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上饶丨年糕,刻于骨子里的记忆

时事   2024-11-18 11:15   江西  


年糕,是弋阳人刻于骨子里的记忆。

对弋阳人来说,年糕是冬日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是客居他乡时不断寻觅的家乡味道,是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时拿出的珍贵宝贝。







独家的记忆








记忆中,儿时最期盼的就是秋末初冬的日子,家家户户开始张罗起打年糕,只要谁家一打年糕,便会喊:“乡亲们,来吃粿(年糕)……”刚打出来的年糕,热乎乎、香喷喷,不需要任何调味品,已是人间少有的美味。记得那时我常常是肚子吃撑了都不舍得回家,哪怕闻着年糕的香味,都是一种享受……







味道的传承







据介绍,从唐代开始就有关于弋阳年糕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由弋阳大禾米制成的弋阳年糕被作为贡品,只有高官富人才能享用到。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弋阳年糕的制作方法已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006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弋阳年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弋阳年糕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弋阳大禾稻谷







独特的原料







弋阳年糕久煮不糊,绵软弹牙的口感,除了得益于古老的传统技法,与它采用特殊的大禾米水稻作为原材料分不开。


弋阳大禾米是一种介于糯稻和籼稻之间的特色粳稻品种,属稻中稀品。大禾米圆润透明,香气扑鼻,微量元素含量十分高,淀粉也更柔软,平均精蛋白质含量达到80%,是制作年糕不可多得的好米。


这种米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必须在弋阳偏湿冷的冷浆田里,生长150天左右,吸足了“四季之水”才会成熟。而全年四季分明的弋阳盆地,不仅气候湿润,地下丰富的山泉水、矿泉水,也极为适宜大禾谷的生长。


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水源,间接导致了弋阳年糕,真的只有在弋阳才能生产,据说邻县曾多次引种试种都失败了。


蒸米团








特殊的制法








浸泡过后的大禾米被冲洗入甑,用大火将其蒸成熟饭,再把熟饭投入干净的石臼中,用木棍反复压,再用木槌反复捶打,最后把米饭打成米团,重新投入饭甑中用大火蒸,蒸后再投入石臼捶打,捶后再蒸,重复三次。


弋阳人捶、蒸米团要反复三次,总共捶打200次才算合乎规格,制作流程中“三蒸二百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直到现在,在弋阳民间,捶打年糕仍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捶打好的年糕半成品被分割成小团挤入印板,印版上雕刻有吉祥、喜庆、祝福的图案,手工压平后,年糕上就有了圆形或条形的印花纹。至此,一份年糕就做成了。弋阳人为了让年糕留存更久,往往在晾干表面后,又将其浸入立冬后至立春前10天的纯净山泉水中,这样便能让年糕保鲜至来年的端午节前后。









多样的味道







  美味的弋阳年糕味道,炒、炸、蒸、煮、炖,无所不可。如何倒腾都美味的弋阳年糕,是弋阳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弋阳炒年糕







美好的寓意







年糕,谐音“年高”,有“年年高升”的意思,是一种寓意吉祥的食物。在我们国家,虽然各地风俗不一样,但大家好像都约好了,在过年时一起吃年糕,吃上一口糯叽叽的年糕,寓意新的一年大家的生活和事业节节攀升。

因此,要说过年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弋阳人会给你统一的答案——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过年讨个好彩头,让年糕成为大年夜独特的“年味儿”记忆。

来源:“江西宣传”微信公众号


编辑:舒琴  责任编辑:蔡文逸  审核:李六旺

郑重声明:转载《上饶新闻》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和原文链接。部分图片、文章、音视频来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上饶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上饶新闻
传播上饶事,服务上饶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