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重远:一片绿洲今古观

文摘   2024-09-02 17:02   广东  

第2期


一片绿洲今古观

深圳古代县官诗选评

黄重远



作者简介
黄重远,号老农夫,深圳土著,现为深圳市长青诗社荣誉社长、长青诗社《深圳历代诗钞》主编、深圳市诗词学会荣誉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深圳历代诗钞》(下称诗钞)样书付梓,此书系统收录深圳历代诗作,填补了深圳地区历代诗词汇编的空白,对于研究深圳诗词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鄙人在编辑过程中,对诗钞大体上有了全面了解。古代作品不少来自地方志史册和民间史料。作者多为地方官吏和文人雅士,当代作品主要来自民间资料。各个方面的作品,都有各自共同特点。为有助于读者了解诗钞作品,我将梳理选择不同类型作品分别加以评析。

诗钞收录了深圳自宋代至民国初期二十余位官吏的诗作,内有本土人在外任县级以上职务7人,外地人任本地新安(含东莞)县令7人,相关新安县的广东省厅级官员3人。正县级以下官员若干人。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见深圳历代官吏正面形象缩影。总体上说当官为民是主流,其中不乏好官清官,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其诗作,借鉴历史,有益当今。

以下推介部分诗人及赏析其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深圳诗史和社会历史。


黄 石


黄石,号秋崖,东莞县下沙东涌村(今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生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淳祐十二年(1252)以《礼记》中举人。开庆元年(1259)登周震炎榜进士,是深港地区最早的进士。初任梅州程乡县主簿,后升参军、迪功郎(八品,仅次于县令七品)。
收录其作品2首,其一:
勉 子
亲在从来不远游,除非不已坐沙头。
北堂更冷频调养,南麓春回过早秋。
我去只知为国计,尔归宜为处家谋。

一门忠孝须全在,莫学圣贤习下流。

黄石为护卫宋室,北上勤王,转战南北。为做到忠孝两全,写下《勉子》诗一首。当时梅州称“程乡县”,作者从主簿到参军再到迪功郎,尽忠职守,无暇照顾家庭。以此《勉子》诗嘱咐儿子孝敬祖母(北堂)、坚持孝道。如此家教,忠孝两全,值得尊崇。此诗虽是宋代作品,因押平水韵,时隔七百多年,读来倍感亲切。

汪 鋐


汪鋐(1466-1536),又名天官,字宣之,号诚斋,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正德九年(1514)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德十六年(1526)迁广东提刑按察使,领导屯门海战大获全胜,反抗西方殖民侵略功勋卓著。收录其作品1首:
驻节南头,喜乡耆吴瑗、郑志锐画攻屯门彝之策,赋此。
辚辚车马出城东,揽辔欣逢二老同。
万里奔驰筋力在,一生精洁鬼神通。
灶田拨卤当秋日,渔艇牵篷向晚风。
回首长歌无尽兴,天高海阔月明中。
此诗题目之南头,便是作者作为广东海道副使汪鋐率军进驻东莞县的南头(现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坐镇指挥与占领屯门、为非作歹的葡萄牙侵略者决战,初战失败后,得南头的乡绅吴瑗、郑志锐等人献攻屯门彝敌之策,运用火攻加凿船的战术智取敌军,大获全胜。迫使葡萄牙侵略者狼狈逃离屯门,撤往马六甲。这次海战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侵略斗争的序幕。
全诗立意构思清晰,工稳流畅,起承高度赞扬和感激二位老人献策的功绩,转合营造升平意象,高歌民族气概和太平盛世,极其鼓舞人心。时隔五百多年,读来依然倍感亲切,鼓舞人心。

陈 墀


陈墀(1463-1530),字德阶,号仅窗。福建省福州市闽县人。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殿试进士,授东莞令。廉以律已,慈以爱民,政声籍甚。后官终贵州按察司副使。诗钞仅收录其1首诗:
重到南头
轺车两度海之涯,历历云山眺望赊。
鬟髻短裙归洞女,蓬门矮屋卖盐家。
半生不愧关西节,万顷还乘博望槎。

