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遇到“大姨妈”丨妇科专家告诉您!

健康   2024-05-27 09:26   贵州  


亲爱的姐妹们,高考即将来临,你们是不是既紧张又期待?不过,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点“私密”的话题——那就是高考期间可能会遇上的“小麻烦”——月经期。别害羞,别尴尬,这可是每个女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哦!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轻松应对吧!

     说到高考遇上月经期,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想象一下,在那么重要的时刻,身体却给你来了个“下马威”,是不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痛经、乏力、情绪波动……这些不适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考试状态,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那“大姨妈”遇到了高考,是否会影响考试发挥?今天,来跟大家讲讲科学应对“大姨妈“和高考撞期的办法!
神秘的“大姨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月经期这个“神秘”的小伙伴。月经期,其实就是女性身体周期性的一种自然表现。每个月,我们的身体都会为了迎接可能的新生命而做好准备。虽然这个过程有时候会带来一些不适,但它是我们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也是生命延续的神奇之处。




如何安全转移“大姨妈”时间?

      我们要了解月经的原理,是上一次月经走之后,雌激素逐渐增加,子宫内膜不断增厚,等到了排卵期以后,分泌孕激素,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没能受孕,孕激素下降,子宫内膜开始脱落,从而形成了“大姨妈”。所以,想要高考避开,就需要使用激素来调节月经周期!


使用什么药物?怎么使用?

人为调整月经常用的有以下3种办法(均针对于月经规律的女生):

(1)对于症状轻微的女生在高考时来月经如何处理呢?

   首先,提前做好准备是关键。你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提前预测高考时是否会遇到月经期。如果预测结果显示可能会撞上,那么你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让身体处于一个更好的状态。另外,还有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你缓解月经期的不适。比如,多喝热水、注意保暖、适当运动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月经期的痛苦。

  (2)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女性又该如何处理?具体的药物及用法(注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低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道孕药

  这是推迟月经最好的方法,对于月经正常的女生,需要在前一次月经的第1~5天之内服用,每晚一片,做到不漏服,一直用到考试结束再停药。(比如:预计6月6日左右来月经,需要在5月份来月经的第1-5天服药),也可以提前2个月使用,人为修改月经周期规律,使每月提前3-4天,这样就能把6月6日左右的月经提前到5月底或者延后至考试结束停药。需要强调,我们所推荐的避孕药是低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如达英~35,优思明,优思悦等,而紧急避孕药或长效避孕药及避孕针是不推荐使用的。

2)口服孕激素

如果没有及时在前次月经的前5天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以在月经的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孩子,可以在月经第15~20天补充孕激素,一直用到高考结束再停药。但是临床上月经后半周期使用孕激素时,效果往往不如复方口服避孕药。

推荐高考的孩子使用口服孕激素如天然黄体酮(每天使用200mg)或地屈孕酮(每天使用10~20mg).(△另外需要注意天然黄体酮,有镇静嗜睡的作用,所以尽量让孩子每晚服用,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白天的学习)

       3)用药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处理?

       1.服药期间可能有消化道症状:如轻微的恶心、呕吐或嗜睡等不适,此时不要紧张,可以继续按时服药,并推荐饱腹、夜晚服药。如果恶心等反应强烈,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去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2.服药期间,可能还会有少量阴道出血,多数发生在漏服药后,少数未漏服也能发生。如果只是点滴出血,不用处理,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如果月经出血或量增多,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最后强调的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性。高考期间,我们的心态对考试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让月经期的不适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同时,也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护佑健康,感恩有你

    总之,高考期间遇上月经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整,就能够轻松应对这个“小麻烦”。所以,女同学们不要害怕、不要焦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取得优异的成绩!

       另外,家长请提醒孩子高考期间请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大的压力,这样就能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展现出自己的最佳表现。

       最后祝所有参加高考学子们顺顺利利考上理想的院校

咨询电话:0857-2290050(孕产保健科)

              15985453998(赵平主任)

 

             


END 






(关注抖音号、公众号随时获取健康资讯)




供稿:杨   柳(孕产保健科)

编审:汪泰羊

二审:姚   芸 

三审:颜福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