征, 当为「回青料」,可知本品之烧制当距嘉靖不远。器底足沿露胎,可见胎体颇为坚质,底部于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识,自右至左一行书写,书体结字工整,颇具力度,自有万历一朝风貌。



仔细观察还可发现,五龙之龙形均有剔刻工艺以强调其立体感,形成浮雕之效果,以龙爪处最为明显,使五龙真有飞腾之感。尤为特别之处在于器身镂空作孔洞以凸显视觉效果。此式镂雕技法装饰效果极佳,然难度颇大,烧造极为不易,考究其制作工艺,当是先以模具为之成型,在胎体塑造完成、泥胎半干之时,以锋利工具戳出孔洞并加以修整,后以釉泥醮合,再依虚实之需镂雕为器,复施钴料入窑烧造。镂空处因受热后应力变化,往往导致器物疵裂变形,百中不得一二,成本高昂,为当时之大患。



《明神宗实录》中对此有明确记载,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己亥「工科都给事中王敬民极言瓷器烧造之苦与玲珑奇巧之难。得旨,棋盘、屏风减半烧造。」由此可知, 此类「玲珑奇巧」之器烧造十分有限,清代时即开始于宫廷文献设档纪录, 据乾隆朝《呈贡档》记载:「八月初一日,奴才扎拉豊阿恭进:……嘉窑五彩架笔成件……」,及宣统二年二月十四日立《库收瓷器账》载:「宣统二年二月十四日,总管廉和、张得安奉旨查明库内宝存:……五彩明瓷笔山一件(安毓庆宫)……」传世万历笔架中见有故宫博物院存一五彩器,与本品相同之青花者见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藏一例,售于纽约佳士得拍卖2016年秋拍第833号,另见有香港苏富比拍卖2008年春拍第2939号。本品当为御案上之文房佳器,可谓珍贵之至。






Lot 6838
清乾隆 橄榄绿釉模印苍龙教子双龙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35.5 cm

估价:RMB 5,800,000 - 8,800,000

备注: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本品式样隽秀典雅,曲线柔美流畅,颈之两侧对称各置一双螭龙耳,作双联玲珑状,与圆润的瓶体上下相衬,益见灵空精巧。口沿及足墙外饰如意云头纹一周,瓶身前后雕饰“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迤逦,漫天飘飞,苍龙腾空而起,虬躯矫健,瞠目张颔,威风凛然而俯视,大有气夺千里之势。幼龙则破浪而出,昂首欲飞,与上方苍龙深情对望。其刀工流畅自然,刻划细腻,精美绝伦,所见祥云虽多,却形态各异,深得迤逦之姿,福海之中波涛汹涌之象,更是不厌其烦地以剔刻层层相套的线条构成,细腻而娴熟,展示御窑工匠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全器釉色青绿深沉,釉汁莹润厚腴,随着暗刻花纹的凹凸起伏而自然流动堆积,浓淡有致,铺陈出充满了灵动的韵律之美。圈足内阴刻六字篆款,端庄规整,笔道遒劲有神。本品为乾隆御窑摹仿宋元龙泉窑之佳作,充分展现了龙泉青釉之美与刻花技法之巧。其釉色较平常所见粉青与豆青色泽深沉静穆,当年唐英《陶成纪事碑》对雍乾之交摹仿龙泉窑作品有清晰记载:“一仿龙泉釉,有深、浅二种”,对比实物,本品应属于深釉色的摹古作品。







Lot 6813
清雍正 御制胭脂红釉茶圆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9.2 cm
估价:RMB 4,500,000 - 6,500,000
备注:
1.Bluett & sons Ltd,London,1910;
2.英国贵族Richard Cartwright旧藏;
3.苏富比伦敦,2011年11月9日,编号61