赢得耕农笑相迓,道傍争献长官茶。

诗人是福建人,他任东莞知县,乘船来赴任,在南头(现南山区南头海岸)上岸。离任到南头乘船而去,故题目为重到南头。此诗起承描述新安县地理人文面貌,场景从大到小,生动形象;颈联引用东汉名臣关西杨震和张骞乘槎至天宫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为民造福的愿望。尾联“赢得耕农笑相迓,道傍争献长官茶”,体现作者赢得民心、与民同乐的自豪感。史料可鉴后世,垂范千秋。

孙学古


孙学古(?-1549),字汝邃,浙江萧山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授东莞县知县。常与百姓交谈,谈到兴奋时,有父老献诗,相互唱和,一派“诗教春容”的景象。当时新安县归东莞县管辖,孙学古大力推崇,归德沙浦(今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围社区)人游、梁二氏宁死不屈的事迹。有诗曰:
游梁二氏双烈
厄难怜渠两鬓乌,援兵未至却先屠。
铁心骂贼宁甘死,玉骨埋魂未见夫。
大节动天还动地,舍生难嫂与难姑。

英雄多少纲常泪,洒向坟前有到无。

游梁二氏指梁氏是游家的童养媳,因年纪小还未完婚,而游氏己许婚给徐三,还未出嫁。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海寇许折桂抢掠茅洲墟(在今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围社区),游梁二氏被强盗抓走,强行拖到海边,胁迫她们上船。她们拼死抵抗,骂不绝口。强盗恼羞成怒地说:“从则生,不然,膏我刃矣!”游梁二氏大义凛然回答道:“吾守正而死,犹生也!”于是,游梁二氏被残忍地杀害。死时梁氏年仅十七岁,游氏年仅十四岁。事后乡人为她们立碑,上面题写“双烈”二字。
两无名妇女,舍生取义,社会正能量不容忽视,因而感动知县大人。为之立传并载入史册流芳千古。全诗立意构思妥帖,颇具文采。生动再现烈女舍生取义形象,传神感人。结转高度赞扬烈女宁死不屈精神。着力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刘 稳


刘稳,字朝重,别号仁山,湖广雩县(今湖南炎陵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考中进士,隆庆六年(1572)二月,调补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负责广东海疆的防御及安全。在他的努力下,明万历元年(1573年)朝廷同意宝安重新立县,并命名为新安,取其“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
刘稳相当于省副厅级官员,负责海防,是新安县重新设置的关键人物。他密切关注新安县的建制和民生,多时常驻南头与知县吴大训议政。写下了大量相关诗作,诗钞收录了4首。让我们来欣赏其中2首:
嘉树亭成偶述
海国停骖春正深,无端客思苦相侵。
闲分隙地为花圃,谩倚孤亭对树林。
斜日远山苍霭合,淡烟芳草籁声沉。
端居此际堪消遣,不负渊明种菊心。
刘稳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期间,官署里修建一座嘉树亭落成,面对新亭美景,应该心情愉悦,结句也说“不负渊明种菊心”,轻松得真堪消遣,可是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前三联,所营造的所有意象都是沉重的,都在围绕第二句“无端客思苦相侵”转。再细看第一句前四个字“海国停骖”,便可体会到他“公务在身”,自己“停骖”居住下来,完全是为了治理这“海国”的重任,自己岂可轻松。
纵观全诗意境,尾联之“采菊东篱”轻松说法,应该是有意用于反衬作者沉重的职责负担。读者如不细心,理解不了其良苦用心。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和诗歌创作的高妙手法,值得后世推崇。
再看另一首绝句:
别邑父老
父老追随两月余,临行转觉意踟蹰。
茫茫云水空相忆,雁过衡阳好寄书。
刘稳在新安县期间议政参政,与官民结下深厚情谊,深受民众爱戴。其接到晋升为南京太仆贰卿的圣旨,也在南头。消息传来,新安县人民奔走相告。离别之时,数千官民簇拥在道旁为他送行,刘隐也与送行者一样依依不舍,便成此诗。
此作言简意赅,感情丰富。转句虽说茫茫云水,“雁断衡阳”,末句偏说“雁过衡阳”而“好寄书”,表达了依依不舍,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也造成转合两层意境反衬的效果,加深了感染读者的力度。

