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励式教育?×|
上课时谈到喜欢被夸赞是人之天性,当我问孩子们是不是也喜欢的时候,却有一部分斩钉截铁地说“不”。诧异之余,我不由得想到不少家长反馈,鼓励式教育似乎效果不明显,甚至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们沟通了。“完成某项任务后被表扬,但未来却不再愿意完成这项任务”,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我尝试和孩子们交流,做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可能是这份表扬改变了他完成任务的动机。原本只是出于自我意愿做好这件事,被表扬后却显得他似乎是为了你的表扬而完成的,这让他感受到羞耻,从而拒绝再次完成这样的任务。
第二种可能是这份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被控制。因为表扬者希望他还能继续这样做,所以才在完成任务后表扬他,而他不希望自己被控制。
第三种可能是这份表扬本身就让他有羞愧感。羞愧感可能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被表扬后,他渴望得到更多的表扬,而他对自己的渴望持批评态度,从而感受到羞愧;二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在需要表扬,和表扬代表自己不独立两个想法直接反复横跳,而我们的表扬打破了他内心的微妙平衡。
| 鼓励式教育?√ |
在这种基础上,可能有人会疑惑在孩子取得成功时是否应该表扬?有人在丈夫拖完地之后夸地很干净,丈夫却不愿意一直承担这项家务。但同样有一位老师为了让丈夫承担做饭这项“累活”,丈夫做的每一顿饭她都会给出积极反馈,几十年来她没做过一顿饭。难道我们就认为表扬没有用吗?
第一,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表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不能说鼓励式教育的理念不对,但怎么操作一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的真实想法是藏不住的,一定会通过各种,甚至是出乎你意料的方式,让对方的潜意识察觉到。表扬需要真诚,不能夹带私货。
第二,作为一门艺术,夸赞也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但总是被忽视的地方,比如眼神、表情、语气等等。夸赞别人时,眼神要专注而真诚,避免眼神飘忽不定,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表情自然,不要过于夸张,以免让人觉得虚假;语气保持诚恳且适度。例如,夸赞孩子的画时,自然地流露出惊喜和欣赏:“宝贝,你画得真好!色彩搭配得很和谐,画面也很有想象力。”
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孩子成功时,要陪他快乐,但不能比他快乐。如果你比他还快乐,他很可能让自己不再继续成功,毕竟他已经无法分辨这份成功到底是他自己取得的还是你们取得的了。
其实真的希望孩子能从鼓励式教育中得到成长和改变,不妨问问自己:当我还是个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希望父母怎么做呢?
文字 | 葛冰洁
编辑 | 葛冰洁
一审 | 陈柳含 王浩然
终审 | 黄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