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旅游体验是什么?

文摘   旅游   2024-11-11 08:00   湖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旅游经历?
在旅途中的某一刻,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也许是壮丽的山川让你感慨个体的渺小,古老的建筑让你惊叹文明的伟大;
——也许是山顶的日出日落,海边的潮来潮去,石头上长出的树木花朵,让你敬畏生命的奇妙;
——也许是身在异国他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或乡村,看到当地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你会追问自己,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
那一刻,你会忘记周遭,忘记时间,忘记自己,甚至觉得和自然、和世界、和万事万物融为了一体......
如果你有过这种感受,那么恭喜你,你的旅游不是转个圈,拍个照,打个卡,你的旅游世界迎来了“顿悟时刻”!
今年三月,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陈扬乐、李佳霏发表了一篇论文:《旅游能带给人们生命意义感吗?——旅游情境下的生命意义感生成机制研究》【1】,提出了“旅游世界的顿悟时刻”这一概念。

这篇论文我读了好几遍,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课题。

关于人们在旅途中探寻生命意义的现象,我也多次思考过,也提出过一个叫“诗心旅行”的概念,甚至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写过一篇文章——人生之美:带着诗心去旅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不过,意义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而生命意义感则是人的主观价值体验,只可意会,难以量化,怎么能做成研究呢?

然而这篇文章做到了。

简单向你汇报一下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

作者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在网络游记中查找“生命意义感”的关联内容,然后从这些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最后上升成为“旅游世界中的意义感生成”的理论模型。

我们知道,网络游记是游客自发创作的第一手素材,没有理由弄虚作假,而且最能体现他们当时的心境。

于是作者挑选了21篇网络游记,共86325个字,以及38篇问答文本,共30224字。然后对这些游记进行了整理,提取出6个主要范畴(含15个下位范畴),包括:具身实践(身体移动、感官调动、沉浸其中、情感交织、人际交往、文化交融、身心一体)、自我反思、自我认同、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感(寻求意义感、拥有意义感)和生命状态的转变(原本的生命状态、激活的生命状态和调整的生命状态)。

(个人认为,“自我反思、自我认同、自我超越”可归类为“自我实现”或“自我觉醒”,在模型上表现到下位范畴层面。)

在这个模型中,作者强调“具身实践是生命意义感的来源”。

——你只有走出日常生活,主动拥抱旅游世界,和外界环境产生深入对话,才能获得意义体验。

这里的对话,让我想起曹诗图老师在论及“旅游的本质”时写道:我们在旅游中需要用一颗“诗心”去观照大自然与世界,与旅游审美对象进行诗意的对话【2】

旅游,正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诗意抵抗。

而“旅游世界中的顿悟时刻”,终极价值就在于对平庸的超越、自我的回归和对生命的礼赞。

这样的“顿悟时刻”,也许只能维持几秒、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天或更久但无论多久,它都足以镶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成为值得珍藏的时光记忆。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论证了旅游能给人们带来生命意义感的找寻和升华,对人生空虚感、无意义感具有疗愈效应

但是在实践方面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比如旅游供给方(旅游企业、旅游区等)能不能帮助人们产生顿悟时刻,以及旅游者怎么做才会获得生命意义感的领悟?

这显然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不过作为旅游者,想要寻求【顿悟时刻】,收获更好的旅游体验,我这里有一些经验和你分享。

1、去你真正想去的地方。不必追求网红打卡地,最好错过人山人海的流量高峰。你想啊,周围那么多人,你带着戒备心理,怎么可能达到忘我的体验呢?

2、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发。选择一个好的旅游搭子非常重要,最好能谈论一些有点深度的话题。如果你们是知音,可以聊聊【普鲁斯特的三十五问】;如果你们是情侣,可以谈谈【亚瑟阿伦的三十六问】,这一定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3、生活在别处。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状态,最好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真的,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如果不出去看看,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4、搞点挑战性动作。徒步一座山,穿越一片沙漠,勇敢的人试试高空跳伞或者深海潜水,总之尝试一些平时做不到的事,然后留一个时刻,去体会那种超越自我的感受。

5、做有留白的攻略。出发前,可以做一些攻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故事。但不要把每一步都计划好,应该留一些空白,以迎接未知的惊喜。

当然了,【顿悟时刻】可遇不可求,但知道这些,也许能增加触发的机率。

关于“生命意义”“顿悟时刻”和“诗心旅行”,我还想起两个故事。

一个是《五灯会元》里记载的一段禅宗公案。

唐朝时,有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没来中土前,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禅师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你怎么做?”

僧人不解:“我实在不能领会,请您指点。”

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一朝风月”是你眼前的景象,但它也是“万古长空”中的映照。

达摩来不来,佛法都在,而且只在你自己的体悟。若你自己不开悟,达摩来了也没用。

其实宇宙那么浩渺,时间那么遥远,但在你的顿悟时刻,你和大千世界已经连为一体。

你的一个想象,能与天地独往来。你的一段沉思,已过浮生一万年。

还有一个事,李白晚年重游庐山时,写下《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中四句是这样的: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你可能知道,在庐山上,什么“大江茫茫”“黄云万里”“白波九道”,其实都看不到。

但李白展开想象,放开笔墨,浩然之气吞吐山河,只见长江浩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地一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浪高如雪山。

尽管人到暮年,但从这首诗里,我们还是读出了狂放、浪漫和飘逸。

李白能看到比自己更广阔的风景、更宏大的境界,李白本身就是一道壮美的风景。

人生的意义,就是能意识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所以在人生旅途中,要偶尔能想到——比自己更大的事物。

因为意义感,正是源于献身高于自我的事物以及塑造最好的自己【3

我们嘲笑坐井观天的青蛙,可是抬头看看宇宙,看看星光,看看世界的浩渺,我们不正是另一只狭隘的青蛙吗?

不过哪怕是青蛙,也要做一只旅行的青蛙,在跳出井口的那一瞬间,才能领会人间万象、海阔天空。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得主、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曾说: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也许就是那么几个瞬间,惊艳了我们漫长的一生。那一刻,生而为人,可以用自己的一朝风月,照亮这万古长空!


【1】陈扬乐, 李佳霏. 旅游能带给人们生命意义感吗?——旅游情境下的生命意义感生成机制研究[J]. 旅游学刊,2024, 39. [CHEN Yangle, LI Jiafei. Does travel bring meaning in life: Study on the meaning-making process in tourismcontext[J]. Tourism Tribune, 2024,39.]
【2】曹诗图, 韩国威. 以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诗意栖居观解读旅游本质[J]. 理论月刊, 2012(6): 156-158; 175.[CAO Shitu, HAN Guowei. Interpretation of tourism essence based on Heidegger's basic ontology and poetic dwelling view[J]. Theory Monthly, 2012(6): 156-158; 175.]
【3】SCHUELLER S M, SELIGMAN M E P. Pursuit of pleasure, engagement,and meaning: Relationships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10, 5(4): 253-263.


二浪在干文旅
平日搞策划,抽空写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