周希曜


周希曜,号道升,江南旌德县招坊镇(今安徽旌德县旌阳镇)人,明天启四年(1624)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任新安县知县。著有诗集《南华草》、文集《寓园合刊》,曾主持重修《新安县志》。诗钞收录其8首诗作。摘录2首供赏:

署中粝食

少无梁肉愿,政拙自相宜。
但可疗诗骨,何须伐米皮。
供甘空有梦,脱粟且支饥。
民愠犹难解,谁云饱吃时。
明代崇祯年间,新安县遭到连年的旱灾。崇祯九年(1636)四、五月,米价暴涨,县里开仓发粟,赈济饥民。知县亦吃粗恶饭食度日。随笔吟成此诗。诗中没有怨天,却幽默自我检讨:“政拙自相宜”,并诙谐表示粝食“可疗诗骨”,精神可嘉。尾联以反问形式表达了作者与民同甘共苦的决心。感人至深。
再看一首七律:
卧理轩
海窟波恬羽檄稀,闲携诗酒问斜晖。
衙斋似水琴为韵,案上无尘麈自挥。
鸿雁不惊枕簟里,牛羊赖得稻粱肥。
陋乡学取睡乡法,政拙何辞众口讥。
周希曜曾在向省里的报告中说:“当今日官难,当新安县官更难”。尽管难还是要以身作则当好知县。他在另一首七律《裁仓减派》中透露“会计新裁半往时”,自己薪酬减半,以助力解决全县饥荒困境。处处亲民,留心和解决百姓疾苦。经过两年的经营,新安县经济好转,崇祯十五年(1642),周希曜在内署建了一处衙斋,取名为卧理轩。他写的这首七律,向人们说明卧理轩的含义。
这首诗写得抑扬顿挫,很具声律美,更具心灵美。首联道明形势好转,倭寇、海盗的巢穴逐渐消失,军事行动少了,可以过上“闲携诗酒”的生活。中二联展开无忧无虑的诗酒生活画面,引人注目、令人神往。其中麈,音zhǔ,即“麋鹿”。俗称“四不像”,此处指麈尾(用麈的尾毛做的拂尘扫帚)的省称。
尾联中的“睡乡法”典出苏轼《睡乡记》:睡乡大意为“天下大治”。用大治理念治理陋乡,即使施行“政拙”也“何辞众口讥。”表达了作者高超的从政理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历史上知县一级官吏,多是进士级知识分子,本诗钞收录了七位知县,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诗作丰富,诗品不俗。周希曜这首七律算是耐品好诗。值得多吟诵多学习。

李可成


李可成,号集又,辽东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据说铁岭李氏原籍朝鲜,明代初年内迁,定居铁岭,是明末清初最显赫的军功家族。李可成因受祖荫而得官。康熙九年(1670),调任新安县知县。新安县在康熙年间实施沿海迁界30-50里(不准居住)时一度被裁掉,六年时间归东莞县管辖。他是在复县第二年上任的。诗钞收录其诗12首。

