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米粉打底,在碗间盘根错节,黄白的酸莲花白、碧绿的小葱芫荽浮在油汤上,酱红的牛肉片肌肉紧密,显出老墩板那样的纹理。一段花溪“王记”牛肉粉的口述史
文/郑文丰
花溪牛肉粉声名鹊起,以至成为贵阳的牛肉粉的代名词,应该是晚近的事。抗战时期,西南五省成为大后方,贵阳则“握五省交通之枢纽”,流寓贵阳以及借道贵阳前往他省的文化人颇多,其中更不乏文化名人。通常而言,花溪都是他们前往“打卡”的名胜之区。贵阳、花溪也借由文化人的笔墨,首次大规模地进入文化视野。以我有限的见识查找到的民国文献,花溪更多的是和山水美景、高校人文联系在一起。此时,花溪和牛肉粉似乎还沾不上边。我们只能从口述、回忆中重建花溪牛肉粉的往事。1976年,花溪十字街出现了第一家牛肉粉摊铺,这便是花溪王记牛肉粉的前身。那时,该摊位不大,主要是王家老太爷、老太太在经营。此前俩老还做过水饺、凉粉、凉面的买卖。王老太爷个子不高,街上人唤作“王矮子”,闲暇无事时,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琢磨琢磨吃食。王老太太本姓吴,娘家青岩,婚前在青岩街上做过小吃餐饮小本生意。老太太特别爱干净,出摊时,桌椅、板凳、筷子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现在看上去是必然的事,但那时却很少见。牛肉粉不过是王老太爷的一次尝试。他们生意很快好了起来,便租了一个沿街的门面,三个子女也进店帮忙,且分工明确:王老太爷去附近的牛马市场卖黄牛;老太太去卖葱、芫荽等辅料;小儿子踏实不惜力,包办了买米粉、杀牛、炖牛肉、舂辣椒面等个环节;两个女儿年轻漂亮,站在店门口售卖。 巧的是,王家三姐弟的嘴唇边都有一颗痣,“王记”在设计门店的LOGO形象时,便特意在一个头顶帽子、右手举着勺子左手端着一碗热乎乎牛肉粉的头像唇边,点了一颗痣。由于生意太好,王家三姐弟又把隔壁的一间门面租了下来,打通隔墙变通间,上下两层楼加起来足足有四百余平方米。李秀琴嫁入王家后,也是一把好手,很快就掌握了牛肉粉制作的全部诀窍。“那时候,我们家煮牛肉时,半条街都是牛肉香味;在花溪河洗芫荽时,半条河都是香的。”李秀琴回忆说。可以说,“王记”是花溪牛肉粉的开创者,“王记”店门口时常出现长长的排队队伍。在李秀琴的记忆中,最早的队伍是花溪红阳厂的职工。红阳厂是三线企业,当时厂子效益好,对吃食比较讲究,“王记”简直成了红阳厂的第二食堂;周边贵州农学院、贵州大学的师生身影,也渐渐多了起来;当时贵阳唯一的机场磊庄机场在花溪,来往的领导、官兵、名人,以及慕名前来花溪游览的旅客,也成了“王记”的常客。“王记”的名声,就这样一碗粉一碗粉端出来、传播开。——本文节选自《花溪牛肉粉往事》
(《花溪艺苑》杂志2023年春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