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连水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副会长等职。
点击下方查看视频内容
“土生土长”的传播人
2003年,连水兴从福建师大文学院基地班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文学院的戏剧与影视专业就读研究生,导师为谭华孚教授。2004年,传播学院正式成立时,谭华孚教授担任传播学院的副院长,因此,这一届的几位研究生,就有点跨越文学院和传播学院共同培养的感觉,深受文学底蕴和传播知识的双重浸润。传播学院成立初期,人手短缺,特别是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还未到位,谭华孚老师认为在读研究生的连水兴“看东西很严”,便让他以“助研”的身份兼任器材实验室的管理员,看管全院的设备。
那时候,十几台索尼的DV机便是学院摄影摄像的全部“家当”,半面墙大的书架上放着学院所有的图书,另有10台用作非线性编辑的电脑在一个大房间里。“当时所有的摄影摄像器材和图书都是我一个人在管,我基本上就住在实验室里,白天晚上都在,所以学生能随时来借器材。”连水兴回忆道。
因为待在实验室的时间特别长,连水兴对谁经常来借书、谁经常来借设备、谁经常来编片子“了如指掌”,“对01、02级的学生特别熟”。在他的印象里,虽然当时的设备还是比较简陋,但当时的学生们却“拍出了很多特别好玩的,思想非常深刻的作品”。连水兴认为,也许设备是否精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传播学院的学生早期就用这些比较简陋的设备,并进行了大量创作,背后根源于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指导,和学生对作品持之以恒的打磨。
研究生时的连水兴
回想起在谭华孚老师门下读研究生的时光,连水兴说道:“是谭老师的言传身教,带领我走入学术圈,对学术产生兴趣。”当时去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谭华孚老师经常会带上他的研究生们,不仅是感受学术氛围、对话学界专家,他还要求学生带上经他指导过的论文一起参会。“后来我们也经常十来个人,浩浩荡荡地去参加同一个学术活动。别人都说,‘你看福建师大这个团队又来了’。”
2017年10月,连水兴在第十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发言
除了参加学术活动,谭华孚老师对待学术研究的热忱也深深影响着他。2006年的夏天,连水兴刚刚硕士毕业,谭华孚老师一句“走,去你们那做个调研”,两人便一同前往连水兴的故乡漳州长泰。当时高速公路尚未通车,他们从福州坐大巴车到厦门,换乘了各种交通工具,翻山越岭近两个小时,到达了连水兴老家所在的小山村。整整一个星期,白天两人穿梭于村里的各个网吧,调研互联网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到了晚上,他们就在连水兴家的小院里边喝茶边聊天。“谭老师会亲自带着你,把整个调研的过程展示出来。怎么调研,怎么访谈,怎么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成一篇文章,通过学术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连水兴感慨道,“我们经常缺乏深入真实生活现场的能力,谭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让我很受触动。”传播学院的老师们历来都有带领学生们投身专业实践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指引着学生们一步步走向理想之途。
“谈天说地”走进学术大门
“我们早期对学术的想象,对做学问的认识,几乎都是在谭老师家客厅的茶桌边开始初步的了解。”连水兴说。课余时间,在老师家的茶桌边一边喝茶,一边谈学术、聊论文、听典故,有时甚至聊到凌晨才从谭华孚老师家离开。毛丹武老师家则是他们读书的另一个“据点”。他们都习惯于叫毛老师“毛兄”。“每次去毛兄家,他都会让我们每人挑三本书回去看,看完下一周来汇报。”他们称毛丹武老师为“中国的福柯”,“他一针见血的点评,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学术水平。”连水兴笑着说。
连水兴读书的年代,福州的高铁尚未建成,机场也远在长乐,交通很不便利。谭华孚老师曾玩笑说,相比于北上广深等更繁华的大城市,“我们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只有读书这一件事可以做。”连水兴很认同,同时也觉得很幸运。他认为读书如耕作,一本一本地读,就有一本一本的收获。“近些年来,学院老师的学术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不管是谭华孚、毛丹武等老师在家中举办的读书会,还是如今王金礼等老师每周在学院举办的“马堡读书会”,传播学院在读书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这种自由开放的读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课堂之外,由老师引导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读书会的形式,学生可以追踪到学界最前沿的理论,“使学生能够把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感悟,更好地融会贯通起来。”连水兴如是说。
而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教学中同样可以复制。“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很多老师利用联结体的方式,把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创作同一个作品或参加同一个比赛。”卢佳音、施蕾等一大批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将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学校的学生,以“课程联结”的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课程”。这无疑为本科生打造了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种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与同学们在课堂外相互联结,共同创作,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传播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探索从未止步。
