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受案环节,精准筛查救助线索
司法救助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荔波县检察院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司法救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司法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院司法救助工作。
为确保救助线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荔波县检察院指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和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案件的工作人员担任救助线索筛查员。这些筛查员在受理案件的第一时间,便对故意伤害、交通肇事、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等重点案件进行细致筛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条有价值的救助线索。
同时,荔波县检察院还建立了“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线索台账”,详细记录案件名称、被害人姓名、家庭住址、被害情况和赔偿情况等 基本信息。控申人员定期对台账中的群体进行问询核实,确保每一条线索都经得起检验。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救助工作的精准度,还有效避免了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现象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荔波县检察院根据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发现线索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要求 ,强化内部线索移送机制。刑事检察部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部门在开展案件审查办理时,一旦发现被害人或民事侵权案件受害人家庭经济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便第一时间向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函。控申部门在收到线索函后,迅速组织力量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保救助工作能够及时、精准地开展。
赋能大数据,开启智慧救助新模式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荔波县检察院积极拥抱科技,赋能大数据,努力打造智慧救助新模式。他们充分利用“检察2.0应用系统”,收集被害人信息、受损情况、赔偿情况等数据,为精准救助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荔波县检察院还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困难、特殊人员信息数据。通过数据碰撞分析,从中挖掘出潜在的司法救助线索。对平台初步筛查出的救助线索,他们及时开展核查,确保每一条线索都能得到有效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荔波县检察院还引入了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研发的司法救助监督模型。该模型能够自动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快速识别出符合救助条件的案件和人员,为救助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
强化外部协作,构建多元救助格局
司法救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了构建多元救助格局,荔波县检察院积极与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妇联等11家单位沟通协调,共同签发了《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信息互通、案件会商、联合回访等内容,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衔接机制。
在此基础上,荔波县检察院还积极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对于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司法救助对象,他们及时将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并协助做好救助工作。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通过引入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等专业人士,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
强化普法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和认同感
司法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为了提升群众对司法救助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荔波县检察院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他们利用节假日、赶集天等人群集中的时段,到乡镇、村组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面对面解答等方式,向群众详细介绍司法救助的范围、条件以及申请流程。
同时,荔波县检察院还利用入户调查、发放救助金等环节,积极与被救助人所在村委取得联系,向村委人员发放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介绍单,向各网格员宣传国家司法救助制度。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群众对司法救助工作的知晓率,还增强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别忘了“点赞“在看”和分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