本对小杯广口弧壁矮圈足,或受到明代早期“莲子碗”影响,经过重新调整后显得愈加轻盈,更符合雍正皇帝的个人风格。胎体纤薄并无羸弱之态,线条柔美亦非造作之势,秀外慧中有超尘之感。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品外壁通施胭脂红釉,艳丽娇嫩非一般红釉可比,《陶雅》曾喻其“华贵中之佚丽者也……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因胭脂红釉科属西洋引进新彩釉,且属珐琅器皿常用釉色,故清宫档案内时常称之为“珐琅红磁”或“霁红珐琅”。
本品胭脂红所用彩料,应为西洋金红彩所描绘。此种金红彩为用金红玻璃粉末,水,胶或油调制而成。清代御窑瓷器红色彩釉分为两类:一类为以铜发色的高温红釉,如康熙时期豇豆红、郎窑红;另一类为利用低温铁红彩绘之釉上彩瓷,如康熙五彩、矾红彩。而用金来做发色剂的金红彩技术前所未见。
此技法,为在纤细透明玻璃热溶液中加入金作为着色剂,并以特殊油剂调和。由于使用纯金作为着色剂,可见红彩放大一定倍数之后,星星点点黄金颗粒析出。而调制珐琅彩料的油剂,据清宫档案记载,为进贡而来,称为“多尔纳门油”,由于此油剂为进贡之物,数量极罕,后来慢慢就被“芸香油露”所取代,此种芸香油露应为国内开发来代替进口油料,同时,清档文献中亦提到“西洋冰片油”,如雍正时期便可查档案,提及此类西洋冰片油所剩状态之说法。
查阅公私收藏,相类例见伦敦Bluett旧藏一对,售出于伦敦苏富比,2011年11月9日,编号61,又释出于北京保利,2016年12月5日,编号5120,与本品相类;还见有雍正四字款例,早年释出于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4日,后由乐山堂递藏,又售于香港苏富比,2021年4月22日,编号0013,尺寸略小,亦可与之相对。





Lot 6814
清嘉庆 胭脂紫地洋彩九秋花卉图茶园一对
“大清嘉庆年制”款
D:9.2 cm
估价:RMB 4,100,000 - 6,200,000
备注:

1.石门堂旧藏;

2.香港苏富比,1990年05月15日,编号222,成交价 HKD 1,760,000;

3.艾斯肯纳齐旧藏

出版:

1.《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页176,图版222;

2.《私人收藏清代瓷器》,Eskenazi, 伦敦,2012年11月,编号19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为一对,敞口,弧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胭脂紫釉,色若绛霞,美如宝石。另以诸色洋彩彩料绘就牡丹、芍药、芙蓉、秋葵、菊花、罂粟花、秋海棠、山茶、栀子花等九种秋天盛开的花卉,构成九秋图,画匠以墨彩勾勒花枝叶脉,覆以各式彩料,斑斓绚丽,其中墨绿一色极为凝厚鲜亮,翠韵悠然,为后世所不及,釉上蓝彩淡雅悦目,边缘以白地展现外轮廓,花蕊、花心点绘出粒粒细斑。器底施白釉,正中落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


清康熙 珊瑚红地瓷胎画珐琅九秋图宫碗

2020年10月19日 编号5016

成交价:RMB 7,187,500


九秋图画面即为绘各式秋季花草九种,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故名“九秋图”或“九秋同庆”。此碗纹饰绘画技巧高超,借以彩料之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突出花卉的立体质感。布局繁密而有致,不减清疏之气,益见设计构图之佳妙,胭脂红地九秋同庆图为清代官窑瓷器经典装饰题材,根据《清档》,此式碗应时称“丹桂飘香洋彩粉红地珐琅磁盌”。画面绘各式秋季花草九种,含意秋天是同庆丰年的季节,故称“九秋同庆”,又称“九秋图”。根据廖宝秀先生在《典雅富丽—台北故宫藏瓷》中研究: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器绝大多数陈设并收藏于乾清宫和养心殿,其他宫殿除圆明园外极少陈设。瓷胎珐琅彩器中,以“洋花”装饰最为流行,洋花中又以洋菊和洋莲最为普遍。



