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是对翻译现象、翻译活动的探索,考察研究口笔译的规律方法和价值意义,专业应用性很强,讲求“据实译真”。李崇华老师热爱翻译,致力于围绕中西方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领域进行翻译实践与比较研究,在翻译的“名”与“实”之间观照中西方文化的“交”与“融”,将西方典籍著作译为中文,先后出版了《危机四伏的荣耀》(2015,新世界出版社)《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2016,新世界出版社)《古希腊人:从青铜时代的领航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201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老子与莎士比亚的对话》(2019,广东人民出版社)《钟楼蝙蝠》(2021,中国青年出版社)《黄金之河:西班牙帝国的崛起,从哥伦布到麦哲伦》(2024,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多部译作;李老师也致力于中国典籍英译,将中国文化译介至英语语言体系,《炳灵寺石窟唐(上)》(2021,安徽美术出版社)就是她的探索之作。她坚持提升专业素养水平,先后获得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英语一级笔译、英语二级口译证书,并经中国外文局评审为翻译系列副高级职称“一级翻译”。此外,她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为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十二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再生金属展览交易会”等大型活动提供口译服务。
中华文化日升月恒,在共建“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的视野之下,文化交流合作机遇叠加,文明互学互鉴、文化融合创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广阔平台。作为一名翻译专业教师和翻译从业者,李崇华老师对此深有感触。从翻译的文以载道社会功用和道以文显的社会价值出发,以翻译学为核心,结合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专业学科,持续开展典籍翻译史研究,探究典籍英译之于文化传播的作用与机制。她认为,“思想、宗教、艺术、文化,这些都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是我们的初心使命,译好文脉瑰宝,彰显文化魅力是我们的毕生追求”。
要学翻译就不能只做翻译,为更好加深对于翻译本质与文化传播的理解,她选择攻读翻译学博士,并先后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外语教育“道”、“器”之共轭:翻译学科视角》《基于数字人文的视听翻译研究范式与理路》等多篇学术论文。读博期间,为上海外国语大学PUP研学共同体举办学术讲座,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剑桥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学者展开对话,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促进学术与文化的交流交往。
典籍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掘译作的翻译历史脉络、社会影响与作用机制,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因此,李崇华老师2024年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汉文佛典《金刚经》多模态复合数据库建设及翻译史研究”并立项,与团队的专家成员与学术新人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以大数据时代翻译研究促国家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需要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平时李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夯实教学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入职以来,她先后承担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国际留学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始终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出发点,坚持翻译的过程和能力导向,精心组织课程。担任班主任期间,她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注重在“求知与求职”上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学院翻译人才培养。此外,她还聚焦学科课程建设,在学院领导和同事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一级口译》校级一流课程,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作为团队成员获得外研社全国“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口译大赛西北区复赛三等奖等。对她而言,教书育人应该是课堂教学、经验积累与竞赛辅导同步推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翻译的“信、达、雅”是从文字的转换,到语言的转述,到艺术的转化,再到文化的融通。李崇华老师坚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未来的教学与科研当中,惟有继续保持好奇之心,勇敢向前探索才是一个个崭新起点的破题钥匙。见贤思齐,向新出发,心怀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必定会看到灯火阑珊处的星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