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大揭秘:古老、复杂与现代的交织

教育   2024-07-09 13:00   上海  

▲关注杰哥英语日志,每天5分钟,轻松学英语

种姓,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出生为基础,与纯洁和社会地位的概念紧密相关。其历史、演变和现状十分复杂。

“种姓”一词源于拉丁语(castus),意为贞洁或纯洁。种姓一词随着 18 世纪葡萄牙人的到来而进入印度,葡萄牙人首次使用“casta”一词来指代印度次大陆的社会等级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且持续影响深远的社会分层形式之一,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深深植根于印度教的文化与信仰体系之中。这一制度不仅塑造了印度社会的结构与风貌,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印度人的生活轨迹与价值观念。


种姓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种姓制度的起源,与印度教古老的宗教哲学紧密相连。在古印度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相信宇宙万物皆由创世之神梵天所创造,而人类社会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同样遵循着既定的秩序与规律。

摩奴法典(Manusmriti the Laws of Manu),作为印度教法律体系的基石,不仅记录了古代印度的社会习俗与道德规范,还明确承认了种姓制度作为社会秩序与规律的基础。这部法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至少1000年,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对印度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摩奴法典及印度教的传统观念,种姓制度将印度教徒划分为四个主要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四个阶层不仅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与职责分工,还蕴含着深刻的宗教与哲学寓意。

婆罗门作为最高等级,被视为知识与智慧的象征,主要负责教育与祭祀;刹帝利则承担军事与统治的重任,是力量的化身;吠舍则专注于商业与手工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坚力量;而首陀罗则处于社会底层,从事着被视为卑微的体力劳动。

此外,每个主要种姓内部还根据具体的职业与身份进一步细分为数千个种姓和数万个亚种姓,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分层体系。

关于种姓制度的起源,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这些阶层源自印度教的创世之神梵天。

据说,在梵天创造世界时,他用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创造了不同的种姓阶层:婆罗门来自梵天的头部,象征着智慧与高贵;刹帝利来自梵天的手臂,代表着力量与统治;吠舍则源自梵天的大腿,寓意着勤劳与务实;而首陀罗则来自梵天的脚下,承担着所有卑微的工作。

这一说法虽然充满了宗教色彩与神话元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对于不同阶层角色与职责的划分与认知。

种姓制度的运作机制

几个世纪以来,种姓制度几乎主宰了印度教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复杂的等级制度中,每个群体都占据着特定的地位与角色,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序的社会运行机制。

在农村社区中,种姓制度的影响尤为显著。高种姓与低种姓之间几乎总是生活在隔离的群体中,彼此之间的界限清晰而明确。

水井、土地等资源往往按照种姓进行分配与管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种姓资源圈”。在饮食方面,高种姓往往不会接受低种姓提供的食物或饮料,认为这是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贬低。

在婚姻方面,种姓制度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常只能与自己的种姓内部通婚,以保持种姓的纯洁性与延续性。这种严格的种姓内婚制度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婚姻选择权,还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分裂。

种姓制度不仅在农村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社会中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城市社会的结构相对复杂多样,但种姓身份仍然是人们社会交往与职业选择中的重要考量因素。许多行业与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种姓偏好与排斥现象,使得低种姓人群在就业与晋升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它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的运作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印度独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社会平等与正义事业的发展,使得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削弱与限制。

种姓系统合法性的争议

在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的合法性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印度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规定了印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并禁止基于种姓的歧视与排斥行为。为了纠正历史遗留的不公与不平等现象,印度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事业的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实施种姓配额制度。根据印度宪法的规定,政府在工作与教育领域对表列种姓(Scheduled Castes)和表列部落(Scheduled Tribes)实行配额制度,以确保他们在这些领域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与待遇。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种姓人群的困境与不公现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然而,种姓配额制度的实施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与质疑。一些人认为这一制度过于强调种姓身份而忽视了个人能力与努力的重要性;另一些人则担心这一制度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1989 年,配额范围扩大到包括介于传统高种姓和最低种姓之间的 OBC(其他落后阶层)。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俗教育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不同种姓并存、跨种姓通婚愈加普遍的城市。在南部某些邦和北部比哈尔邦,社会改革运动后,许多人开始只使用一个名字。尽管发生了变化,但种姓身份仍然很强烈,姓氏几乎总是表明一个人属于哪个种姓。

工作机会的分配

近年来,多个社区都要求被承认为其他落后阶层 (OBC) - 2016 年,哈里亚纳邦的贾特 (Jat) 社区发动了暴力抗议, 2015 年,古吉拉特邦的帕特尔 (Patel) 社区领导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获得种姓配额。

这两个社区都很繁荣,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们却以社区中有大量贫困和苦难的人为由,支持对种姓配额的要求。

有人说,如果政客们不经常煽风点火,种姓制度现在可能已经消失。

在选举中,许多种姓群体仍然以集体形式投票,并受到寻求选举利益的政客的拉拢。

结果,原本是为了改善弱势群体命运的临时扶持行动计划,现在却成为许多政客拉票的手段。

-END-
「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
微信视频号搜索【杰哥英语

每天5分钟,带你学英语

👇🏻👇🏻👇🏻

❖ 点点在看,把好内容分享给更多人  

杰哥英语日志
英语基础差?没有整块的学习时间?书本太枯燥?快点点击➕关注,你会发现:英语学习没那么枯燥,没那么耗时间,没那么困难。“每天5分钟,杰哥带你轻松学英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