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之所是归处:探访西班牙生态村

文摘   2024-11-18 07:04   北京  

撰文、摄影/凯文·凡纳尔特(Kevin Faingnaert)




在现今过于浮躁的环境中,绝大部分人都想过换一种方式生活,或是尝试改变现状,但又并不是人人都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气,毕竟,改变需要下很大决心。而在凯文的镜头下,这些敢于把自己完全交付给陌生之地的人,心里都有着一份不可忽视的勇气——从他们眼神中透出的坚定,是支撑他们走进自然,忠于内心,寻得平静的最大力量。




   被 遗 忘 的 山 村   



2015年,我第一次来到马塔芬内罗 (Matavenero)这个坐落在西班牙北部偏远山区的生态村。当眼前出现一片林木青葱、溪水潺潺的景色,而空气又远比城市里的要清新舒适得多的时候,对于为何那么多人选择“落户”于此,我心里隐隐觉得有了答案。

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随着西班牙西北部采矿业逐渐没落,原本生活在马塔芬内罗的居民纷纷离开。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人迹罕至,渐被世人遗忘。直到1989年,荒芜了20多年之后,机缘巧合下一些德国人来到这里,这些“开拓者”们决定安营扎寨,让它重新成为宜居之地。



后来,消息渐传渐远,吸引了越来越多急于逃离城市生活的人到此安家。他们来自欧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这些人告诉家人、朋友,一传十十传百,世外之地的名声不胫而走,接连不断地迎来新的住户。来到这的人,有着大致相同的理由:他们试图摒弃以往生活中的种种忧烦,尝试开启另一种陌生但全新的生活。

现在,这里大概有60个固定长住的居民,包括十几个孩子。他们大部分是德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和丹麦人。但无论是“后来者”还是在这里生活已久的“土著居民”,他们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希望与自然紧密相连,过一种自给自足,并能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活。






   从 拒 绝 到 接 受   



马塔芬内罗村地处西班牙一个独立山谷中,远离喧嚣,寂静幽僻。记得当日,我穿过一大片森林,越过崎岖的山脉,徒步近三个小时才找到那里。
别看我现在拍到了那么多的照片,其实一开始,这里的村民对我还挺防备的,毕竟他们久居深山的一个理由就是避开很多烦杂琐事,与外界不要有过多的接触。

我在这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到村子各处去认识、了解这些村民,取得信任以及双方友好沟通的过程其实不算容易。从一开始我连从包里掏出相机的勇气都没有,到逐渐通过日常生活里的一些互相帮助,以及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比如篝火晚会之类的,我感觉大家慢慢都卸下了防备。到后来我们居然可以像熟识已久的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了。



28岁的丹尼是一位巴塞罗那的插画师。对于他来说,安静无扰的情况是作画的最佳环境。2009年一个机缘巧合下,丹尼得知了马塔芬内罗村,没有太多犹豫,他就从一位要离开的房主那儿买下了一所房子。
自从搬到这里后,他还当上了一个业余的养蜂人。每天早上,他会起来打理蜂箱和蜜蜂,下午就待在屋里专心画画,晚上他会到山上跑跑步。

丹尼和巴塞罗那的一家画廊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平时他就把画放在那里售卖。可以说,丹尼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既没有放弃他热爱的事情,又为自己寻到了一处心安的居所,现在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态,丹尼觉得都越发舒心自在。



莱昂妮是土生土长的马塔芬内罗村姑娘,长这么大她只离开过家乡一次,去了柏林。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一年后两人就携手回到这里,组建家庭,并动手修建了自己的房子。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日子平淡幸福。

如今已年近60的Jürn是德国人,年轻时的Jürn就踏足过不少欧洲国家,也住过各式各样的生态社区,权衡利弊后,在1989年,他选择定居于此,一住就是20多年。没错,Jürn就是最早兴建这个村子的那批德国人中的一个,算得上是马塔芬内罗村的元老级人物了。无论是村子里组织聚会或是修建公共浴室等杂七杂八的事务,都少不了他热情投入的身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对他敬爱有加了。






  乡 野 生 活 的 简 单 和 挑 战  








这里几乎每一户人家中都有自己开垦的小花园,他们亲手栽下各种植物、蔬菜瓜果,虽然面积不大,但大家都精心打理,毕竟自家的地能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村子里有一间小商店,平时售卖一些大米、果汁、新鲜的蔬菜还有烟草等。它的旁边是一家面包店,每一周店里都会专门烘烤一个大披萨。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居民们要到离这里最近的一个村子上的市场采购一些店里没有的生活必需品。

村里唯一的电力提供来自可再生能源,所有的废弃物都会回收进行再利用。这已经成为村民们心照不宣的习惯之一。这里大多数的居民收入并不高,他们有的会在附近的城镇当施工人员,但也并不是每个季度都有活儿干;有的则是靠卖自己种的栗子等干果或是一些手工制品来维持基本生活;还有的在暂未有收入来源时,继续靠他们来这里之前卖掉房子的那笔钱生活。



每周四,会举行一次类似例会的活动,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开会的主要目的是讨论一下村子各项工作如何分配,力求做到意见统一。我待在那里的那段时间,他们讨论最多的是村子是否还要向更多的人开放,抑或维持现状。他们偶尔也会有分歧并为此争论不休,但没关系,散会后他们又都嬉笑打闹起来,毕竟每一个人都是真心实意地在为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认真考虑,贡献一己之力。

村里还有一所小学,说是学校,实际上只有一间小房子。学校大概有两三名老师,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上数学课、学习写字和阅读,上课时间也不长,一天大约只有四个小时,而且老师也不会留家庭作业。在这里,也没有医生,只有一位有一点医学常识的村民,一些小病小伤的找他自然是没问题,但如果有人不幸患重病或是负重伤,就只能到附近别的村子去找医生了。



   在 自 然 中 找 到 平 静   


村里的最低处有一栋巨大的圆顶房子,是近几年才修建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你站在村子的什么地方都能看到它。上边彩色的几何形图案在阳光照射下,仿若镶了一层金边,色彩柔和。老实说,我第一次看见就被牢牢地吸引了。因为在这块平坦的山谷绿地中,它足够大,也足够独特。我在这旁边支了一个帐篷,虽然大家都很欢迎我到他们家里去住,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有独处的时间。



我常常坐在帐篷里,望着这栋建筑发呆,郁郁葱葱的山林将它包围其中,只此一座。但它可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安静,村里常在这儿举办一些大型的聚会。那个时候,大家哼着歌、举着酒杯,吃着用新鲜食材烹制的食物,欢乐的气氛在静谧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闹腾而又温馨。

虽然我并未长住于此,但也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每一个住在马塔芬内罗村的人,在我心里都是一名“勇者”,他们能够遵循心中所思所想,在一个陌生之处开辟出一个新家,这种敢于让梦想变为现实的行为让我很是钦佩。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倚赖的却是脚下的这片土地,每天嗅着山花野草的清新气息,即便只是待在简易搭建的小房子里,也能让内心归于平静、满足。对于他们,这里便是最好的安居之所。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04月刊

了解更多精彩选题,欢迎点击本封面订阅文明杂志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购买 

《北京中轴线 · 人文大时空》特刊 




 点击购买 

《中华文明的瑰宝 · 中国世界遗产》特刊 


 点击下图订阅2024全年杂志




 点击下图购买 

“国际传播力”培训学习高端读本




 点击下图购买 

“奥林匹克文化”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大美V视
领略包罗万象之文明,勾勒大千世界之百态,聆听天地自然之回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