此类“九秋同庆碗”为康、雍、乾、嘉四朝品级极高的门类,康熙、雍正早期多为珊瑚红地五彩加珐琅彩,雍正中晚期多为珊瑚红地粉彩和胭脂红地洋彩,乾嘉则多为胭脂红地洋彩。而且早期九秋碗多为敦式碗,后期多撇口。此类清代早期“九秋”珐琅彩瓷一改此前雄丽苍劲之风格,特别在吸纳西洋技艺之后,彩料细腻柔和,气息婉约清新,以致名品迭出,惊艳古今,焕发彩瓷魅力之新姿采,下启雍乾之世华丽彩瓷之先声。此碗即为嘉庆早期的胭脂红洋彩式。雍正例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录于《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2013年,台北,页58,故瓷8663。嘉庆例传世极罕,仅见数例,香港苏富比,1991年10月29日,编号285,以及荷兰苏富比,1995年10月16日,编号93,为欧洲私人旧藏。本品成对保存,足见其珍。


清雍正 胭脂红地洋彩九秋花卉图小碗一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品出处:香港苏富比,1990年5月15日

成交价:HKD 1,760,000







Lot 6836
清雍正 炉钧釉孔雀羽折肩纸槌瓶
“雍正年制”款
H:16 cm
估价:RMB 3,500,000 - 5,500,000
备注:
1.北京市文物公司库出
2.北京翰海,1996年11月16日,编号1254
3.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器造型古朴典雅,直口,长颈,方肩,筒形腹,下承圈足。器身通体施以炉钧釉,釉色绚丽夺目,其中红、蓝、紫诸色相浸相润,交融于身,灿若云霞,美轮美奂,无有穷尽。釉面垂流感十足,恰若清晨垂露欲滴,极富天然韵致,底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其无论形制、釉色均仿宋瓷,宋代原型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汝窑奉华纸槌瓶、粉青纸槌瓶,编号:故瓷017856N、故瓷004371N。



传世清雍正炉钧釉纸槌瓶极为罕有,查阅世界公私收藏,见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例“清雍正 炉钧釉纸槌瓶”,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103,67;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有收藏一例清雍正者,编号为中瓷003065N;相同器型但不同釉色者,见香港苏富比于1998年4月28日曾售出一例清雍正仿哥釉纸槌瓶,编号755,其造型与尺寸与本器极为相近,仅釉色不同;保利厦门于2018年7月15日以759万元售出一例清雍正仿哥釉纸槌瓶,其编号0951,可资参考。

清雍正 炉钧釉孔雀羽双陆尊
“雍正年制”四字款
纽约佳士得,2023年3月23日,编号909
成交价:约RMB 5,500,000

清帝好古之风尤盛,其中属雍正时期摹烧最得宋器遗韵,不事雕琢,素净逸然,一如本品所呈,文雅安宁。胤禛对瓷器造型、图案、色彩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制图样和御批审定方可烧造,最直接的就是要求器出有样,所谓“内廷恭造式样”,拿古器实物作参照样本,这在《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多处记载。而唐英成书于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中所列的五十七种岁例贡御釉水,大凡仿古种类,都特加注明“仿内发宋器色泽”“仿内发旧器”等,本器可谓清雍正御窑摹古创新之佳品也。

左:北宋 汝窑青瓷纸槌瓶 「奉华」铭 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雍正 炉钧釉纸槌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 6829
清乾隆 御制粉彩「龙马负图」瓷板
56.5×34.5×88 cm
估价:RMB 3,900,000 - 5,000,000

备注:

1.北京庆宽家族旧藏;

2.中国嘉德,2004年05月17日,编号2148;

3.北京保利拍卖,2016年06月06日,编号7410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编,《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编号433,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左:清乾隆 粉彩九老图纹瓶 《清盛世瓷选萃》,页281,图版14
右: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南京博物院藏


本品瓷板胎质洁白细腻,采用粉彩装饰,画面用青、绿、蓝、灰、红、黑等多种彩料绘出高山、流水、楼阁、苍松、嶙石、仙人、仙鹿。远景与近景结合。颜色深浅与山水画用墨深浅一样,层次清晰。远山高耸入云,山间枝叶繁茂,近景仙人老者,表情丰富。整幅图景如中国古代山水画,传统绘画技法和西洋技法相结合,应是宫廷画师出样,交御窑厂定制的“画意”瓷板。纹饰主题绘“龙马负图”,可见五老相聚松下,仙鹿逡巡山中。龙马负图是根据古代传说“河图洛书”而绘制。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二者都是“天授神物”。绘画细致入微,颜色艳丽,为清乾隆瓷板画之精品,极为难得。此件作品配原装硬木框,屏座后配。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Lot 6811
清乾隆 白玉浅刻御题“三清茶”诗茶碗
“大清乾隆年制”款
D:10.6 cm

