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道、理、气、心这几个字是儒家思想里比较深奥的概念, 这几个字代表了儒家独特的心性之学和天命 哲学。
一、性
“性”,结合《中庸》开篇的第一句来理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命,是命令。天命,是上天给的命令。天命就是性,就是天性。对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来说,就是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于生命体来说,就是基因。比如水到100 度会沸腾,0度会结冰,这就是天命给水的性。朱熹说,性就是理,就可以在这里理解,水的物理性质是水的性,也是水的理。程朱理学的“理”,可以理解为尊重天性。
人的性都包括哪些呢?首先,天命给你性别,也就是男性或女性。然后给你性能,也就是你基本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这些构成了你作为人的人性。
稍微延伸下,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讲先验主义,先验就是先于经验 的,系统自带的,说的也是人性。唯物主义讲物质决定意识,人通过 研究物质的天性才获得意识。唯心主义就说:“你把物质转变成意识经验的那个能力从哪儿来的呢?不是经验来的吧?这就是上帝给的。
所以,人的本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是天命、天性。
二、道和理
率性之谓道(率,是遵循),你遵循这天命、天性、天理,就是大道。
张居正说,人和万事万物,各自遵循其性之自然,其日用常行,各有 当行的道路,仁义礼智,仁为父子之亲,义为君臣之分,礼为恭敬辞 让之节,智为是非邪正之辩,其应事接物待人,无不依循那性中本有 的,所以说率性之谓道。
“率性”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任性。朱熹不是说性就是理吗?率性而为,就是一切都要依天理而为,合乎人之理,夫妻之理,父子之理,兄弟之理,君臣之理,朋友之理,社会之理,自然之理,天地之理,这就是道了。
修道之谓教,修炼“率性”和“天道”就是教育,就是教化。不是天性吗?天性为什么还要教呢?张居正解释说,性、道虽然相同,但是,人的 “气”禀有差异。
三、气
什么是气?气是儒家用来解释人和人之间为什么有差别的。
有人高有人矮,有人美有人丑,有人智商高,有人智商低;再加上“性相近,习相远”,后天的“习”染得不一样,在坏环境的人就容易学坏,所以不能 尽率其性。于是,圣人就按照应当推行的大道,给大家定规矩,作为天下的法则,用礼仪来节制,用音乐来和谐,用政令来统一,用刑法 来禁止,让每个人都能遵循大道而行,以恢复他的天性。
在儒家看来,那些公序良俗、法律法规,也许不 是约束人的东西,而是让人恢复他本来就有的东西罢了,不增不减, 这就是教化。
四、心
孟子有句话:“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尽心,尽,是完全、充满。就像中医说的,身体是最好的药,你自己的心里,也拥有一切善良和智慧,你要在自己的心里找。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你在自己心里找,尽心了,找到良知良能,就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天性,找到了人的本性,也就找到了天命。
心——性——天,尽心就能知性,知性而后能尽性,尽性就能通天。只要尽心,就能把自己 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把你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有一句励志的话叫,只要你足够努力,连神都会帮助你成功的,就是 这个意思。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心养性, 就是《大学》里讲的诚意正心。存心就是正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 他,求其放心而已。”学问之道也没有别的,就是把那放失的心找回来。这里的放心,不是“你办事我放心”,而是找回你自己可能会迷失的心, 就是拒绝诱惑。
本来在家里写作业,听到窗外小朋友玩闹的声音,心就跑出去了,不专心了;本来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好好的,发现别人的生意比自己的更赚钱,心又野了,不能专注坚持。这都是不能存心养性。
说来说去,你发现没有?还是老生常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问收获,是存养此心,不让他迷失的唯一方法。因为你一旦去看收获, 就会发现自己的收获比别人少,心就不正了;心不正,就容易歪倒, 就溜出胸腔去了,心野了,就像孟子说的“放失了”。
五、如何心正不失
孟子接着又说了 14 个字:“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怎么才能让心正、心不放失呢?先画一条底线,叫做“夭寿不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大彻大悟了。夭寿不贰,夭是夭折,寿是长寿, 就是无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
有一个问题是:“假如你现在还有三个月的寿命,你会做什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要把钱花光,要走遍世界,要向哪个姑娘表白,或者还要干一些疯狂的事,那你就不是夭寿不贰。如果你不管还有多少天寿命,都是一样地过,那才是夭寿不贰。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寿不贰,该干嘛该 嘛,修身以等待死亡,就是安身立命,或者说安心立命。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天我都在尽心知性,知天修身, 安身立命,求仁得仁,无怨无悔。
修身养性,等待死亡;安身立命,事天以终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境 界。说什么功名利禄,你已经能超越死亡和恐惧了。在夭寿之间,都已经看得如此透彻。修身之功,已经持守得如此坚定。那天赋给你的, 浑然全备,一点损伤都没有。幸而得长寿,则好德善终。不幸而早夭, 也顺受天命。
有人说,你真不在乎功名利禄吗?当然在乎,而且非常在乎。但是, 功名利禄来不来,跟我在不在乎根本没关系,并不是我越在乎,它就 越会给我。所以,我能不能得到功名利禄,那都是命运的安排。我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诚意正心和努力耕耘——“莫非命也”。
孟子说“顺受其正”,一切都是天命安排,但顺理而行,接受的就是正 命;不顺理而行,就是非命。人性的误区,就是老想改变命运。命运是上天的安排,哪里改变得了呢?我们要做的,唯有付出一切努力, 然后接受任何结果。
思考:不是改变命运,而是改变自己,剩下的留给时间。
课堂小结:
性、命、道、理、气、心代表了儒家独特的天命哲学。
1. 性:就是天性。对于无机物来说,是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于生命体来说,就是基因里自带的生理和心理性能。
2. 命:上天给的命令、本能、天性,跟天性紧密相关。
3. 道:率性之谓道。
4. 理:一切都要依天理而为,性就是理。
5. 气:先天和后天的环境影响,解释了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
6. 心:你自己的心里有一切智慧,要向自己内心去找。
性、命、道、理、气、心这几个字代表了儒家独特的心性之学。一句话总结就是:做事要顺应本能和天理,虽然环境会影响人发挥自己的天性,但只要不断向内求,向内观,就能找到自己的天命。这是命运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