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坚守地质报国初心 | 地质足迹印山川

时事   2024-11-06 11:08   北京  

编者按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果。




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朱锦旗始终不忘的初心。作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省地调院)院长,他带领该院实现三次业务转型,负责实施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助力苏锡常地面沉降地裂缝防治取得全面胜利;构建综合地质调查“4M+1S”模式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大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使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城市地质调查全覆盖;首次证实了江苏蕴藏干热岩资源,实现江苏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并带领江苏省地调院实现国家级、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突破……获得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就是对他近40年来投身地质调查与科研一线诸多成果和贡献的充分肯定。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在朱锦旗的带领下,江苏省地调院在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一亩亩绿色良田,在滩涂海滨、在矿山宕口,以地质科技描绘着纵逸隽美的时代画卷。

朱锦旗(左三)在兴化干热岩工地查看岩屑。

创新理念

兼顾资源与环境调查

江苏省地调院所在的大院是原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这是中国地学的摇篮,迄今已走过108年的风雨历程。这里,曾经走出了48位院士。他们是中国地质学的骄傲,也是江苏地质人的动力。朱锦旗始终不忘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并用实践实现了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初心。
1986年,刚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系毕业的朱锦旗怀揣着梦想来到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地调院前身),从此进入地质调查行业,一干就是38年。那时的地质调查工作更偏重于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系并不密切。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调查手段、调查方法、调查技术,甚至调查成果的表达,都有了跨越式发展。新时期的地质调查工作,已围绕深空、深地、深海,立足于遥感卫星技术、北斗导航定位、地球深部探测等先进的手段,技术创新更迭日新月异。
“创新是江苏地质人的生命和使命。跟在别人后边做地质工作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江苏的省情逼着我们转变传统工作思路,必须要改革创新。原来地质工作是上山找矿,现在我们要下山进城。就是说,原来我们注重的是资源勘查,现在更注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朱锦旗谈到几次业务转型时说道。
在江苏这个矿产资源贫乏的省份,地质工作专注于找矿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朱锦旗提出了环境与资源并重的发展思路。面对项目较小、资金较少、市场偏窄的严峻现实,他逐步摸索出了“中央牵头,地方配套,公益先行,市场跟进”的模式,谋划地质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梳理出一批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将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到地方经济发展中。
江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先碰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地质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这也是地质工作不断创新的动力。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众多,其用水多通过开采地下水来解决,导致地下水开采量剧增。
“苏南地区的地表水网密集,现在却出现了区域性地面沉降,这说明我们忽视了资源和环境协同发展。”朱锦旗所在的团队20世纪90年代末将调查成果写成专报向江苏省有关领导汇报,建议重视此类问题,在苏南地区科学划定地下水的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2000年,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颁布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决定。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朱锦旗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地质工作能够服务于区域安全,可以为江苏区域安全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江苏省地调院已建成全国领先的空天地一体的地面沉降监测体系,实现了对江苏省地面沉降发生平面空间与垂向地层深度的立体感知。

