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销量超5000斤 看稻田里丰收的“新力量”
政务
2024-11-12 16:00
浙江
这些天,在善琏镇皇坟村“万亩方”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内,500亩蛙稻成熟收割,栖息在水稻下的黑斑蛙鸣不绝于耳,每天从这里销售出去的稻蛙超过5000斤。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叫,皇坟村党总支书记肖顺荣说:“水稻也已经进入采收期,收获完稻蛙就可以陆续上市了,今年的价格还好,收益也不错。”据了解,蛙稻共生即是在水稻田中引入蛙类,利用其天然捕食能力控制害虫数量,同时蛙类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促进稻谷的生长和品质提升,从而减少稻田中农药、化肥的使用,“这种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价值。”肖顺荣说道。立冬过后,天气转凉,在养殖基地,不少青蛙已钻到田边松软的土层里,眼睛微闭。“冬眠前,青蛙肚子会积累大量脂肪,销售期可以一直持续到明年五月。”养殖负责人袁俊随手从松土里捧出一只肚子圆鼓鼓的青蛙介绍说,除了卖成蛙,高价值的蛙油可卖到每斤200元,经济效益非常高。家住皇坟村的村民王老伯告诉记者,他也非常支持稻蛙养殖,现在他们村里既有土地租金,自己还能过来帮忙增加务工收入。“项目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是收成和效益还可以,目前日销量在5000到1万斤,亩产值超过3.5万元。”袁俊说。“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围绕粮食安全,正积极探索‘一田多收、一地多收’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既能端住粮食碗,还能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善琏镇农业条线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