推荐2首供赏:
捐修城垣告竣
设险当年事,迁疆日就芜。
倾欹存旧垒,缔造建新图。
鼓漏宵传堞,山光晓拥郛。
金汤犹未恃,辑众在交孚。
康熙迁界对新安县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八年遗弃,县治久墟,李可成面临的是繁重的重建任务。康熙九年(1670)着手重建。次年(1671)八月二十一日新安县又遭到飓风的袭击,更多官房衙宇皆倒塌,民房也遭破坏,连耕牛群都吹到海里。李可成倡导大、小文武官员捐款修葺城垣,他带头捐银六百两,筹集资金用于重建县衙和救济灾民。整个重修县衙工程到康熙十一年(1672)十二月才全部竣工。此诗为工程告竣而作。
迁疆,指当年沿海迁界30-50里不准居住措施。鼓漏,报时用器。堞,城墙上的雉堞。郛,外城的城墙。前三联叙述捐修城垣原因和捐修过程与效果。尾联转合自然而然拔高境界:固若金汤的城垣固然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足以依赖的工程,结句翘起尾巴,高处点题:官民团结,万众一心,互相信任,才是治县的最有力的护城墙和动力!结转化物质为精神,教化作用强烈深刻,正是此诗亮点。
李可成不但在注重施政、关注民生方面留下诗作。作为知县,也熟识全县地理环境,留下了8首新安八景七律诗。首首写得精美,极富诗意。下选一首供赏:
赤湾胜概
一望苍茫万顷波,海门神寺奠山阿。
圣朝雨露恩流普,远国梯航贡使多。
澎湃潮声飞白雪,郁葱树色绕青萝。
无边诗思来佳胜,□□河东意若□。

赤湾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半岛的南端,三面环山,背面是赤湾山,前临伶仃洋,与内伶仃岛相望,洪涛万顷,一望无际。位于赤湾小南山下的天后宫里天后显灵,曾救助郑和下洋。郑和归朝,复命奏上,奉旨修建扩大天后庙。从此香火鼎盛,热闹非常。此作站在天后庙角度揽胜抒怀,全诗章法有度,行文流畅,用词工丽,意象生动传神,寓意余韵隽永。

神寺:指赤湾的天后宫。首联描述赤湾港和天后庙的地形;颔联放眼国内外,歌颂皇恩并描述海上丝路的国际贸易盛况;颈联以宏大开阔之景暗喻港口活力强大;尾联“无边诗思来佳胜,□□河东意若□”,缺三字,按照全诗意可补为“作赋河东意若何”。此句为全篇诗眼。是作者实干精神的体现。巧借杨雄《河东赋》之典,说明与其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治理好当前的政务更胜于缅怀古圣贤的实干精神。诗外可见作者高大形象和高尚精神,可学其聪明睿智和干练作风。这也恰好说明此乃好诗。

李文藻


李文藻(1730-1778),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字素伯,一字苣畹,晚号南涧,清中叶知名金石学家、文学家和大藏书家。乾隆三十六年,由进士署新安知县事。史料记载,其为官清廉,为人坦荡,精明强干,体恤民情。生前编辑《岭南诗集》八卷。因其在深圳任职才几个月,所创作诗作编到卷一《恩平集》里。
我们来看一首五律:
家人至,自恩平
扁舟已渡海,八口忽移家。
到岸吏人接,入门儿女哗。
手持新会扇,笥蓄古劳茶。
都是恩州物,清名敢自夸。

李文藻赴任新安知县,家人后到,从恩平县直接乘船渡海而来,自然欢喜。此诗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知县的家庭生活,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具有珍贵史料价值。最为可贵之处乃是尾联所述:“都是恩州物,清名敢自夸”,葵扇和古劳茶都是恩州平常特产,诗人自夸清名,无可置疑。

再选一首五律供赏:

抵任新安
暂绾新安印,东官更向东。
安衙山色里,为市海潮中。
地瘠凭膏雨,房低畏飓风。
秋来鱼信少,甚念此邦穷。

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李文藻由恩平知县奉旨调新安知县,八月视察民情,发出感慨。第二句:东官可能指东晋时所设东官郡,同样的南头县城,过去是管辖新安以东的广阔区域。新安的盐业因康熙海禁受挫,剩下渔业,也颇为萧条。首颔联综述任职和概括新安环境,颈联展开描述新安困境,尾联结转,以“鱼信少”惹起愁念。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铺排有序,前面七句次第推进,自然逼出第八句,生出担忧邦穷之念。这种构思方法值得学习。

