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想要混得成功,特别是混职场,一定程度上必须有“精神分裂”。这听起来是暴论啊,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实情。
我记得几年前我听罗振宇的演讲,他说了一个故事:
就是一个员工上班,不小心碰碎了公司的玻璃门,然后这时候大领导看见了。大领导就跑过来关怀备至,微笑着说你有没有受伤啊,不要因此影响了工作的情绪,门的费用记在公司账上,人没事就好。
可以想象,员工非常之感动,如沐春风,觉得大领导待员工如子,我一定要兢兢业业,竭诚努力,报效公司。
然后这时候负责具体业务的中层领导过来了,大领导看到他面色一沉,冷冷地说:怎么搞的,又出这种意外?门的费用让他赔!给他长点记性。
罗振宇当时给这故事留的尾巴是,如果你是中层领导,你会怎么办?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职场这种乱七糟八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我们都觉得非常合理。
这其实就反映了中国职场,或者说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整个人其实缺乏稳定的价值系统,非常的市侩和势利,但这种方式又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
我工作这几年就见过N+1个例子,比如说要对现有业务进行评估,其实就是内斗结束后,要把某个人从某个业务里面踢出去,小领导在那积极盘算。
比如说要增加团队凝聚力,深化认知,扩充新人进行破冰行动,可能就是某个小领导要招个女实习生晚上出去陪酒了。
比如说要深化改革绩效指标,不忽视实习生的贡献,也不扩大老员工的功绩,这样说大概率是业务推动不及预期,需要招个实习生以最低绩效评分来背锅了。
为什么我没事总喜欢吐槽一下IP孵化,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面向老板的销售,只不过他们销售的是理念和策略,具体落地执行的东西比较少。
我还真的去听过他们的付费内容,怎么说呢,不懂的人觉得高大上,真的干过的人就知道他们在割韭菜。
然后他们销售完了这套理念,其实还是靠我们这帮一线人员去执行。
等于说给了一点类似于“好好学习考清华北大的方法论”,然后让你考清华北大了。
前期的数据分析、人物画像、数据标签;中期的文案策划、现场跟拍、特效剪辑;后期的运营发布不还是我统筹负责吗?
其实任何业务执行层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道理就那么几个,不然康熙也不会感慨,说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那两千多个县的县太爷,因为他们是真正一线接触百姓,帮助百姓的人。
所以IP孵化本质上是面向老板的精神销售,他们也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且做的那套实操层面还做不到。
而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这不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分裂”吗?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说的。
并且这种精神分裂的状态还要能随时无缝切换,说一套的时候自己都能感动,骗过所有人,做一套的时候又完全不受良心折磨,狠着劲坑人。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同时又从不纠结,雷厉风行。
那为什么职场或者社会会存在这种情况呢?
原因有很多,但和历史有强相关性。
就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儒表法里,对人思维深刻塑造。
什么是儒表法里呢?
就是表面上用儒家的意识形态,暗地里又是法家的那一套。
明面上都是仁德,修身养性,克己复礼,又是仁义礼智信,又是忠孝孝悌,还有什么君臣父子。但实际操作层面,又是法家那套,严刑峻法、甚至有凌迟、腰斩这种酷刑是吧。
所以古代的中国,很多时候都是表面上君臣大义,暗地里男盗女娼。
儒家思想是古代的官方正统思想,但你细究一下,你就会发现问题。
就是儒家思想起源于孔子,而孔子又是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时候儒家思想,也就是当时百家争鸣思想里的一种而已。
当时儒家思想提出的背景,其实就是人类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阶段,如何凝聚成小共同体,如何营造好一个小的社区。
换句话说,当时是熟人社会,也就是封建社会,所以用父权来代替法制很正常,哪怕有所执法,也要着重考虑亲情和伦理关系。
但孔子又没活到秦朝,从秦朝以后,中国社会是大一统的郡县制,也就是秦制社会。和孔子当时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已经和孔子宣扬儒家思想社会背景完全不同了。
但在西汉,儒家思想却被扶成了正统,特别是大儒董仲舒来延伸了一下,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观点,深受统治者喜爱。
可在具体执行层面,大一统的国家又不能只靠所谓的人情关系,必须要依赖于强权下的冰冷法纪。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儒表法里。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通读儒家经典,打心底认同儒家思想,你会发现你很难适应秦制下的郡县制社会;但如果你想在现实生活中混得风生水起,那么你就一定不能打心底认同儒家思想。
就像《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说的一样:圣人的书是拿来读的,不是拿来用的。
理论和实践要分清楚。
所以你必须做一套说一套,说的时候无比真诚,甚至痛哭流涕,连自己都感动,做的时候又雷厉风行,阴狠毒辣,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精神分裂”,这样才能越混越好。
不过社会长此以往,真诚就成了越来越宝贵的品质,这也是陶渊明光辉人格的由来。
君子坦荡荡的品质固然好,但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大背景下,你很容易因为轻信别人,或者不了解别人真正的意思承受实质性的负面后果,对此我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