估价:RMB 2,500,000 - 3,500,000

备注: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12月06日,编号5010

展览:

1.《海外藏家藏历代中国玉雕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2.《皇家气象——圆明园国宝暨清代宫廷珍宝展》,滨州市博物馆,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2月20日;

3.《萃锦曩懷——清代艺术珍宝展》,恭王府博物馆,2019年10月2日-11月15日;

4.《玉见乾隆——清代宫廷玉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品精选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质地莹洁,润若鲜荔,造型轻巧细薄。内外壁各刻如意云纹两道,杯心阴刻松树、梅花、佛手纹,参差相迭,外壁摹刻乾隆御制《三清茶》诗。诗云: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乾隆丙寅小春御题。后钤“乾”“隆”方圆印章各一枚。丙寅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诗见《清高宗御制诗初集》 卷三十六。



左:清乾隆 御制剔红三清茶诗盖碗《怀古抱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图81
右:清乾隆 红彩御制诗三清碗(及碗芯)《怀古抱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图79


御制“三清诗”茶碗,为乾隆、嘉庆两朝在重华宫茶宴上使用的特制御用茶具,传世所见以瓷质者为大宗,漆器与玉器则罕。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御制《三清茶》诗,以松实、梅花、佛手为三清,每岁重华宫茶宴联句,近臣得拜茗碗之赐。由此可见,三清茶碗之名贵,故素为藏家所重。


清乾隆 御制诗茶器及茶具

故宫博物院藏






Lot 6831
清道光 绿地粉彩喜字缠枝莲纹双耳大瓶
“大清道光年制”款
H:61.5 cm

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备注

1.西班⽛托拉尔瓦伯爵Rafael Desmaissieres(1853-1932)旧藏,后家族传承;

2.巴黎佳士得,2022年07月06日,亚洲艺术专场,编号0174,成交价50.4万欧元;

3.日本关东重要藏家旧藏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道光一朝御窑厂的烧造制度承袭如前,每年分别烧造大运瓷器和御贡瓷器。大运瓷器是清宫为了满足日常需用、陈设而必备的器皿,每年烧造有明确的数量、品类要求,烧造大运瓷器是御窑厂的主要任务。御贡瓷器则是由九江关监督在御窑厂精心烧造专门供道光皇帝御用的器皿,其数量少,质量精,纹饰和造型均不同于大运瓷器,一年三贡,分别于端阳节、万寿节、年节这三个节日前进宫,为道光御瓷的精华,本品即属此类御贡瓷器。

整器釉彩、造型、纹饰直接继承自乾隆时期的风格,气息华丽。

器形规整圆润,盖顶置宝珠钮,丰肩束腹,线条流畅。盖罐内外满施松石绿釉,柔美娇妍,以粉彩描绘纹饰,华美工丽。颈部饰缠枝莲纹一周,器身及盖面满饰缠枝宝相花纹,其间以金彩书双喜字,构图繁密,胫部饰变形蕉叶纹一周。全器纹饰带均以金彩弦纹相隔,与粉彩花样相映成辉,尽显清代宫廷华丽之风,且寓意吉祥喜庆,为道光御窑之上品,成对保存,可堪珍藏。底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



本品撇口,束长颈,溜肩,弧腹饱满,底承圈足,口内及底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秋葵绿釉为地,粉彩描绘缠枝莲托蝠纹,并间以「囍」「福」字,寓意「喜福连连」之意,底心红彩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整器造型精巧温雅,彩绘华而不俗,色彩妍而不媚,清新悦目,与乾隆嘉庆过于浓重的华丽明显不同,使人品鉴之际慢慢读出道光御瓷彩绘之性格。如此美学效果的形成得益于两方面:一为色地的选择,本品为黄绿色,黄中泛嫩绿,颇为娇嫩舒雅,令整件器皿的色泽基调趋于清丽;一为纹饰之间色泽的搭配,本品上下设色丰富,色泽之变化不下十多种,但绝大多数属于浅淡鲜丽之色,而且色泽过渡深浅浓淡皆有章法,诸彩搭配映衬自然,华而不俗,妍而不媚。