可能是李文藻善于五律,诗钞里收录他的作品全是五律。再来看他离任新安时的一首五律:

壬辰正月二日舟中作
六渡合莲海,天涯岁又新。
烟花增马齿,墟市近鲛人。
夙垢仍书蠹,多愁负酒鳞。
孤航困奔走,令节似萧晨。

乾隆三十六年(1771)潮阳知县出缺,因潮阳民俗强悍、政务殷繁,急需精明强干之员担任。同年九月, 两广总督李侍尧、广东巡抚德保联名举荐李文藻。乾隆三十七年(1772)春节年初二,李文藻携眷乘船悄悄离开南头。按常理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节日,应该休息和享受好几天,李文藻却选择初二日悄然离开新安赴任潮州,要在海上行驶好几天才能抵达。从这个时间节点看来,自然是为了两边的相关人员能够安稳地欢乐“过年”。宁愿自己悄悄地在海上过“风险”年,而给他人过个“安稳”年。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读者可想而知。

首联“六渡”指李文藻赴任至离任新安,曾六次渡海。合莲海指新安一带海域;颔联意象应该是表述物阜民丰的升平气象;颈联陈述自己有爱藏书的毛病,多愁善感却有负酒(酒鳞:酒面的微波,代指酒);尾联直言要孤独地过一个萧瑟冷清的节日。堂堂知县,如此冷落自待,令人钦佩之至!

 

黄成元


黄成元(1746-1787),字辅两,新安县城外南头北头村(今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北头社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授湖南东安县知县,后调任益阳县知县、辰溪县知县,乾隆五十二年(1787),黄成元终因积劳成疾病逝。送灵柩回故里之日,百姓有哭送达百余里者。
我们来看看他描述家乡胜景的一首七律:
赤湾晚眺
偶来闲步夕阳斜,拂袂新凉兴自奢。
宿树鸟窥潭底影,骑牛人隔陇头霞。
云归烟管遮山色,风拥湖桥走浪花。
静听扣舷渔唱歇,满滩明月晒银沙。
赤湾是清朝新安八景之一,上面有一百年前的知县李可成的一首七律《赤湾胜概》,写得文采飞扬,余韵隽永。黄成元面对自己家乡的胜景,感情更其深厚,笔法更其细腻,同样题材,写得不亚于李可成。全诗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尾联“静听扣舷渔唱歇,满滩明月晒银沙”,好一个“晒”字了得!极大的丰富了画面的动感,令余韵袅袅不绝,多么令人兴奋而神往!
纵观深圳古代官吏诗作,大都是正面题材,反映官场良好作风。由于作品多来自官方史册,自然会倾向于宣扬正面风气,不保留负面问题。我们姑且勿论,封建社会存在不良现象。因此诗钞收录的这些诗作,不但证明深圳过去不是文化沙漠,也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要我们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最后以一首七律总结此文:
读深圳古代官吏诗感赋
任上功名不一般,名垂史册戴金冠。
为民做主初心纪,写实遗风秀色餐。
业绩辉煌成故事,风光旖旎看新安。
诗章堪斥文荒论,一片绿洲今古观。

黄重远2024年8月29日




长 青 嘉 宾 


周文彰 林峰 沈华维 熊东遨 刘庆云 孟祥荣 邓世广 沈家庄 宋彩霞 周燕婷 包德珍 丁欣 徐晋如 武立胜 何鹤 王逸群 张金英 刘安定 谢伯端 刘军 舍得之间 梁剑章 李建春 王骏 杭中华 陈宜浩 刘林平 徐官威 卫兆元 牟国志 曾颂平 曹新频 杨鹏飞 张宝林 陈志逵


