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蚝,为何能成为产业 “蚝” 头?答案就在这里→

创业   2024-11-20 12:25   北京  

最近,福建漳州霞美镇的生蚝丰收了,这里的海域地理位置优越,四季常春,光照充足,再加上特殊的潮汐现象,十分适合生蚝生长,使得当地的生蚝养殖业很发达,是我国最重要的牡蛎产业集散中心之一。

注:很多人可能分不清生蚝和牡蛎,其实生蚝就是牡蛎家族中个头比较大的一种。

第一大省“蚝”有实力!

福建是我国牡蛎养殖第一大省,2023年福建全省牡蛎产量高达22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养殖遍布沿海各个湾区,超10万人从事牡蛎养殖相关产业。
泉州蟳埔社区的女性正在剥蚵壳。图源:泉州文旅
过去,市面上主要是二倍体牡蛎,这种牡蛎在夏季产完卵后,常常会有浆体出现,吃起来又黏又腻还发酸,重量也大幅缩水。而且能量消耗多,身体里的糖原就少了,也不好吃了,还很容易大面积死亡,所以夏天产量就很低,严重制约了牡蛎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注:上图为二倍体牡蛎肉,白色部分是发育的性腺,占据了牡蛎肉的很大一部分。图源:博物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外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能使养殖的牡蛎更大、更肥,也就是三倍体牡蛎。三倍体牡蛎不能繁殖后代,性腺也不会正常发育,它使尽全力“搞事业”,不仅长得更快、个头更大,而且肉更肥、口感更好,味道也更鲜美,并且产量和品质均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到头都好吃。
注:上图为三倍体牡蛎,三倍体的性腺相对二倍体来说小得多。图源:博物
所以,掌握三倍体牡蛎育种技术,既可提升牡蛎品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牡蛎夏季销售空窗期问题,我国牡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倍体牡蛎(左)和三倍体牡蛎(右)对比,三倍体牡蛎的肉明显肥得多,性腺反而更小。图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几年,福建率先攻克了三倍体牡蛎育种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倍体牡蛎水产新品种“前沿2号”,并实现了三倍体牡蛎苗种产业化生产,走在了世界牡蛎育种的最前列。
三倍体牡蛎上市 图源:海连江
另外,在霞浦,新型牡蛎养殖笼、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的研发应用,和延绳式挂串平养技术的广泛推广,也有效提升了三倍体牡蛎的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牡蛎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 图源:科技苑

“蚝”羡慕!“蚝”会吃!

福建的牡蛎果然前途非常“蚝”!福建人也将牡蛎的烹饪手法掌握得炉火纯青,蚝干粥、海蛎煎、海蛎饼、牡蛎线面、酱油烧牡蛎……各种菜色,令人垂涎欲滴。 

比如早年间的台湾青春偶像剧中,总裁们下凡后最爱吃的蚵仔煎其实就是福建的海蛎煎,只不过台湾是用番薯粉和鸡蛋、牡蛎肉一起煎,漳州一带是用米浆来煎,搭配酸甜酱和腌萝卜,口感上更加酥软,更有层次感,吃起来也更鲜、更甜。

福建人爱喝的猫仔粥里也有牡蛎。一锅高汤,放入事先蒸好的米饭和生的牡蛎、鱼片、虾仁、肉片等,猛火快煮至翻滚,用胡椒粉、葱花收尾,几分钟即可出锅。等上桌时,粥中的米粒仍然保持着弹牙的嚼劲,牡蛎肉和鱼、虾也最大程度保留着鲜美的味道。
注:“猫仔粥”里没有猫,却有猫爱吃的鲜虾、鱼片、牡蛎等。

福建也是一个吃面大省,海蛎甚至成了一碗面的点睛之笔。比如面线糊生蚝,细腻爽滑、鲜醇美味的面线糊,搭配还带有海水咸味的新鲜生蚝,稍微汆烫后一起吃,海味的鲜极和汤汁的香,便是生活在生蚝大省才能享用的专属美味。

编辑:杨婧轩

责编:徐菁 王润楠

主编:杨公元

监审:宋锦峰

参考:消费主张、闽南日报、中国水产杂志社、海峡都市报、东方网、地道风物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名鸡大盘点,除了《再见爱人》麦琳同款,还有这些~


冬吃“根”,养好身!冬天吃对这4种“根菜”,轻松御寒精神足


李子柒回归|有毒漆树引发数次过敏,漆油鸡蛋却是云南一道美食!


三农头条
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移动端“三农头条”,聚焦三农热点资讯,汇聚三农大事小情,联动地方融媒,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