Lot 6835
清雍正-乾隆 粉彩宋人画意花鸟水仙清趣图灯笼瓶
H:24.2 cm
估价:RMB 1,800,000 - 2,200,000

备注:重要私人收藏




本品侈口,束颈,斜腹微鼓,下承高圈足外撇,底足与颈部造型比例相同,形成呼应制式。内外皆施白釉,口颈以洋彩绘如意纹,云头内以黄彩绘制牡丹花卉,独具匠心;近足部处绘粉彩八吉祥纹;腹部通体自上而下绘通景花鸟芭蕉洞石盆景赏古图。


宋 赵佶绘《梅花绣眼图》页 绢本设色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本品真实而细致地表现了禽鸟的体态和习性,在形似图真方面继承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优良传统,状物精细逼真,钩线细柔流畅,赋色深重鲜艳,颇有“浓郁璀璨夺目”之感,瓶上所绘芭蕉、洞石亦工谨细致,繁钩密皴,颇具凹凸之形。整个画面营造出喜庆欢快、吉祥富贵的气息,满足了皇室的审美需求。通面表达了富贵长春,鸾凤和鸣的吉祥寓意,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粉彩的造形、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线条工细流畅,形象生动。






Lot 6827
清乾隆 青花开光粉彩描金开光“富贵荣华”壁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7.7 cm

估价:RMB 850,000 - 1,500,000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此壁瓶体态端方,背部平坦,长束颈双螭耳,器身以青花缠枝花卉装饰,腹部开光描金,内粉彩绘花卉木石。开光内以似古月轩之画风精细描绘一片牡丹倚石盛开,上方伸出的枝桠缀以朵朵杏花、玉兰、桃花,花姿各异,此组合有「富贵荣华」「玉堂富贵」之美意。



「玉堂富贵」图多见于雍正、乾隆朝粉彩器上。汉代皇宫有「玉堂院」,后世以「玉堂」指翰林院,「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的意思是为高升指日可待。「富贵」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指富裕而显贵的意思。后世以玉兰花象征玉堂,牡丹花象征富贵,这两种花卉借喻「玉堂富贵」,祝愿职位高升,富裕显贵,此类题材纹饰寓意吉祥,用典不同于寻常纹饰,非一般官窑纹饰可与之比拟。


清雍正 粉彩过枝玉兰牡丹图大盘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Lot 6828
清乾隆 天蓝釉模印夔龙火珠纹壁瓶
H:26 cm
估价:RMB 1,100,000 - 1,500,000

备注:萨拉·弗雷德里克斯(1903-1986),可能于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获得,然后由后代继承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造型庄重,形制优美,器身通体施天蓝釉,其上模螭龙戏珠纹,器座部分施紫金釉,底部以描金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整器釉面均匀滋润,釉色素净淡雅,宛若夏日之晴空。此壁瓶集优美的造型与静穆的釉色于一体,尽显古雅气息,令人爱不释手,堪称乾隆朝陈设器之臻品佳作。故宫藏有一件「乾隆款天蓝釉夔龙纹壁瓶」,可资参考。


天蓝釉是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由清康熙时期创烧的釉色新品种,呈色极为莹洁菁雅,可与豇豆红媲美,其颜色极似晴朗天空中的蓝色而得名。天蓝釉器物,康熙时均属小件文房用具,至雍正、乾隆才见瓶罐等器型。



乾隆一朝是为中国瓷器发展之巅峰时代,其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御窑厂集良工巧匠之能事,依遵乾隆皇帝之广博爱好,仿古采今,精心研烧,多有创新,遂致所出之御瓷器型奇巧,雍容华贵,独步古今。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这一时期所烧制的天蓝釉,上承康熙、雍正,下启釉面雕制精巧纹饰之先河。使天蓝釉在原有纯美的风格上,增添了古朴灵动的艺术美感。


