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市中 | 济南市市中区:二次创业 老城向新

民生   2024-11-12 10:41   山东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对话县委书记”融媒访谈走进济南市市中区,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刘洪昌对话济南市市中区委书记鞠正江、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探寻一个老中心城区,如何通过“二次创业”激发新活力,重塑新优势,在强省会建设中,继续“走在前、挑大梁”。

“二次创业”破解“三个如何”课题

刘洪昌:鞠书记,市中区作为济南主城区,一直备受关注。其发展肇兴于济南开埠,底蕴深厚;空间上正处于济南“人”字形市域的“腰部”位置,作用重要。请您简要回顾一下市中发展的历史脉络?

鞠正江:市中区作为济南老中心城区,顾名思义,处于城之央、市之中。从历史发展来看,市中最早起源于1904年的济南开埠,历史悠久;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而发展,历阶而上。进入新时期以来,市中转入变革创新的“二次创业”阶段。

有一组数据对比:比起20年前,市中区经济总量翻了7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7倍。去年经济总量达到1350亿元,在全市列第3位,在全省136个区县当中排第13位。今年上半年,市中经济发展态势继续向好,上半年经济总量实现647.4亿元,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2%,所以我们也越来越充满了“二次创业”的信心。

刘洪昌:过去,我国城市发展进行过多轮布局调整。市中如今提出“二次创业”,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要解决哪些痛点,打算怎么“创”?

鞠正江:在当前新的发展历史阶段上,市中面临“三个如何”的时代课题:一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心东移、甚至北移的大背景下,找准老城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着力点;二是如何破解名泉保护造成的发展空间制约,去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三是如何化解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围绕着“三个如何”,市委提出市中要“二次创业”的要求。

“二次创业”,我们的理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迁过程中的一次转型升级。所以我们在发展理念上提出“向高、向前、向新”,以惟实励新的精神来支撑,围绕新型城市化这条主线,抓住两个抓手——城市的有机更新和产业的转型焕新。

我们以三大战略来推动:以中央商埠区战略引领城市有机更新,以中央活力区战略引领外部空间拓展,以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市中高质量发展。这是“二次创业”的基本架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刘洪昌:听了鞠书记的介绍,我们切身感受到,市中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我国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中相当典型,“二次创业”和初创时期的发展理念也有了很多不同。董教授,您怎样看待市中区当下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理念变化?

董彦岭:刚才鞠书记谈到“二次创业”,我觉得特别提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扩地盘、做增量”,第二个阶段“优布局、做存量”。“二次创业”阶段在城市的更新迭代中,它处于更高的位置。从“二次创业”提出以后,这几年,市中区无论从增长速度上,在济南整体的占比、贡献上,做出的一些创新上,都和“二次创业”的主旨概念和区委、区政府的担当作为分不开。

点燃产业转型升级“发动机”

刘洪昌: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市中区如何以产业转型升级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经济大盘呢?

鞠正江:“二次创业”,产业转型升级肯定是主抓手,是发动机,特别是总书记提出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当前的转型焕新中,必须围绕着新质生产力来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进一步优化了五大主导产业,细化了十大产业链群。

一是继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实现和CBD错位式、互补式发展;发展都市工业,推动工业回城,把一些新质生产力支撑的工业回到老城,我们规划了近7000亩工业用地的经济开发区;巩固提升文化产业,市中文化产业产值占济南市的59.6%。我们在传统优势产业上继续去夯实、巩固,努力实行新的赋能,让老树发新芽。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我们重点抓的是“两张网”,一张网是能源互联网,一张网是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方面,国网山东电力坐落于市中,还有其他能源类的企业总部,所以围绕能源互联网产业,我们布局了能源类的区域总部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和智能制造中心。信息通信网方面,三大运营商的省市公司在市中区,移动、联通的省市公司,铁塔的省市公司,电信的市公司,这些通信信息类的龙头企业都在市中这里。原来大家对它们的认识是服务商,但是这些企业现在也进行了转型,由原来的服务商跃升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三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省里已经提出了15大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其中在市中有比较典型的未来网络产业集群。我们同时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包括元宇宙的产业载体。我们瞄准医、药、健、养一体化,推动未来健康产业的布局。还有一个方向是围绕未来能源,以氢能开发和氢能利用为主攻方向,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围绕新质生产力我们做了这三个方面。

用城市有机更新拓展优化发展空间

刘洪昌:论城市布局,市中有它的复杂性。最初兴于商埠,建区之初主要用作行政办公和居住;现在,市中区有城市、有农村、也有不少城中村,参差交错。在这种情况下,市中区如何做好城市有机更新这篇大文章?

鞠正江:我们实际上是围绕着“一环一轴多点”的总体布局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一环”是二环南、二环西,二环内外正是城乡交汇的地方;“一轴”是济南的南北大通道,大纬二路、英雄山路和望岳路,这条南北中心轴;“多点”是市中有多个城中村和一些老旧城区、片区。

市中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外部空间的拓展,二是老城区的优化更新,三是城中村改造。这也是当前中央提出的城市更新的发展重点。在外部空间拓展上,重点是优化二环南、转战二环西,我们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再打造一片新的产城融合新城区。老城区的有机更新重点围绕着大纬二路,部署了8个片区,从老商埠和上新街开始。城中村改造,市中是济南城中村改造的主战场,全市第一批一共布局了35个城中村改造的任务,其中市中占了17个,这恰恰是市中城市更新的有利时机和一片未来的空间。

刘洪昌:听了鞠书记的介绍,我们能感受到市中区“二次创业”的勇气和决心,通过“城市更新+产业焕新”,重塑发展优势。董教授,老城区想在新赛道上“超车”,关键之处在哪里?对于市中区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董彦岭:其实对于老城区的“二次创业”来讲,我觉得很重要的也是需要创新。去把这一盘棋下好,所需要的创意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思维特别多。整体上来讲,一是在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两者应该实现比较好的结合,这也是中心城区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城中有产、产中有城,实现产城融合、平衡。

鞠书记讲到市中服务业占比非常高,我觉得这是未来城市产业非常好的基础和潜力。生产性服务业未来的潜力,其实比生活性服务业更大。因为它具有辐射性,比如说,站在市中就可以辐射到全国,产业盘子可以发展得比较大。我觉得未来在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上,是最重要的一盘棋。

刘洪昌:感谢鞠书记和董教授的精彩交流。我们期待市中区在“二次创业”中,蹚出升级、进化的新路子,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经验和借鉴。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来源:大众新闻
记者:赵国陆 杨学莹
摄像:王雅雯 聂堃 朱政 戴鑫 张鹏飞 杨志朋
剪辑:王雅雯
编辑:李菁  审核:孔雪

往期精彩

省媒看市中 | 白马山下,老城“二次生长”的瞭望

银杏“披金”醉游人!来济南英雄山赴一场银杏之约

流连上新街的N种理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市中这么好 欢迎扫一扫


市中头条
市中头条为中共济南市市中区宣传部运营的市中区官方微信,该微信立足济南市市中区,辐射全国,为广大市民、网友提供政务及各类生活服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