下山进城

服务城市化进程

经过初期的摸索,朱锦旗发现地质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能干什么,而要主动服务社会需求,从能力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地质用户模糊向应用服务对象明确转变。
2010年,江苏省地调院开启了第一次转型,实现了业务结构的深度转变,从投入单一、小而散的项目向投入多元、大项目集成转变,从专业细分走向专业融合。
江苏省总面积小,城市化程度高,传统地质工作程度高,地质调查业务必须创新。2014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朱锦旗带领江苏省地调院实现了第二次完美转身。
他提出,要从需求驱动上升到创新驱动,不再满足于服务社会需求,而要培育社会需求,提出创新课题。于是,江苏省地调院业务结构实现第二次调整,超越地质、矿产、水工环的专业传统细分,形成了生态地质、城市地质、“矿地融合”多领域发展新格局。朱锦旗认为,当“美丽中国”的工程师,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专业领域就能做到的,而需要跨专业、跨部门、多领域合作;要打破行业壁垒,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合作,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十几年来,江苏省地调院的工作重心从山地逐渐转移到经济活动的主战场——城市。过去,地质工作者在城市开展的地质调查工作主要集中于工程勘察等领域,着重解决“点”上的“战术”层面问题。如今,地质调查工作以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为指导,积极围绕空间布局、资源保障、环境安全三大目标,按照基础性、应用性、战略性3个层面构建技术及成果应用体系,搭建地质调查服务民生的平台。
“江苏地区发展较为完善,要提前考虑它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进而更科学地规划它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们从资源、环境条件等多方面来考虑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调查成果应当服务于数字城市的建设、智慧平台的构建,真正做到人地和谐。”朱锦旗说。实践中,他也是围绕这个思路谋划了江苏省10个城市的地质调查工作,为该省实现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打下了基础。
国家的需求就是地质工作发展的方向。
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朱锦旗主动谋划立项。2012年,当时省部合作投入最大、总规模逾3亿元的水工环调查项目——江苏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启动。朱锦旗带领项目组不断打磨推敲,决心拿出可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和方案,使成果更好服务政府决策管理。最终,他们按照基础性、应用性、战略性3个层面的成果体系逐批提交了成果,开启了地质调查成果“定制服务”模式。其中,关于连云港地区具备建设地下能源储备库的专报获得了江苏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十三五”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修编、沿海高铁(盐城—南通段)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2013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朱锦旗敏锐地意识到,苏南现代化建设亟须综合地质调查支撑保障。2015年,又一个逾3亿元的超大型区域化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启动,江苏省地调院开始了对经济发达地区地质工作模式的探索。

上天入地

服务区域安全可持续发展

2018年,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为地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江苏省地调院继续探索自然资源一体化调查新模式,激活发展新动能,形成社会需求促地质工作、地质成果促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聚焦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需求、培育创新业务的强院之路。

按照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统一部署,江苏省地调院积极开展省级卫星中心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以业务支撑为导向的部—省—市—县“分层实施、业务联动、协同增效”的卫星应用体系;以科技赋能、业务牵引,构建了自然资源“空间、数量、质量和生态”全要素监管的陆海统筹卫星应用新格局。2023年,在自然资源部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评估中,江苏省卫星中心在全国32个省级卫星中心中荣获优秀等次第一名。
2022年,江苏省地调院作为技术支撑负责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申报方案的编写。朱锦旗精益求精,牵头打磨了一稿又一稿。最终,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获批,实现了江苏省国家“山水工程”零的突破。同年,江苏省地调院编制的太湖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申报方案,再次成功获批。此外,江苏省地调院在全国首次构建了“国家山水工程智慧监管”数字化治理体系,创新实施全国唯一的省级浒苔绿潮遥感监测预警,提出部、省、海区局联动共管工作机制,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日监测”遥感工作,使江苏省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大幅减少……这些,都为美丽中国建设擦亮了“卫星之眼”。
放眼江苏大地,土地面积小、传统资源少,向地下要空间、要能源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地下空间资源为例,早些年我们观念中的地下空间资源往往指的是挖建地下室作为城市的一个综合体,现在我们要以一个更加开放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地表、地下空间协同利用,是朱锦旗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江苏省地调院相继探索开展了系列创新性服务能源资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前瞻性项目。为解决江苏沿海开发面临的资源保障和环境约束问题,该院承担了为能源战略储备地下空间预选址工作,精确选出位于连云港市的4处优良地下水封洞库库址,并提出了地下洞室布置建议,设计库容达4800万立方米。精确选址成果获得了国家能源局、江苏省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局等多个部门的认可,且“规划建设连云港石油储备库”被写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及《江苏沿海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徐圩新区地下水封洞库项目、赣榆区地下水封液态烃洞库项目已正式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建成投产后将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及江苏地区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江苏省地调院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监测网;首次证实了苏北盆地蕴藏丰富的干热岩资源,使江苏成为全国第四个发现干热岩的省份;开拓实施了泰州典型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盱眙地区玄武岩矿产增产固碳与生态效益研究试点等系列“双碳”试点项目;大胆探索研究利用句容石砀山铜矿地下采矿空间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能性,提出淮安市盐穴储气库建设建议,为全球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金坛盐矿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三光荣’精神和李四光精神的继承者,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践行科技创新,使江苏地质调查工作做大做强,为全国地调系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作为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的领军人物之一,朱锦旗正在把思考落实在行动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陈娟

文字编辑:王瑜

新媒体编辑:刘川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i自然全媒体
欢迎关注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