左:清康熙 天蓝釉梅瓶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中:清雍正 天蓝釉鼓钉盖罐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乾隆 天蓝釉暗寿字花口渣斗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留存下来的天蓝釉数量极其稀少,能保存完美的更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在近年来的海内外艺术品拍场屡创成交佳绩。此件乾隆天蓝釉壁瓶以隽雅高贵,天然意趣,线条舒展的艺术美感,成为了集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于一身的艺术珍品。


萨拉·弗雷德里克斯(Sara Fredericks,1903-1986)是一位社交名媛和顶级女装零售商,她专门经营高档女装。她是詹姆斯·加拉诺斯(James Galanos)、比尔·布拉斯(Bil Blass)、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和休伯特·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等顶级时装设计师的朋友,她的公司萨拉·弗雷德里克斯沙龙商店(Sara Fredericks Salon Shops)销售这些设计师以及香奈儿(Chanel)、蔻依(Chloe)和其他标志性品牌的服装。该公司在迈阿密、棕榈滩、萨拉索塔、纽约和波士顿设有分店。





Lot 6809
明永乐 剔红云龙纹盖盒
“大明永乐年制”款
D:21.5 cm

估价:RMB 1,200,000 - 1,800,000

备注:美国南加州著名内科医生珍藏,1980年代购于日本购藏自一家族收藏




此盖盒乃永乐官造雕漆中以龙纹为表现主题的传世重器。除两岸故宫、各大博物馆藏,市场流通的不过十数件,珍罕之至,亦为漆器收藏不可或缺的品种,当为珍视。

其为蔗段式,平顶直壁,子母口相扣合。盒内及底髹黑漆,余部黄漆素地上剔雕红漆装饰,髹漆厚实,五爪龙苍健凶猛,威武奔腾,戏逐烈焰宝珠,灵芝祥云蔓延至盒侧,立体灵妙,刻露精深,尽显早明永乐朝御制雕漆工艺之卓绝造诣。五爪龙纹造型,尤显永乐当朝风格,与天子龙袍上之团龙图案如出一辙,龙威尽展,见台北故宫藏《南薰殿历代帝后画像》中明代早期帝后所穿得侧身龙纹袍。



永乐帝崇尚艺文,当朝各类工艺得以蓬勃发展,御用漆器作坊设于果园厂,于紫禁城外,受朝廷监督,纳全国巧匠于一处,以元代盛名漆人张成之子张德刚为首。保持了元代「隐起圆滑、藏锋清晰」的朴实风格。据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嘉兴县志》:「张德刚,父成,与同里杨茂俱善髹漆。剔红器,永乐中日本、琉球购得,以献于朝,成祖闻而召之,时二人已殁。德刚能继其父业,随召至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这说明张成、杨茂的雕漆技艺,对明初雕漆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件漆盒上都能找到他们的痕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品纹饰风格与宣德漆作甚为近类,或因二朝御用漆作传承明确,博物馆藏虽有例可鉴,却罕。上海博物馆藏一例,尺寸、纹饰相若,录于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北京,1987年,图版54。


左:明宣德 剔红云龙纹圆盒 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永乐 剔红云龙纹圆盒 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明永乐 剔红云龙纹圆盒」,与本品尺寸相仿,但盖面以菱花锦纹作底,龙纹表现出相同的时代风貌。上海博物馆藏有一较小例子,口径15.2cm,纹饰布局相同,录于《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页122,编号073。


左:大明仁孝文皇后(永乐帝朱棣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大明太宗文皇帝(永乐帝朱棣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藏有一例,与本品无论在纹饰布局、漆质漆色、打磨工艺等,风格均相类似,见《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图33。香港苏富比曾售出过两例相同风格的作品,但尺寸不一,2012年4月4日,一件明永乐时期的「宣德款剔红龙纹盖盒」,尺寸23.5cm,以HKD 14,100,000价格售卖,编号3200。一例尺寸较小的圆盒,2018年11月29日拍卖,口径16.5cm,以HKD 7,080,000价格释出,编号0002。


左:大明仁孝文皇后(永乐帝朱棣皇后像服饰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宣德 剔红云龙纹圆盒 上海博物馆藏






