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言走进校园:一项复杂的文化传承任务

文化   2024-09-27 14:37   北京  


背景介绍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语言多样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许多地区的方言日渐式微,这引发了人们对语言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担忧。学校是一个多元化的地方,代表着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而在这些碰撞和融合中,方言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方言进校园

今年是闽江学院福州方言文化传承保护的第12年。闽江学院从2012年开始着手福州方言传承保护的研究工作,发掘福州方言的文化内涵、制定福州方言的语言文字标准。近年来,出版了《福州话实用字典》、创设了福州方言语言数据库、研发了福州话在线字典、开发了福州话手机APP。此外,该校还联合7所中小学正式出版福州话教材。

“真乌仔,泊扁担,日头出来红丹丹。每日准时去学校,爸妈接送不简单......”近日,在青口西台小学,闽侯县福州方言文化研究学会会长张庆标正在教学生们学习《闽侯民谣新编500首》中的《交通安全记心间》。学生们认真倾听,说着福州人熟悉的乡音:“先生教导要记定,交通安全记心间。” 除了竹岐高洲小学,主办单位还为甘蔗中心小学、祥谦凤港小学、青口沪屿小学等各送上80本的《闽侯民谣新编500首》,帮助青少年延续文化基因。

学生阅读《闽侯民谣新编500首》
2018年起,闽江学院还将方言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扩展课外学习形式,开展线上抖音直播、微信公众平台授课等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这些措施也使更多人能接受方言的学习。为了深入了解学校推广方言的现状,我们对学校的师生进行了采访。学生们普遍认为,方言是家乡的声音,是他们与祖父母辈沟通的纽带。通过学习方言,他们更加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此外,推广活动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老师们觉得,此类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闽侯民谣新编500首


传承遇困境

近些年,学校在保护传承方言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境。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方言盲”,对方言缺乏了解和兴趣。另一方面,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限制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表示方言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远在福建莆田的颜文已经完全不说家乡话了,如今,他对家乡方言的了解只限于听得懂。老师们则表示,传承方言文化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课时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而相关工作人员则反映,这需要与各方沟通协调,包括家长、政府部门和社会等。

总的来说,推进方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师生和家长对保护传承方言的认识和理解,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困境谋发展

为了更好的让学校保护传承方言,我们收集了相关专家提出的建议,并借鉴了一些校园的优秀案例,总结出以下方法:

1.校本课程:设立方言类校本课程,比如“地方文化概论”或者“方言入门”等。利用这类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学习方言的平台。

2.设立社团活动:成立诸如“方言研究协会”、“方言文化交流会”等社团活动,定期组织活动,如方言朗诵比赛、方言歌曲比赛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方言。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方言保护志愿者活动,如方言调查、方言保护宣传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方言保护的重要性。

4.建立方言学习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方言学习平台,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如方言音频、视频、文本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5.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方言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方言元素。

6.开展文化讲座:邀请方言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等,增强学生对方言的认同感。

总的来说,学校应该将传承和保护方言纳入教育体系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方言,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等合作,共同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学校加入保护传承方言的行列,共同为保护语言多样性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闽江人文之声”公众号

题图来源:百度图片

投稿邮箱:yuyanbaohu@163.com

重点推荐

“鲤承文化”闽南话保护传承“九个一”项目正式发布

一位古稀老人的闽南话传承之路

我知道你在看

语宝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系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共管,依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进行建设。目前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