长 青 凌 烟 阁 


马建勋 丁欣 谢良喜

长 青 诗 人 


厉有为 陶涛 高源 陈显赫 周兴海 张和平 黄湾 唐佩芬 庄毅生 彭定军 汪霞 赵秀敏 孟依依 王若峰 兰衣 华慧娟 熊玲燕 穿石 钟晓红 钱建淮 黎钢 蒋正华 任改云 周达 李唐瀚玥 唐石成 陶涛 王敏健 黄重远 张乐鹏 陈作耕 张效煌 郭力宜 邓荣森 庄重 石晓玲 王琼兰 许明 陈亚洲 丘尾菊 黄玉昆 蔡玲俐 张卓娜 姚作磊 李养环 马星辰 周金添 桐荫 邓玉水 李志刚 于景琴 曾凡荣 李乃祥 陈丽娟 冯小光 曾建华 刘永和 胡平 谭丽玲 江南柳 陈遇胜 周红平 盛月富 周海 白水 李宏伟 贾云程 张士平 陈耀辉 池雪平 吉增伯 胡光夫 姜祚正 赵俊辉 岳露 蓝健雄 向志六 陈林洲 王良明 黄桂珍 余寒生 建希曹联华 胡红武 刘义军 钟茂荣 今剩叹 康怀军 周剑平 王友贵 魏俊山 周立军 杨忠明 范让能 李斌 郑志华 宁宏 陈讲一 韦秀孟 刘晓新 江杰 傅占魁 詹彩梅 曾继全 贺东东 孙胜权 陈秋红 羊志强 张学祥 邱俊标 楚雪 刘志祥 张小笨 黄晓华 张秋波 刘新颖 侯明浩 屠向云 吴地赐 王琳瑶 陆玉梅 宋玉秋 王萍 王传金 王井珍 周仰福 李玉芬 黄锡忠 李凡 卢敬兵 邹仲庆 赖炜周 凌小凤 黄毅 陶楚春 郑元久 陶一  邵玉婵 赵定国 赵军芳 李靖 颜景凤 陈富华 郭保登 杜元芬 任燕鸿 黄良基 林楚平 易不问 唐本靖 白车渠 高亮 疏影 占洁 温文元 由会娣 高云宝 刘雪涛 杨映琼 王文达 袁秀芬 冯品扬 程乐淦 黄文正 张刃 周山洪 史桂娟 林锡彬 蒋远翔 吕福祥 章育林 蔡锡平 程之桂 郝书许 王杰 李钰连 周立军 刘其浩 陈天培 刘建新 黄昆阳 姜晓玮 万静 侯明浩 刘义江 宋力 梁莉萍  彭更申 刘英凯 齐凤莲 唐争艳 张帆

长青诗社2023年度

17本重点图书推荐




上下滑动点击17本图片

陶涛《菩提园诗话》78元/本


朱安群《莲塘诗话》48元/本

徐冰云《心香楼诗话》65元/本

余德予《扶轮楼诗话》50元/本

刘万专《今剩叹诗话》 58 元/本


《琴横碧海起弦声》 18 元/本

《望月怀远》78元/本

高源《听涛阁诗话》 78 元/本


《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第六届诗词楹联大赛作品集》 88 元/本

厉有为《悟牛斋诗词选(卷五)》

陈耀辉《岁月流徽》60元/本

陈遇胜《诗词配曲》60元/本

庄毅生《流岁清疎》60元/本

曾凡荣《十美堂》60元/本

蒋正华《一瓣花开便是春》60元/本

侯邦栋《诗韵鹏城》60元/本

刘志祥《儒侠次韵集》60元/本






温馨提示

如需要购买以上书籍,请按上面的二维码支付(1本不包邮;2本以上包邮)。快递联系人:庄重常务副社长13570839603。谢谢支持!

本期编辑  黄桂珍

长青文史
《长青文史》公众号着重发布文史类稿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