Lot 6810
清乾隆 御制剔红雕漆鼓琴宝盒
“大清乾隆年制”“鼓琴宝盒”款
D:17.5 cm

估价:RMB 880,000 - 1,200,000

备注:重要机构收藏





清代雕漆在乾隆时期是一大发展的品种,此件「鼓琴宝盒」特点在于用刀不藏锋,各种花纹处处运刀如笔。此圆盒外部满雕朱漆,盒底及盒内髹黑漆,黑漆鲜亮,漆质上佳。盖面雕云纹和水纹锦地,其上雕文人乘舫鼓琴图,人物的表情、山石的皴法和松藤、水草的勾勒,具于刀锋处见笔力,虽然是在一色鲜红的漆面上,但因不同的刀法仿佛出现了不同的色感,其立体感更直逼平面绘画的真实效果。盒盖外缘雕回纹圈口,盒外壁饰满六角花卉锦纹。盒盖内刻阴文填金「鼓琴宝盒」,盒内底部刻阴文楷书填金「大清乾隆年制」,为宫廷造办处典型之作。



清代的漆器生产规模很大,除了在京城设立「造办处漆作」,专门从事宫廷漆器的制作外,全国各地纷纷形成制漆中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扬州的百宝嵌漆器仍在发展,浙江嘉兴以戗金银最为发达,福建的福州、漳州、龙岩等地的脱胎漆器畅销海内外,广东漆器则以装饰富丽、镶嵌丰满见长。此外,北京、四川、山西、湖南、贵州、甘肃等地的制漆业都有相当的成就。清代髹漆品种齐全,呈现出雕漆、填漆、戗金、描金、螺钿、百宝嵌等多种技法齐头并进的繁荣景象,而且各种工艺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左:清乾隆 剔红放鹤宝盒 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乾隆 剔红问渡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紫禁城西六宫里的咸福宫,在乾隆年间是皇帝的书斋,后殿西室曰「画禅室」,专门收藏董其昌的书画,而东室曰「琴德簃」,庋藏雍正用过的宋制鸣凤琴与明制洞天仙籁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宫廷画师沈源所绘制的《琴德簃图》,其上有乾隆题跋:「我皇考所贻古琴以宋制鸣凤、明制洞天仙籁为冠,皆有御铭。每一静对,穆然神移,不待抚弦动操始知至德之和平也,因箧藏于咸福宫东室,而以琴德颜其楣,并命画史写南薰之图。嵇康赋云‘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实获我心矣。乾隆敬识」。此「古琴宝盒」 应是收藏于「琴德簃」。






Lot 6815
清乾隆-嘉庆 白玉龙凤六方瓶
高:18.2 cm
估价:RMB 1,320,000 - 1,800,000

备注

1.Arron Rosenblatt旧藏;

2.赵从衍(T.Y.Chao)旧藏;

3.香港苏富比,1987年05月19日,编号345

出版:《中国玉器全集》,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353

展览:《玉见乾隆——清代宫廷玉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年




这件白玉龙凤六方瓶,用整块白玉精雕而成,造型高古,寓意吉祥。瓶侈口、细颈,鼓腹敛足,瓶身棱角分明,作六方形,且因瓶腹部凸出,整体棱线形成微妙的断错,造就了沉稳而具有变化的视觉效果,瓶身光素,仅在口沿和底沿部分阴线刻云雷文。此瓶造型模仿自古代铜觚,觚是一种比爵更大的饮酒器,一般敞口、长颈,细腰,高圈足,略呈喇叭形。《广雅·释器》称:“二升曰觚。”《周礼·梓人》则载:“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直到春秋时代,孔子还把觚视为酒杯的代表,《论语·雍也》记录孔子看到当时的饮器已然不合礼制,便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 战国以后,觚才渐渐销声匿迹。但后代将觚视为重要的礼器,多有仿制,如宋代官窑瓷器中就有仿觚者。