专业教学大步向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的新发展,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开始,传播学院考虑在原有4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由于学校对本科专业的总量控制,为了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院必须停办一个本科专业。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广告学专业自2008年成立已有10余年历史,在刘泓、叶凤琴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为广告行业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2009年,连水兴博士毕业后进入传播学院教书,就一直在给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上课,如今广告学专业停招,“广告学专业的老师们很心疼,其实我也很心疼。”连水兴无奈道。
但为了完善学院专业设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2022年,学院最终决定在广告学专业的基础上,全方位融入互联网传播、媒体融合、市场营销等新媒体元素,将已有14年历史的广告学专业“升级”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我们很多非常优秀的校友都是广告学专业毕业的,虽然说这个专业停招了,但是它的专业知识和所培养的能力,都融入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中。”连水兴很认真地说:“广告学专业的根基一直都在。”
同时,新专业的设置也使老师们在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融入互联网时代的理论和技术前沿。“高校的教学与业界相比有更大的灵活性,希望我们实验性的探索,能够对业界进行反哺和启发。”连水兴如是说。在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连水兴就十分重视引进业界最新的理念和技术,邀请业界专家为学生上课,让学生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业态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立足优势 向海而兴
传播学院自创院以来,就深刻认识到福建对台传播的区位优势,非常重视在教学中推动两岸传媒教育融合发展。早在2009年,学院便结合地方特色,招收了第一批闽南语播音的学生。2015年后,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方式的改变,学院无法再单独招收闽南语播音方向的学生。但同时,随着两岸局势的变化和国家战略的需求,福建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角色越发重要。
2023年,在连水兴等人的努力下,经学校批准,传播学院成功开办“闽南语卓越拔尖人才实验班”。通过业界专家的严格面试,筛选出本院25名闽南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同时面向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会讲闽南语的留学生招生,传播学院组建了第一届“闽南语卓越拔尖人才实验班”。“我们的闽南语传播不仅仅是对台湾同胞,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全球7000万的闽南语使用者。”连水兴分享道。这个实验班通过闽南语的语音训练、闽南语影视作品的创作,依托闽南语的语言优势,试图为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为传播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闽台合作办学,也是传播学院立足两岸交流的重要教学特色之一。自2011年始,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传播学院与台湾世新大学开始在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开办闽台合作“3+1”项目。闽台班1/3的课程由世新大学的老师授课,1/3学分由世新大学的课程提供。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传播学院大量的学生进入台湾最好的传媒类高校——世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2024年,经教育厅批准,传播学院重新与台湾世新大学签订“4+0”合作项目的协议,在两岸传媒教育合作方面,开启了新的合作模式。连水兴说,“我们目前已经培养了上千名闽台班学生,他们熟悉两岸传媒发展现状、熟悉台湾文化和民风民情,对两岸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是著名的“侨乡”,具有进行国际传播的天然优势。“如何在国际传播领域做出特色,拥有更高的人才培养层次”,是连水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22年,由连水兴牵头,传播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在外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之下,向教育部申请设置国际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国际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正式招收博士生,几个不同学院联合开展学术工作坊等,进行深度的跨学科合作,并引进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的业界资源,实现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综合发展。连水兴陪伴着传播学院一路走来,见证着学院继续阔步昂首、再启新程。
结语
“一个学院有自己的发展脉络,我们作为学院的一份子有可能推动她的发展,但更多的是她引导着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前进。”从怀揣梦想的学子,到三尺讲台上的讲师,再到肩负重任的副院长,连水兴的每一步都镌刻着他的深情,见证着传播学院的成长历程。履践致远,山海无拦。每一次成长的悸动、每一回蜕变的艰辛,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传院人盛满情怀、笃志而行,共同书写下一个崭新篇章。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初审:薛之睿 陈斯 黄紫歆 庄羽欣 缪诗洁 林政赫 沈卓琪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终审:卢佳音(师)施蕾(师)魏倩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