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二十四节气 | 小暑

文摘   生活   2022-07-07 06:18   上海  

摄影 | 叶植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以一首孟浩然写荷花的小诗来迎接小暑。在长安的你,这两天是不是天天核酸?是不是也领到了这张孟浩然呢?


摄影 | 唐娟


七月流火,小暑大暑,自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了。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然而荷花总是要去欣赏的,哪怕是顶着酷暑。


太液池夏荷 | 摄影 张炽西


西安城里的赏荷佳处,北有大明宫太液池,南有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池,东有秦岭山下王莽乡的清水头,西有品种繁多的沣东荷苑。城中则有莲湖公园、丰庆公园和兴庆公园。欣赏下@王小峰同学镜头里的丰庆之荷吧!



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蟋蟀热得躲到了屋里墙角,老鹰热得只能飞到高空中去乘凉。而在大城市里的你我,大概就只能靠空调续命了。


这个采莲仕女很唐代 | 摄影 张炽西


那么,古代人怎么避暑呢?普通人可以人手一样的国民消暑利器,就是“凉友”——扇子了。而大唐皇宫大明宫里,则有堪比现代冷气房的“凉殿”。在《唐语林》卷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凉殿示意图


当然,王公贵族们的夏日享受就要稍微次一等了。比如吃个冰棍——早在商代,中国人就掌握了窖冰的技术,于隆冬时切下冰块放入深窖,等到三伏天取冰做冷饮。聪明的唐朝人到了夏天,就往大木桶里放上冰,撒点盐(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不一会儿,冰棍就成了。


清水芙蓉华清宫 | 摄影 来国刚


不过冰棍好吃,价格不菲。后唐笔记《云仙散录》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还有一种比冰棍更高级的叫做“酥山”,古代冰淇淋,比如今的“哈根达斯”高级多了。在冰底座淋上微微融化的奶油,堆叠起来宛如小山,以“贵妃红”、“眉黛青”等色彩染色,一盘味美色佳的冰淇淋就诞生了。


唐壁画“野宴图”,桌子中间就是“酥山”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惠而不费的消暑方式有木有呢?咱们可以学学白居易白老师,这办法特别环保~~


何以消烦暑,

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摄影 伊人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友三爱,爱花爱茶爱旅行~~敬请同好者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关注~~



茶边书语 | 那照耀母亲一生的光亮

在路上 | 行走的自由

魔都漫步 | 法华塔下,旧时嘉定

杜布罗夫尼克:拉古萨,还是君临城?

三友记
关于茶,关于花,关于旅行