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晓伟教授团队、赵珺教授团队成功应用C-Wave®冠脉冲击波系统,顺利完成对严重钙化病变导致支架再狭窄的2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支架膨胀与贴壁情况极大改善。
张晓伟教授团队病例
术前诊断
患者女性,69岁,3年前因双下肢水肿体检发现肌酐升高,伴尿量减少,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予以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三次,约7个月前,行冠脉造影术见多处狭窄并于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各植入1个支架,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以透析过程中为著,伴血压下降,偶有憋,可平卧,此前突发一过性意识不清,几秒钟后自行缓解,无肢体活动碍,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查体,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状态、慢性肾脏病5期等。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最高220/100mmHg,规律药物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年余,淋巴结结核多年病史,行颈部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甲状腺手术多年,双肾结石微创碎石术10余年。
此前手术情况回顾:约7个月前,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伴钙化,使用2.0*20mm球囊10-12atm进行预扩,术中患者出现球囊阻断相关的心肌缺血不耐受表现,遂立即置入3.0*19mm支架,使用3.0*10mm球囊20-24atm进行后扩,球囊扩张不充分,恢复TIMI 3级血流,未对钙化病变进行旋磨或冲击波处理,术后造影可见前降支近段仍有较重狭窄并伴有偏心钙化。
约7个月前支架植入后左冠造影
手术过程
药物球囊处理回旋支造影
药物球囊处理后回旋支造影
冲击波球囊处理前支架内最狭窄处IVUS影像
冲击波球囊处理前前降支IVUS影像
冲击波球囊处理中造影
冲击波球囊处理后前降支造影
高压球囊后扩前降支支架造影
冲击波球囊处理后支架内最狭窄处IVUS影像
冲击波球囊处理后前降支IVUS影像
术后左冠造影
赵珺教授团队病例
患者男性,67岁,间断心前区疼痛16年,约13年前因心前区疼痛入院治疗,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LAD慢性完全闭塞,RCA慢性完全闭塞,LCX重度狭窄,行PCI于RCA植入支架4枚,LAD置入支架2枚,LCX植入支架1枚。约7年前因发作憋气就诊行PCI于RCA植入支架1枚,出院后,未规律复查,自行停用“氟伐他汀”等药物。约8个月前因病情加重,行冠脉造影见LAD近段中段支架重度再狭窄,远段完全闭塞,择期干预,RCA全程支架弥漫狭窄,支架内狭窄,可见前向血流TIMI 1级,行药物球囊扩张术,术后TIMI 3级,近段残余狭窄50%;约7个月前后心前区不适加重,入院造影显示LAD开口90%狭窄,近中段全程支架内重度狭窄,慢性闭塞TIMI 0级,使用药物球囊扩张病变, RCA支架内PTCA病变残余再狭窄85%。出院后间断活动后心前区不适,遂入院求进一步治疗。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余,最高血压200/110mmHg,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史12年,规律药物控制,空腹血糖8mmol/L;2013年行胆囊切除术,2012年脑梗塞史,有多年酗酒史。
入院查体,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狭窄,心功能Ⅱ级(NYHA)、高血压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胆囊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增大,左室节段运动,提示肺高压,左心室舒张与收缩功能均下降,LVEF41%。冠脉造影显示:右优势型,左主干末端90%狭窄,前降支开口95%狭窄,前降支近段及中段支架内85%再狭窄,回旋支近段70%狭窄,近中段缘支架通畅,右冠中段原支架内完全闭塞,可见清晰弥漫长钙化影。
术前左冠造影
术前右冠造影
手术过程
开通后右冠造影
高压球囊预扩后右冠造影
切割球囊工作时影像
切割球囊处理后支架内最狭窄处OCT影像
冲击波球囊工作时造影
冲击波球囊处理后右冠造影
冲击波处理后支架最狭窄处OCT影像
冲击波处理后OCT影像
术者点评
专家简介
陈康寅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刘彤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车京津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张晓伟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赵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博士,副主任医师。参与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研究项目2项,天津科委科学基金支持项目一项,核心期刊文章及SCI论文多篇。现就职于天津医大二院心脏科进行临床工作,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尤其复杂介入技术,如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左主干病变等,药物治疗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近年担任天津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委员,双心专业委员会委员。
扫码进入汇禾医疗学术专栏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汇禾医疗学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