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扩大的“32”

时事   2024-12-10 10:15   江苏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十年国行公祭

每一位走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年轻人

都有自己的答案

是声声不息的接力讲述

是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

是寒来暑往的排队等候……

把民族的苦难铭刻于心,

把和平的愿望付诸于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十周年

江苏新闻广播特别策划:

《走进纪念馆的年轻人》



阮泽宇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2014年12月13日,是今年23岁的阮泽宇记忆中最为难忘的一天。那一年,他13岁。那一天,他有幸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和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奶奶一起,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阮家田玄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侄孙,阮泽宇从小就明白,自己与这段历史紧密相连,“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感觉身上比其他人多一份责任和担当。这是一种鞭策,激励我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珍惜当下宝贵的和平时代。”

鼎,国之重器。铸鼎纪事,积淀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情愫。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十年了,大鼎正面铭文阮泽宇仍能背诵,这些词句也是他成长道路上的鞭策与激励。2020年,阮泽宇进入东南大学医学院学习,和曾是军医的三爷爷阮定东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阮泽宇和三爷爷阮定东

大二的暑期实践,阮泽宇和同学来到了阮定东家。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阮泽宇听三爷爷讲那段悲痛的往事,记录的纸上写得密密麻麻。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时候,阮定东还只是个襁褓里的婴儿,他的爷爷阮家田抱着他被日本兵刺成重伤,依然忍痛坐着船过江,倒在了江边,不久后就去世了。而阮定东在爷爷的保护下,得以死里逃生。

听完讲述的阮泽宇眼眶泛红,他说:“这是一段沉重的访谈,不仅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还包括三爷爷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感想,在访谈后我才感觉真正了解了历史,意识到肩负的责任。”

阮泽宇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身为幸存者后代的阮泽宇直观地感受到了年轻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迫切性。他持续关注与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的书籍、信息,到纪念馆参与“声音的诉说”朗读、“众筹声音 讲述历史”传承历史记忆志愿者等活动。阮泽宇说:“现在幸存者年纪都很大了,就像我三爷爷。最应该站出来传承这段历史的就变成我们,交给年轻一代。”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马雯倩

越来越多的年轻后代,站了出来。2022年8月起,共有32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他们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甚至四代,是历史记忆传承的主力军。

蒋秉錞

“00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蒋秉錞是幸存者陈桂香的曾外孙,陈桂香曾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蒋秉錞,打算利用自己的专长,让历史真相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现在正在拍摄纪录片,走访幸存者及其家属,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也和更多的历史记忆传承人交流、沟通,更好地传承好这段历史。”

于恬祥

年纪最小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于恬祥,仅9岁。对他而言,向同伴们多多讲述是他当下应尽的责任,“我会利用班会课或者在广播站的时间,给大家讲讲我曾外祖母的故事,让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保卫和平。”

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这是一个不断变小的数字,但另一个“32”——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数量会持续扩大。当更多的青年人站出来,传承会有续,正义更有声,和平更可期。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顾倩颖
部分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江苏新闻广播
FM93.7江苏新闻广播:传播资讯,传承文明,传扬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