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从哪来?又走过了怎样的路?人类对自身发展轨迹的思考与探索从未停歇过。
自2002年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开展考古研究工作,以完整的时间序列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随着文明继续溯源,中华民族祖先的祖先如何演化而来,也是我们关注和求索的问题。
12月6日,2024华龙洞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开幕,研讨会以“华龙洞遗址及更新世人类演化”为主题。
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为领衔单位的国内相关领域科研专家,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等诸多海外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及学者走进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参观,共同探讨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规律。
当世界的目光汇聚华龙洞,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华龙洞所发现古人类处于进化的什么阶段?华龙洞又何以“对话”世界?
古人类学专家齐聚。
拼图:解答人类起源的迷思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对于安徽乃至中国而言,华龙洞的回声跨越了30万年。
华龙洞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出现,说明距今30万年前安徽省江南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当时人们在这些地区使用简单粗糙的打制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进行艰苦的劳动。
一直以来,地处南北分界的安徽文化兼容并蓄,时间向前,底蕴向深,为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科学实证。
时间追溯到1988年,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组村民庞金木在一处小山坡上修建羊圈时发现大量碎骨化石。彼时,庞金木并不清楚这些“奇怪的骨头”就是化石,只是出于好奇便带回家中。
2004年的一天,村民们在他家串门时,偶然看到了这些“骨头”,便热议起来。有人认为这些是化石,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一般的动物骨头,当时在场的一名村干部提议,把“骨头”送到东至县文物管理所鉴定,看看到底是什么。
该县文管所的专家初步研究认为,这些骨头极有可能是化石!于是,他们立即上报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由此,探秘华龙洞的大幕正式拉开。
2006年7月19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韩立刚带着他的团队来到庞汪组进行考察,并启动首次挖掘工作。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考古专家发现了1枚人类牙齿化石和1件人类额骨碎片化石。
韩立刚甚是兴奋,并初步判定这里可能是10万年前的早期现代人遗址,便将此地取名为“华龙洞”,寓意“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华龙洞遗址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
后来,剑齿象、鹿、熊、犀牛、野猪等哺乳动物化石被接续发现。由于大量动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等痕迹,古哺乳动物学家同号文说,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认定古人类曾经在这里生存和活动。
201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团队在这里发现一颗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震惊全国,成为中国第五处发现包含有完整头骨化石的直立人遗址。
华龙洞6号人类头骨(模型)。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介绍,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的年代为距今30万年左右,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在演化上属于古老型智人,被命名为“东至人”。研究“东至人”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
迄今为止,华龙洞遗址已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是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最为丰富、包含有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地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正在介绍。
透过这些考古遗物,我们可以想像先民们的生活场景:他们在此采集野果、狩猎创造,在当时的茂密森林中,与诸多庞大的史前动物“斗智斗勇”。
“东至一头骨,问史卅万年。”根据华龙洞石器及其周围的遗迹,我们可以窥见安徽先民乃至中国先民的生活景象。
对话:廓清人类文明的考古
作为遗址所在地,如何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寻求共鸣点,向世界把华龙洞的故事讲清楚、讲生动呢?2024华龙洞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给予了我们最新的答案。
海内外专家齐聚华龙洞考古遗址。
作为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化石地点,华龙洞标志着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繁昌人字洞和神墩头、固镇垓下、淮南武王墩、郎溪磨盘山、含山凌家滩、东至华龙洞等7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4月,华龙洞遗址2024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发掘工作计划分两期开展,从今年4月到6月以及9月到11月,根据华龙洞遗址堆积的特点,目前对发掘核心区域已布设2个面积约40平方米的考古探方。
近日,“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工作正式收官,更多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将我们廓清更大的未知区域。今日,2024华龙洞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先知的前奏。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表示,华龙洞遗址是一个保存类型非常丰富的古人类研究遗址,对于我们理解关键的人类起源的时间节点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5000多年的文明史,往更远早去,百万年来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介绍,东至人在我们现代人类演化、包括欧亚大陆人类演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美国杜克大学的古人类学家Charles Musiba认为,华龙洞完整直立人头骨的发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填补了直立人向现代人进化的空白。“对于全球的古人类考古而言,也将提供一个重要的跨越文化的交流平台与实践载体。
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CENIEH)主任María Martinón-Torres。
2014年,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CENIEH)主任María Martinón-Torres首次探访华龙洞。2024年,从未停止关注华龙洞遗址考古的她,再次来到东至,共话华龙洞遗址的研究成果。
10年的时间,相对于百万的人类进化而言,弹指一挥间,María Martinón-Torres用“amazing”形容,华龙洞遗址考古的进步和发现,以及东至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古老土地上,思想火花四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专家汇聚于此,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
现代时空里,人类不停向前,以华龙洞遗址考古为新的里程碑,对“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的探索,写下了新的注脚。
国外专家观看华龙洞人类头骨模型。
走向:搭建文旅融合的平台
眼下,“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工作正式收官,重大成果及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议达成共识将于12月8日发布,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聚焦着我们的期待。
不过,“华龙洞遗址”的考古发掘远未结束,对于梅源山的探索、对于人类起源与演化的探索还将继续在东至前行。
然而,当我们进入这片“史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土地”能看到什么?又如何可以与他们近距离接触?
与会人员在新建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参观。
新建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建筑将为提供一方跨越时空对话的空间。
馆内展示了在华龙洞遗址出土的包括古人类头骨化石“东至姑娘”在内的古人类化石、石器、骨器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同时,用3D等科技手段形式展示了化石的整个复原过程,构建具有专业延伸性的交互体验空间。
新建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建筑。
何为东至姑娘?
2021年,专家对“东至人”头骨进行了雕塑法复原,清晰直观地展示了30万年前生活在华龙洞的古人类容貌特征,显示这是一位年轻的与现代人相似的个体面容,可能代表着东亚地区最早的现代人面部骨骼形态及容貌。“我们研究判定,推测出这是一位13岁左右的女性头骨。”吴秀杰说。
像这样有趣又深邃的疑问,我们还有很多。
在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议上,不少专家建议,华龙洞遗址可以申请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公众与留存万年的考古遗迹面对面,感受考古遗产本真的魅力。
正如扎根华龙洞考古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刘武所言,在东至的近十年来,见证了东至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也希望考古和遗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赋能,这是我们十分希望做的事情。
对公众而言,去未来的华龙洞考古遗址公园逛一逛,比阅读书籍、观看视频或参观博物馆更能身临其境地代入到历史环境中,更沉浸式读懂人类演化的脉络,探索万年以前的足迹与实践。
华龙洞遗址展示区。
东至县县委书记洪克峰介绍,近年来,东至县在中国科学院“双古”所、省市宣传、文旅部门的有力指导下,设机构、建队伍、强保障,持续加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建起了华龙洞遗址保护大棚、数字化历史文物展陈馆,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华龙洞遗址已成为机关单位和学生的科普和研学基地。未来,我们将加大对‘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争取加快‘华龙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东至县文化与旅游局局长王茜说。
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旅游是世界共通的话题,学者的对话也将成为民众的对话,以此为纽带,凝结心灵、传播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将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30万年前,华龙洞见证了东至先民用勇气和智慧埋下的文明种子,30万年前后,又再次成为连接世界文化的纽带。沧海桑田,华龙洞的故事仍在时间的轨道上向前奔跑,书写着新的故事。
12月8日,吸引世界目光的“东至人”,将给予我们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欢迎订阅《中国新闻周刊》
欢迎订阅《中国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