清代考据求古之风盛行,玉器亦多仿古彝器,这件白玉龙凤六方瓶便是其中一例。但瓶身外围又有极富时代气息的复杂装饰。一面雕如意祥云缭绕瓶身,下方作湖石造型,凤凰端立湖石之上,回首顾盼,口中衔着一枝灵芝仙草,灵芝头恰好贴附玉瓶,又与旁边形态近似的如意祥云相呼应。另一面可见凤凰尾羽修长华美,垂落瓶上,凤凰身后烟云氤氲,一对螭龙嬉戏于云间,寓动于静,气韵如生,暗合《周易·干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之典,且凤凰回首顾盼,恰与下方仰首向上的螭龙配合默契,龙凤呈祥,寓意可喜。整器造型装饰颇富匠心,布局十分巧妙,既大方疏朗,又不失华贵精丽,且两面皆可观玩,妙趣无穷。这件白玉龙凤六方瓶为香港著名收藏家赵从衍(T.Y.Chao)先生旧藏,流传有序,更显珍贵。


香港苏富比,1987年05月19日,编号345


清中期 玉如意对凤双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 6818
清乾隆 御制紫檀镂雕夔龙番莲福寿纹四方弯腿大方香几
69×69×115 cm
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

备注:

1.纽约苏富⽐,2005年09月21日-22日,编号355;

2.美国东部藏家旧藏;

3.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2005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图录封面及内页


参考


此香几高大庄严,凝重威仪,体魄宏伟。香几高束腰,四角短柱雕刻生动形象的竹节纹。竹节间长出竹芽,生动写实。短柱及上下托腮开槽口,装嵌倭角开光的高浮雕透空绦环板,四面绦环形态各不相同。束腰下的托腮喷出,上檐打洼,做工精致规范。托腮下膨出的牙板及腿肩,厚重坚实,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宽阔的牙板透雕拐子龙,其间点缀团寿纹,纹饰疏朗有致,立体感极强。三弯鼓腿壮硕坚实,以巨材锼挖而成,原料耗费极大,可谓不计工本。腿足肩部浮雕卷叶纹披肩,上截内角透雕草龙纹角牙,巧妙的填补了空白。腿足底部外翻出透空的花马蹄,做单体西番莲卷叶纹样,精美绝伦,落于双层台座之上。台座高束腰,座面板雕团福寿纹,周饰西番莲纹。下有托腮、牙板及卷珠足。台座的束腰及牙板透雕夔龙纹,工艺精良,台座四底足做吉象纹,象鼻连通卷起的底足,本品造型变化多端,线脚复杂,装饰手法多样,用材纯良技艺精严,可谓细节处处极尽工巧之能,无不体现当时最繁复华丽之技艺。






Lot 6819
清乾隆 紫檀镂雕夔龙穿花纹站牙
H:121.5 cm
估价:RMB 480,000 - 680,000

备注:北京资深私人收藏,1990年代购自北京三间房





明清家具部件中,用来固定立柱的牙子,北京匠师叫「站牙」, 相对站立的两片牙子,外形似一只葫芦瓶,又故名壶瓶牙子。站牙常以直立的方式连接在座屏立柱、灯架站杆的前后或两侧,与平放在地面上的横木墩子相接合,是一种形式感非常突出的装饰部件。明清家具中有不少用料精良、设计精美、制作精工者,以优美的线条外形和丰富多样的装饰工艺,增进了家具的形式美。本品为典型清乾隆时期宫廷大座屏的站牙,以紫檀厚板浮雕兼透雕而成。



紫檀色泽黝黑,质地光润如玉,雕刻工艺精湛,修治、打磨精细,是清宫「紫檀工」的代表。其形为一蜷曲的螭龙纹,降龙式,头则折返扬起,其势欲腾。头部略椭圆,喜气洋洋,圆眼,长眉,如意鼻,C形口,上喙长而下喙短,发凝为一束而前伸,独角,如意式耳。身躯若兽而拧转、曲折,其上浮雕卷珠纹,有仿古意趣。腿部矫健有力,攫草叶。尾翼为卷草纹。又雕琢西番莲纹,曲折蔓延,穿插点缀于螭龙周匝,共同组成站牙的图案。此对无论图案还是工艺,均为典型的清乾隆时宫廷特征,虽为配件,甚是精妙。


清 木座嵌染骨群仙祝寿图插屏(站牙局部)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保利拍卖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