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史话 | 马相伯:百年传奇一生为国

政务   2024-12-11 22:35   北京  

这是一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照片,照片的背后是一位爱国老人与“七君子”的真情故事:1936年11月23日,国民党政府下令逮捕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人,史称“七君子事件”。此事引起全国各界人士的震惊和愤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营救活动。


著名教育家马相伯立即写信给冯玉祥,表示愿以“首领”担保。12月10日,马相伯向报社记者发表谈话,说七君子“都很好,很有学问”“我敢说,愿意拿我的头颅来担保他们”。12月12日,马相伯在学生于右任陪同下到达南京,竭力设法营救“七君子”。


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出狱。9月6日,“七君子”和杜重远专程前往马相伯在南京的住处,看望这位爱国老人,并在小楼门前合影留念。照片拍好后,由沈钧儒代表“七君子”在照片左下侧题写“惟公马首是瞻”6个字。

“七君子”在马相伯家中合影,左下角题有“惟公马首是瞻”6个字。

生于忧患 献身教育

马相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辅仁大学创始人,复旦大学和震旦大学首任校长。
清末民初的各界名流中,曾师从马相伯的数不胜数,如梁启超、蔡元培、张菊生、汪康年、马君武、邵力子、刘成禺、于右任等等。学生们的成长,离不开先生的培养,正如邵力子在《救国老人马相伯先生》中说:“吾师相伯的一生,学问、事业、信仰,其最终之目标在救国……在他的精神大履含护之下,不知培养多少革命青年。”
1840年4月7日,马相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适逢鸦片战争,他的一生是在反抗外国侵略、谋求祖国富强、唤起民众奋起的救国之路中度过的。
1851年冬,马相伯瞒过父母,独身前往上海,投入一所教会学校。这所教会学校对法文和拉丁文很重视,师资也强,马相伯既天资聪慧,又勤奋刻苦,到18岁时,法文和拉丁文都已精通。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得知,请他去领事馆当翻译。这是被许多人羡慕的“美差”,可是马相伯说:“我学法语,是为中国人用的。”
20年的寒窗苦读,马相伯精通拉丁、希腊、英、法、意、日、印7种文字。在接受神学博士学衔和神父职位时,马相伯表示:科学知识,是世界人类所共有,不应分为中外,学习西方的学术,“尽彼所长,转授国人”,使我国“与世界同尽其能”,所以“西人学社名位可受”。

毁家兴学 首创震旦

1900年,60岁的马相伯将名下的3000亩地等家产悉数捐给教会,希望教会能办一所中西大学堂。教会虽然接受了马相伯的财产,但并不办学。真正迈出办学第一步的还是马相伯自己。
1902年,蔡元培执教的南洋公学学生反对当局封建压迫,200余人集体离校退学。退学学生请求蔡元培协助组织“共和学校”。蔡元培介绍了一些学生到马相伯处求学,马相伯欣然允诺,遂创立学院,定名“震旦”,意谓中国之曙光。
1903年,在震旦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马相伯发表演说,反对科举制度,反对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奴隶”之学、“为人”之学,提倡“格物穷理”之学、“自主”之学。他虽是天主教徒,借用教会力量办学,却宣布办学三条宗旨:一、崇尚科学;二、注重文艺;三、不讲教理。他以60余岁高龄,亲身教授拉丁文、数学、哲学,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作为教材,视学生如家人子弟,共食同游、亲切恳谈、循循善诱。他还规定,学校内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财政公开,借以养成共和精神。
马相伯对学生非常爱护,他遵循了孔子有教无类的传统,只要是有才能的、愿意学的人,马相伯一律收入门下。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于右任。于右任因作诗讽刺慈禧太后卖国,遭到通缉,逃亡上海。马相伯毫无畏惧地收于门下,还免其在震旦读书的学杂费。为安全起见,马相伯让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并对他说“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这影响了于右任的一生。

艰难复校 创办复旦

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不满马相伯办学精神和“一切宗教教义的宣传应退出学校的领域”等主张,取消马相伯的主管权,让马相伯无病而入院休养,并改组震旦,使学校性质严重改变。此举引起学生极大愤慨,决议全体退学。于右任、邵力子等去找马相伯,说:“我们已经散学了,但是我们还要读书。”当时,马相伯眼泪就掉了下来,一方面为震旦的解散而伤心,一方面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而担忧。
马相伯召集离散学生,并与严复、于右任、熊希龄等人筹备复校。在筹备复校期间,天主教会盗用震旦学院名称登广告,招收学生。为正视听,马相伯与严复、熊希龄、袁希涛商议,决定联合发表声明,澄清事实真相。
两份声明于1905年5月27日同时见报:“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震旦解散后,除添建之校舍,移赠教会作为酬谢外,凡公备一应器具,暨书籍标本,早经迁出,毫无轇轕,定于七月下旬开学,更名复旦公学。旧时院名,久已消灭。此后倘有就旧基重行建设者,无论袭用旧名与否,与旧时震旦丝毫无关。特此敬告。”马相伯还向社会宣布,复校后的校名更改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所载《卿云歌》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含“复我震旦”和“复兴中华”之义。
复旦公学建校初期,以吴淞提督衙门为临时校舍。1913年3月,迁入徐家汇李公祠,即纪念李鸿章的祠堂。1922年,最终迁至江湾。
复旦初创,举步维艰,为节省开支,年迈的马相伯亲授法文班各课程,终日口讲指画,不以为苦,其诲人不倦、献身教育之精神,无不令学子们感动。在马相伯率领下,全校师生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终于闯出了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创办新型大学之路。

国家之光 人类之瑞

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马相伯心中忧愤,奔走呼号、发表演说,激励国人御侮自救、共赴国难,时人赞其为“呼号抗日老青年”,这时,马相伯已经90岁高龄了。
马相伯既是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又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家,他平日里惜墨如金,从不轻易为人写字,在抗日救国的驱使下,他写字义卖,一个“寿”字30块,一副对联50块,筹集抗日军费。当时马相伯一只脚坏了,就让两个人扶着他,站着不停地写,别人劝都劝不动,实在写不动了才稍微休息一下。最后义卖筹得10万块钱,全部捐献给了冯玉祥的抗日义勇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鸦片战争中出生的马相伯,尝遍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所有外侮。上海沦陷后,他亲手创办的复旦大学迁往大后方,马相伯也走上了流亡之路。他先是流亡桂林,后因战局吃紧,又从桂林流转昆明,当走到越南谅山时,他羸弱的身子再也走不动了,就只好留在那里。他的家人都不敢告诉他这是外国,因为他是坚决不肯留在外国的。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马相伯为复旦学生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是他讲了三十几年的一句名言。
在流亡路上,马相伯度过了百年寿诞,复旦的师生们为他祝寿。马相伯写了这样一封信:“国无宁土,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他叮嘱有关人员把各地各界为他祝寿的寿仪聚集起来,全部转送给抗战伤兵和难民,一文不留!中共中央电贺,尊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此后,马相伯的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也许是有预感,他找来最疼爱的孙女马玉章,问她:“爷爷没有给你留下一分钱,连你自己的钱也没有留给你,你恨爷爷不恨?”“你自己的钱”指1914年马玉章父亲马君远病逝,当时马玉章只有6个月大,马相伯的得意弟子于右任、邵力子等筹措了1万元,以此作为马玉章日后的生活费和教育费。马相伯将这笔钱拿去捐给启明女校,没有留给孙女,故有此一问。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病逝于越南谅山,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作者:虞强

文字编辑:李冰洁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人民政协报
宣传统战政策,促进政协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